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地阴阳一气而已.自太虚而有太乙之生气.由是动静焉而阴阳分.阴阳分而五行具.是五行之生者.不离阴阳之一气也.而经曰其气三.且曰三而成天.三而成地.三而成人.是三气者.天地人之本始也.试明之.太极无形.静则为阴.动则为阳.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.此一阴一阳者.非各一之一.乃道之妙用.而合一之一也.唯其合一.乃能各一.则是其本一而已.有三气存乎其间矣.是故动与静各一也.而所以能动静者又一也.由此观之.太乙之所施生.造化之所鼓铸.必得三而成物.气不得三.则无以布行于五.而五非得三.又不能各合夫一也.三者一之用也.五者三之成也.故三而成天.立天之道.曰阴与阳.天总阴阳.而又积阳以自刚也.三而成地.立地之道.曰柔与刚.地具刚柔.而又积阴以自奠也.三而成人.立人之道.曰仁与义.然理以宰气.而气以载理.故人之成也.本乎气交.禀天之阳动为气.本地之阴静为精.而有神存乎其间.以立性命之基.是精气神三者.合而不离也.此所谓三而成人也.且太极用此三气以生五行.而五行之生.又莫不各用夫三气.试就人之五脏言之.心为太阳.而主血脉.是合阴阳而自为阳也.肾为太阴.而涵命门真火.是合水火而本为阴也.肺主治节.而水出高源.是合金木水以行气也.肝为血海.而生一阳以升太冲.是合水木火而总于厥阴也.脾上承火.而下涵水.以奠乎中.火以腐熟.水以滋灌.而土以归藏.是合水火土而养四脏也.是知阴阳之功.相待为用.阴阳之根.互藏其宅.而五行之变化.皆非一气偏至之所成.盖一有偏至.而合三则无偏.至一无鼓动.而合三则能鼓动.人徒知为三.而不知合三.而后致夫一也.徒知生于一.而不知用三.而后全夫生也.自轩岐指出三气.而造化之妙用始彰.故三五与一.太上之玄阃.养生之奥关也.
目录
- 题辞
- 卷之一天道部
- 天地阴阳大论
- 其气三论
- 六节五制生五论
- 正六气说
- 为运为气五六说
- 五运说
- 司天说
- 地上三阴三阳说
- 天道或问五则
- 天道六气中见论
- 地理六节位下六承论
- 辨君火以明兼退行一步不司气化论
- 卷之一人道部
- 人道大阴阳疏
- 心肾论
- 君相二火论
- 卫气论
- 五脏五主论
- 五脏苦欲论
- 六腑说
- 太冲三焦论
- 奇经八脉原
- 二十七气疏
- 十二经不并拈说
- 卷之二脉法部
- 脉原
- 脉诊总论
- 胃脉论
- 诊法论
- 附论一
- 附论二
- 附论三
- 卷之二针刺部
- 十二原脏井木腑井金释
- 十干纳脏腑之谬辨
- 卷之二病能部
- 手太阴肺脏病论
- 手少阴心脏病论
- 足阳明胃腑病论
- 足太阴脾病论
- 足少阴肾脏病论
- 足厥阴肝脏病论
- 太阳经络及膀胱病论
- 气交外感病论
- 厥阴岁气病疏
- 少阴岁气病疏
- 太阴岁气病疏
- 少阳岁气病疏
- 阳明岁气病疏
- 太阳岁气病疏
- 奇恒病论
- 冲病论
- 任病论
- 二维病论
- 带病论
- 卷之三述病部上
- 阴阳第一
- 虚实第二
- 寒热顺逆第三
- 风寒邪气热病第四
- 卷之四述病部下
- 厥逆痹病第五
- 疟痿咳病第六
- 胀卒痛肠如疟积消瘅病第七
- 疝伏梁狂癫痫黄胆血枯病第八
- 附录
- 张子和九气感疾论
- 缪仲醇阴阳脏腑虚实论治
设置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