惊风一证,从来谬认,盖小儿初生,以及童幼,肌肉筋骨脏腑血脉,俱未充长。阳则有余,阴则不足,不比七尺之躯,阴阳交盛也。惟阴不足,阳有余,故身内易至于生热。热甚则生痰生风生惊,亦所恒有,设当日直以四字立名,曰热痰风惊。则后人不炫,因四字不便立名,乃节去二字,以惊字领头,风字煞尾,使后人不能解,遂以为奇特之病。且谓此病有八候∶以其头摇手痉也,而立抽掣之名;以其卒口噤脚挛急也,而立目斜心乱搐搦之名;以其脊强背反也,而立角弓反张之名,相传既久,不知其妄造,遇见此等证出,无不以为奇特。
不知小儿之腠理未密,易于感冒风寒,风寒中人,必先入太阳经,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,上额交巅,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夹脊抵腰中,是以病则经脉强,因经脉牵强,则生抽掣搐搦角弓反张。种种名目,而用金石药镇坠,外邪深入脏腑,千中千死,万中万死,间有体坚证轻得愈者。又诧为再造奇功,遂至各守专门,虽日杀数儿,不知其罪。如方书有云∶小儿八岁以前无伤寒,此等糊语,竟出自高明,偏足为惊风之说树帜,曾不思小儿肌肉柔脆,不耐风寒,初传入太阳一经,早已身强多汗,筋脉牵动,人事昏沉,势已极于本经,汤药乱投,死亡踵接,何由见其传经耶。此所以误言小儿无伤寒也,不知小儿易于外感,易于发热,伤寒为独多,世称为惊风者即是也。小儿伤寒,要在三日内即愈为贵,若待经尽方解,必不能耐矣。又刚痉无汗,柔痉有汗,小儿刚痉少,柔痉多,世医见其汗出不止,神昏不醒,往往以慢惊风证为名,而用参、附、 、术等药,闭其腠理,热邪不得外越,亦为大害。所以凡治小儿之热,但当彻其出表,不肯引其入里也,仲景原有桂枝,若舍而不用,从事东垣内伤为治,毫厘千里,最宜详慎。又新产妇人,去血过多,阴虚阳盛,其感冒发热,原与小儿无别,医者相传,称为产后惊风,尤堪笑破口吻。然小儿亦非无惊风病也,一二岁时气怯神弱,凡遇异形异声,骤然跌仆,皆生惊畏,其候面青粪青,多烦多哭,略有所触,则洒洒然,时恐惧不宁,不比热邪塞窍,神识昏迷,对面撞钟放铳,全然不闻者,斟酌细勘自识,从来混治之误矣。
- 曹序
- 柳序
- 缪序
- 金序
- 顾序
- 自序
- 卷上
- 养身论
- 运气说
- 奇经八脉大旨
- 六脉纲领
- 血营气卫论
-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
- 吐汗下该尽治法论
- 补泻当分缓急有无说
- 推《内经》不宜主旺气说
- 阳有余阴不足论
- 病有真假辨
- 虚损宜分阴阳施治论
- 因病似虚因虚致病论
- 中风五派异同论
- 中风证治论
- 酒人多中风说
- 痹证析微论
- 痿论
- 风痹痿论
- 厥论
- 风厥辨
- 伤寒约法
- 论六经无再传
- 论寒证无传经
- 讹称阴证辨
- 释六经七日病愈
- 温病热病解
- 辨正风温温疟温毒温疫
- 温疫论
- 中暑中热论
- 附伤暑脉证论
- 湿论
- 霍乱证治论
- 疟疾证治论
- 痢疾证治论
- 泄泻九法论
- 脚气论
- 卷下
- 燥论
- 火论
- 痰论
- 咳嗽要论
- 虚劳论
- 吐血三要论
- 诸血病论
- 内伤余议
- 五郁六郁解
- 诸气不当作寒治论
- 肿胀引经别证辨
- 腹胀禁用攻泻论
- 喘胀标本论
- 喘哮短气气逆息贲辨
- 哕逆咳逆干呕呕吐五证辨
- 噎膈反胃本于阴枯阳结论
- 三消证治论
- 三消从火断论
- 消渴亦有属寒辨
- 首论
- 心胸胃脘胁腹诸痛辨
- 心痛解
- 痛无补法辨
- 癖等七种释名论
- 治积按国中末法论
- 虫积论
- 黄胆证毋拘五证宜别三焦论
- 阴黄说
- 七疝解
- 淋闭证治论
- 精浊论
- 精滑便浊分别辨
- 遗精白浊皆由心肾两虚辨
- 老年人耳聋与少年人异治法论
- 自汗盗汗论
- 癫痫狂辨
- 惊悸恐辨
- 惊风论
- 七情考
- 寝食说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