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阴当溽暑.六阳正盛.而曰太阴者.天道阴阳分治.时值夏至.干之六阳已极.而坤气见.故一阴生.一阴之所以生.赖坤之全体也.又其时溽暑烦蒸.地气溢满.能大雨时行而湿物.是以谓之湿土.湿土为坤之全气.而居于西南.故正位季夏.在司天则丑未主之.上为湿土.下为太阴.标本一同.唯湿之化乘于脾.故太阴所至.则湿重积.为不运.为积饮.痞隔蓄满中.霍乱吐呕为重. 肿.及其太过.则懦积并 .皆脾气壅而不运.土壅则必水.故其脏脾肾.其病腹满.四肢不举.脾主四肢.壅而不行.故不举也.是以土运太过之岁.肾水受邪.民病腹痛清厥.意不乐.体重烦冤.此水土相汨.湿甚灭火之证也.甚则肌肉痿.足痿不收.行善螈胁下痛.土湿伤内.并伤于筋也.饮食中满食减.燥则易化.湿则不化也.至其变生得位.则腹满溏泄肠鸣.及下甚.三焦土满.湿火不扬.故内蕴而证如是也.此皆杂伤脾胃.然湿在中宫而已.至湿淫所胜.则微有异.为湿胜则湿之.浸淫所及.亦无不病.故病 肿骨痛阴痹.湿伤血也.腰膝头项痛时眩.浸淫之至.木令不行.气与火两壅也.大便难.前云溏.此云难.以肺气阻绝.不得治节大肠也.阴器不用.阴藏精而起亟.湿伤阴不能起亟.故不用也.饮不欲食.为胃有余.而浮火壅.咳唾则有血.为心火郁而刑肺.心如悬.则并伤心之阴矣.此伤肾之至.与肾始受邪微有别耳.若夫土之不及.风乃大行.民病飧泄.霍乱体重腹痛.风能胜湿.宜无飧泄霍乱.然土气为木所克制.风行其间.善行数变.则脾气有不及运者矣.筋骨繇复肌肉 善怒.风气专行而燥.脾之散精皆所不及.不及则并不能养肝.故善怒也.至夫土郁.则病心腹胀.肠鸣而为数后.土壅而陷下.气不得伸也.甚则心痛胁 呕吐土壅而逆上.气不得下也.霍乱饮发注下 肿身重.则上之郁也深矣.凡司天在泉.为主为客.观之有余不足.或淫或郁.而其理尽矣.病机曰.诸湿肿满.皆属于脾.诸痉项强.皆属于湿.夫肿满属太过与郁.则诚然矣.若痉一症.有出于少阴阴虚者.有起于阳明火劫者.今属太阴之湿壅而为痉.是太阳寒水所乘.与厥阴风木所胜.于丑未之岁.土不堪水与木之侵.故有是症.此特从运气言之.而要不可例少阴阳明之痉也.
- 题辞
- 卷之一天道部
- 天地阴阳大论
- 其气三论
- 六节五制生五论
- 正六气说
- 为运为气五六说
- 五运说
- 司天说
- 地上三阴三阳说
- 天道或问五则
- 天道六气中见论
- 地理六节位下六承论
- 辨君火以明兼退行一步不司气化论
- 卷之一人道部
- 人道大阴阳疏
- 心肾论
- 君相二火论
- 卫气论
- 五脏五主论
- 五脏苦欲论
- 六腑说
- 太冲三焦论
- 奇经八脉原
- 二十七气疏
- 十二经不并拈说
- 卷之二脉法部
- 脉原
- 脉诊总论
- 胃脉论
- 诊法论
- 附论一
- 附论二
- 附论三
- 卷之二针刺部
- 十二原脏井木腑井金释
- 十干纳脏腑之谬辨
- 卷之二病能部
- 手太阴肺脏病论
- 手少阴心脏病论
- 足阳明胃腑病论
- 足太阴脾病论
- 足少阴肾脏病论
- 足厥阴肝脏病论
- 太阳经络及膀胱病论
- 气交外感病论
- 厥阴岁气病疏
- 少阴岁气病疏
- 太阴岁气病疏
- 少阳岁气病疏
- 阳明岁气病疏
- 太阳岁气病疏
- 奇恒病论
- 冲病论
- 任病论
- 二维病论
- 带病论
- 卷之三述病部上
- 阴阳第一
- 虚实第二
- 寒热顺逆第三
- 风寒邪气热病第四
- 卷之四述病部下
- 厥逆痹病第五
- 疟痿咳病第六
- 胀卒痛肠如疟积消瘅病第七
- 疝伏梁狂癫痫黄胆血枯病第八
- 附录
- 张子和九气感疾论
- 缪仲醇阴阳脏腑虚实论治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