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藏德.而以日为光明.人心藏神.而以阳气为固密.阴阳之道.必有所先养生之本.亦必有所谨.此内经原病之所起.必眷眷于阴阳之论也.而又曰阴阳之要.阳密乃固.夫人身之阴阳皆欲固也.而必曰阳密乃固.其道维何.盖阳者皆气而近浮.浮则在上.故曰阳因而上.然阳有高明之体.高明在上.此为真阳.而不可谓之浮阳必散而在外.散则周遍.故曰阳以卫外.然阳有纯一之道.纯一而健.此为纯阳.而不可谓之外.非浮与外.则阳有元亨之隆也.不外不浮.则阳有利贞之用也.是故阳之积.运之以生神明.而充奉之.是以精则养神.阳之运.倡之以为物先.而煦妪之.是以柔则养筋.斯则阳之所事也.而必以密为固者.阳非不能固也.其失在不密也.致不密者有三.起居如惊.而神气乃浮也.措情躁扰.与物骀宕.阳乃飞越而不归.则内之恬愉失.而元府不闭.风寒暑湿遂乘之以起.故外无御侮.内必受兵.此不密之故一.烦劳则张而精绝也.夫阴为精.藏精而起.亟以赴阳.人若不知节息.每强力用之.且烦且劳.烦则不静.劳则不息.而阳乃张矣.张如弓之久满.而不知弛.则弓力竭而筋干为伤.故精绝.驯致其道.必至目盲耳背.溃若坏都.此不密之故二.大怒则形气绝.而血菀于上也.大怒则伤阳.阳既郁逆.则无所行.而菀于上.故有吐血数升而殒者.有疽发于背者.皆薄厥之至也.此不密之故三.三者一起于外.而外得侮之.一困于内而内竭.为一乘于猝而暴厥焉.则何能精则养神.而柔则养筋哉.然则如何而密.曰阳气者若天与日.天藏德而以日光明.则当清HT 以宁心.固精以养神.节劳以养筋.而阳倡阴和矣.阳健运则阴奠定.夫是之谓能固.
目录
- 题辞
- 卷之一天道部
- 天地阴阳大论
- 其气三论
- 六节五制生五论
- 正六气说
- 为运为气五六说
- 五运说
- 司天说
- 地上三阴三阳说
- 天道或问五则
- 天道六气中见论
- 地理六节位下六承论
- 辨君火以明兼退行一步不司气化论
- 卷之一人道部
- 人道大阴阳疏
- 心肾论
- 君相二火论
- 卫气论
- 五脏五主论
- 五脏苦欲论
- 六腑说
- 太冲三焦论
- 奇经八脉原
- 二十七气疏
- 十二经不并拈说
- 卷之二脉法部
- 脉原
- 脉诊总论
- 胃脉论
- 诊法论
- 附论一
- 附论二
- 附论三
- 卷之二针刺部
- 十二原脏井木腑井金释
- 十干纳脏腑之谬辨
- 卷之二病能部
- 手太阴肺脏病论
- 手少阴心脏病论
- 足阳明胃腑病论
- 足太阴脾病论
- 足少阴肾脏病论
- 足厥阴肝脏病论
- 太阳经络及膀胱病论
- 气交外感病论
- 厥阴岁气病疏
- 少阴岁气病疏
- 太阴岁气病疏
- 少阳岁气病疏
- 阳明岁气病疏
- 太阳岁气病疏
- 奇恒病论
- 冲病论
- 任病论
- 二维病论
- 带病论
- 卷之三述病部上
- 阴阳第一
- 虚实第二
- 寒热顺逆第三
- 风寒邪气热病第四
- 卷之四述病部下
- 厥逆痹病第五
- 疟痿咳病第六
- 胀卒痛肠如疟积消瘅病第七
- 疝伏梁狂癫痫黄胆血枯病第八
- 附录
- 张子和九气感疾论
- 缪仲醇阴阳脏腑虚实论治
设置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