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问曰:诊法何如?岐伯对曰:诊法常以平旦,阴气未动,阳气未散,饮食未进,经脉未盛,络脉调匀,气血未乱,故乃可诊有过之脉。
平旦经络调匀,气血安静,故可诊有过之脉。
切脉动静,而视精明,察五色,观五脏有余不足,六腑强弱,形之盛衰,以此参伍,决死生之分。
视精明,察五色,观目中五色也。余义详下文。
夫脉者,血之腑也,长则气治,短则气病,代则气衰,细则气少,上盛则气高,下盛则气胀,数则烦心,涩则心痛,大则病进。浑浑革革,至如涌泉,病进而危。弊弊绵绵,其去如弦绝者死。
长者,气舒畅也。短者,气迫促也。代者,动而中止也。细者,虚而不充也。上盛则气高,肺胃之逆。下盛则气胀,肝脾之下陷也。数则心烦,君火之升炎也。涩则心痛,寒水之上犯也。大则病进,正虚而邪旺也。浑浑,盛也。革革,硬也。浑浑革革,至如涌泉,病进而危,大则病进也。弊弊,虚浮也。绵绵,软弱也。弊弊绵绵去如弦绝者,气不续也。此明切脉动静之义。
夫精明五色者,气之华也。赤欲如白裹朱,不欲如赭。白欲如鹅羽,不欲如盐。青欲如苍璧之泽,不欲如蓝。黄欲如罗裹雄黄,不欲如黄土。黑欲如重漆色,不欲如地苍。五色精微象见矣,其寿不久也。
精明者,气之华也,言目乃五气之光华也。精华发越,而生光明,故曰精明。其中五色欲
鲜明,不欲晦黯。若五色微见晦黯之象,精微,微也。则光华外减,神气乃败,其寿不得久也。
夫精明者,所以视万物,别黑白,审短长,以长为短,以白为黑,如是则精衰矣。
目所以辨白黑短长,若长短黑白淆乱,则精华已衰,所以年寿不永也。此明视精明,察五色之义。
五脏者,中之守也。中盛脏满,气胜伤恐者,声如从窖中言,是中气之湿也。言而微,终日乃复言者,此夺气也。衣被不敛,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,此神明之乱也。仓廪不藏者,是门户不要也。水泉不止者,是膀胱不藏也。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。
五脏者,中之守也,言五脏主藏精气,中之守护也。中气壅满,语音不彻,声如从土窖中言,是脾土之湿也。言而微弱,终日乃复言者,此肺气之夺也。衣被不掩,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,此心神之乱也。水谷泄利,苍廪不藏者,是门户失约也。小便遗失,水泉不止者,是膀胱不藏也。如此则失其守矣。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。此明观五脏有余不足之义。
六腑者,身之强也。头者精明之腑,头倾视深,精神将夺矣。背者胸中之腑,背曲肩随,腑将坏矣。腰者肾之腑,转摇不能,肾将惫矣。膝者筋之腑,屈伸不能,行则偻俯,筋将惫矣。骨者髓之腑,不能久立,行则振掉,骨将惫矣。得强则生,失强则死。
身之强也,言身之所以为强壮也。头倾视下,深,下也。阳气陷也。背曲肩垂,随,垂也。宗气衰也。头背腰膝骨髓皆见颓败,如此则失其强矣。得强则生,失强则死。此明六腑强弱,形之盛衰之义。
帝曰:脉其四时动奈何?知病之所在奈何?知病乍在内奈何?知病乍在外奈何?知病之所变奈何?请问此五者,可得闻乎?
义详下文。
岐伯曰: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。万物之外,六合之内,天地之变,阴阳之应。彼春之暖,为夏之暑,彼秋之忿,为冬之怒。四变之动,脉与之上下,以春应中规,夏应中矩,秋应中衡,冬应中权。
与天运转大,言与天运转移,同其广大也。凡万物之外,六合之内,一切天地之变,莫非阴阳之应。彼春之暖,化而为夏之暑,彼秋之忿,化而为冬之怒。四变之动,见于天时,脉亦与之上下。以春应中规之圆,夏应中矩之方,秋应中衡之浮,冬应中权之沉,天人合气也。
持脉有道,虚静为保。春日浮,如鱼之游在波,夏日在肤,泛泛乎万物有余,秋日下肤,蛰虫将去,冬日在骨,蛰虫周密,君子居室。
持脉有道,以清虚宁静为保。保与宝同。春日浮,如鱼之游在水波之下,半沉半浮也。夏日在肤,泛泛乎盛也。如万物之有余,则全浮矣。秋日下肤,如蛰虫之将去,半浮半沉也。冬日在骨,如蛰虫之周密,君子之居室,则全沉矣。
是故冬至四十五日,阳气微上,阴气微下,夏至四十五日,阴气微上,阳气微下。阴阳有时,与脉为期,期而相失,知脉所分,分之有期,故知死时。
水藏于冬,阳在下而阴在上,及冬至四十五日,则阳气微上,阴气微下。火长于夏,阴在下而阳在上,及夏至四十五日,则阴气微上,阳气微下。阴阳之上下有时,悉皆与脉为期,期而相失,是何部不应,则知何脉所分,分之有其日期,故知人死之时节也。
微妙在脉,不可不察,察之有纪,从阴阳始,始之有经,从五行生,生之有度,四时为宜。补泻无失,与天地如一,得一之情,以知死生。是故声合五音,色合五行,脉合阴阳。
阴阳者,脉之纲纪,故察之有纪,从阴阳始。阴阳分而为五行,故始之有经,从五行生。五行运而为四时,故生之有度,四时为宜。法阴阳五行四时,以治百病,则补泻无失,与天地如一。得此一之情,以知死生。是故听五声合乎五音,察五色合乎五行,诊脉合乎阴阳,神圣工巧之妙尽矣。此答帝问脉其四时动之义。
心脉搏坚而长,当病舌卷不能言,其软而散者,当消环自已。
心窍于舌,其脉搏坚而长,是心火之上炎也,当病舌卷不能言。其软而散者,则心火退矣,当消环自已。消,尽也,尽一经之环周,其病自已也。
肺脉搏坚而长,当病唾血,其软而散者,当病灌汗,至令不复散发也。
肺脉搏坚而长,是肺气之上逆也,当病唾血。其软而散者,则肺气发达,泄于皮毛,当病灌汗,汗如浇灌。至令不复发散而愈也。
肝脉搏坚而长,色不青,当病坠若搏,因血在胁下,令人喘逆,其软而散,色泽者,当病溢饮。滥饮者,渴暴多饮,而溢入肌皮肠胃之外也。
肝脉搏坚而长,是肝气之郁陷也,色青者,为肝脏内伤,色不青,当病损坠与搏击,因而瘀血在胁下,阻甲木下行之路,逆冲胸膈,令人喘逆。其软而散,色光泽者,是水气之泛溢,当病溢饮。溢饮者,渴而卒暴多饮,水未及消,而溢入于皮肤肠胃之外也。皮肤之内,肠胃之外。
脾脉搏坚而长,其色黄,当病少气,其软而散,色不泽者,当病足(骨行)肿,若水状也。
脾脉搏坚而长,是脾气之郁,其色黄者,湿盛阳虚,脾土困乏,当病少气。其软而散,色不泽者,则湿不上侵,而下流膝踝,当病足(骨行)肿,若水状也。
胃脉搏坚而长,其色赤,当病折髀,其软而散者,当病食痹。
胃脉搏坚而长,是胃气之郁,色不赤,为胃腑内伤,色赤者,当病折髀。胃脉从气冲下髀,抵伏兔,经血瘀阻,故髀骨如折而色赤也。其软而散者,则胃气虚弱,当病食痹。食痹者,食下而气滞如塞也。
肾脉搏坚而长,其色黄而赤者,当病折腰,其软而散者,当病少血,至令不复也。
肾脉搏坚而长,是肾气之郁,其色黄而赤者,土邪克水,湿蒸为热,当病折腰。肾位于腰。其软而散者,肾气微弱,当病少血,至令不能复旧也。
肝与肾脉并至,其色苍赤,当病毁伤。不见血,已见血,湿若中水也。
肝主筋,其脉弦,肾主骨,其脉沉,肝与肾脉并至,而其色苍赤,苍为肝色,赤为心色,心主脉,脉舍血,《灵枢·本神》语。脉色如此,是筋骨血脉皆病,当病形体毁伤。无论不见血与已见血,其身应湿,若中水也。中水者,水入于经,其身必湿。寒水侮土,脾湿内动,外溢经络,故湿如中水。中水与中风、中湿之中同义。
帝曰:诊得心脉而急,此为何病?病形何如?岐伯曰:病名心疝,少腹当有形也。帝曰:何以言之?岐伯曰:心为牡脏,小肠为之使,故曰少腹当有形也。
心与小肠为表里,故小肠为心之使道,凡心内瘀浊,必传小肠。心脉紧急,病名
心疝,小肠受之,是以少腹当有形也。
帝曰:诊得胃脉,病形何如?岐伯曰:胃脉实则胀,虚则泄。
胃主受盛,实则藏而不泄,故胀,虚则泄而不藏,故泄也。此皆甲木刑胃之证,非但胃土自病。
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,寸口之脉中手短者,曰头痛,寸口脉中手长者,曰足胫痛,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,曰肩背痛,寸口脉沉而横,曰胁下有积,腹中有横积痛,寸口脉沉而喘,曰寒热,寸口脉沉而弱,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。脉急者,曰疝瘕少腹痛。
中手,动应于手也。寸口脉中手而短者,足三阳之不降也,其病在上,曰头痛。足三阳自头走足,经气不降则寸浮,故脉短。中手而长者,足三阴之不升也,其病在下,曰足胫痛。足三阴自足走胸,经气不升则尺浮,故脉长。中手短促而上击者,手三阳之不升也,病在升路之半,曰肩背痛。手三阳自手走头,皆由肩升。脉沉而横者,足厥阴之不升也,病在升路之半,曰胁下有积,腹中有横积痛。足厥阴由小腹上行胁肋。脉沉而喘动应手者,曰寒热,少阳胆经外闭于风寒也。足少阳化气相火,风寒外束则生寒,相火内郁则生热也。脉沉而软弱不达者,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,厥阴肝经外闭于风寒也。厥阴,阴极阳生,阴极则生寒,阳复则发热。木弱由于水寒,水寒木郁,结而不行,则生疝瘕,冲击不宁,则少腹疼痛。脉紧急者,曰疝瘕少腹痛,以其水寒之深,而木郁之极也。
脉滑曰风。脉涩曰痹。缓而滑曰热中。盛而紧曰胀。尺脉缓涩,谓之解(亻亦)。安卧脉盛,谓之脱血。尺涩脉滑,谓之多汗。尺寒脉细,谓之后泄。尺粗长热者,谓之热中。解与懈同,(亻亦)与迹同。
风病脉滑,卫气闭敛而营血郁动也。痹病脉涩,营血凝瘀而卫气阻滞也。缓而滑曰热中,热气之外达也。盛而紧曰胀,寒气之外束也。尺脉缓涩,谓之解(亻亦),邪热消烁,阴精耗损而形迹懈怠也。安卧脉盛,谓之脱血,身未动摇而脉不宁静,是血亡而气不守也。尺肤涩而脉滑,谓之多汗,是营血化汗而外泄也。血亡则皮涩,脏气不行则脉滑。尺肤寒而脉细,谓之后泄,是水寒木陷而下冲也。尺肤粗而常热,谓之热中,是邪热烁阴而皮肤失其润泽也。此上二段,旧误在平人气象中。
粗大者,阴不足,阳有余,为热中也。来疾去徐,上实下虚,为厥巅疾,来徐去疾,上虚下实,为恶风也,故中恶风者,阳气受也。
皮粗而脉大者,统尺寸言。阴不足,阳有余,此为热中也。承上尺粗常热者,谓之热中,而申明之。来疾而去徐,是上实而下虚,上实者,此为厥巅之疾。三阳不降,其病在头。来徐去疾,是上虚而下实,上虚者,此为恶风也。仲景脉法:风则浮虚。恶风,邪风也。故中恶风者,阳气受之,阳气在上,是以上虚也。
有脉俱沉细数者,少阴厥也。沉细数散者,寒热也。浮而散者,为眴仆。诸浮不躁者,皆在阳,则为热,其有躁者,在手。诸细而沉者,皆在阴,则为骨痛,其有静者,在足。数动一代者,病在阳之脉也,泄及便脓也。
有脉俱沉细数者,此少阴之厥也。足少阴自足走胸,上行为顺,下行为逆,肾气虚寒,不能上化木火,故脉沉细数者,乙木沉陷而郁动于水中也。此缘少阴逆行,肝木失生,故脉象如是。沉细数散者,此为寒热也,沉细则水旺而生寒,数散则木郁而生热。沉细者,少阴之阴胜而阳败也;数散者,厥阴之阴极而阳复也。浮而散者,此为眴仆,浮则相火上逆,散则甲木拔根,甲木失根,阳气浮散,旋转不宁,故头目眴运而昏迷颠仆也。诸浮而不躁者,皆在阳经,则为热,其有躁者,则在手三阳。手三阳者,阳中之阳也。诸细而沉者,皆在阴经,则为骨痛,其有静者,则在足三阴,足三阴者,阴中之阴也。阳性浮,故浮则皆在阳经,浮而躁,则阳盛极矣,是以在手。阴性沉,故沉则皆在阴经,沉而静,则阴盛极矣,是以在足也。数动而一代者,此病在阳之脉也,主大便泄利及便脓血。盖阳明胃腑,主受盛水谷,胃土上逆,壅碍少阳下行之路,甲木不舒,侵逼胃腑,水谷莫容,故生泄利。少阳相火,传于胃腑,自胃腑而传大肠,瘀蒸腐烂,故便脓血,其数动而一止者,少阳阳明之经郁塞而不通畅也。
诸过者,切之涩者,阳气有余也,滑者,阴气有余也。阳气有余,为身热无汗,阴气有余,为多汗身寒,阴阳有余,则无汗而寒。
卫性收敛,敛则脉涩,营性疏泄,泄则脉滑,诸脉有过者,切之涩者,是阳气有余也,滑者,是阴气有余也。阳气有余,为身热无汗,清气之外敛也,阴气有余,为多汗身寒,温气之外泄也,阴阳俱有余,则无汗而寒,营卫皆闭,表寒而里热也。
臂多青脉曰脱血。颈脉动喘疾咳曰水。目裹微肿,如卧蚕起之状曰水。溺黄赤,安卧者,黄疸。目黄者,曰黄疸。已食如饥者,胃疸。面肿曰风。足胫肿曰水。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,妊子也。
肝藏血,其色青,臂多青脉者,风木疏泄而肝血脱亡也。颈脉者,足阳明之大迎,结喉旁之动脉。颈脉动喘疾咳者,水邪上逆而肺胃之气阻也。目裹者,足阳明之承泣,穴名。目裹微肿,如卧蚕起状者,水邪侮土,直犯阳位也。溺黄赤者,脾土湿陷,肝木抑遏,郁生下热,传于膀胱,膀胱湿热,故溺黄赤。水道梗涩,风木不能疏泄,湿热淫蒸,传于周身,则为黄疸。脾气困乏,故安卧不欲动转。目黄者,亦曰黄疸,湿气浸淫于头目也。已食如饥者,胃疸,胃腑湿热,水谷消化之速也。疸与瘅同,热也。面肿曰风,风动则面浮也。足胫肿曰水,水旺土湿,阳气不能下达也。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,妊子也,手少阴脉动神门,在掌后下廉高骨内。胎生土位,碍水火交济之路,君火上炎,故神门动甚。其于气口,则应在左寸也。此段旧误在平人气象中。此答黄帝问知病所在之义。
寸口脉沉而坚者,曰病在中,寸口脉浮而盛者,曰病在外。脉盛滑坚者,曰病在外,脉小实而坚者,病在内。
沉坚为中,浮盛为外,盛滑为外,小实为内,此表阳里阴之形体也。此段旧误在平人气象中。
尺内两傍,则季胁也,尺外以候肾,尺里以候腹。中附上,左外以候肝,内以候膈,右外以候胃,内以候脾。上附上,右外以候肺,内以候胸中,左外以候心,内以候膻中。前以候前,后以候后,上竟上者,胸喉中事也,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。
尺内两傍,则季胁以下之部也,尺之外侧以候肾,尺之内侧以候腹,此诊下焦之法也。中附上,两关脉也,左之外以候肝,内以候膈,右之外以候胃,内以候脾,此诊中焦之法也。上附上,两寸部也,右之外以候肺,内以候胸中,左之外以候心,内以候膻中,手心主也。此诊上焦之法也。前部之脉以候前半,后部之脉以候后半。上竟上者,竟,尽也。胸膈咽喉中事也,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。
推而外之,内而不外,有心腹积也。推而内之,外而不内,身有热也。推而上之,上而不下,腰足清也。推而下之,下而不上,头项痛也。按之至骨,脉气少者,腰脊痛而身有痹也。故曰:知内者,按而纪之,知外者,终而始之。此六者,持脉之大法。
知内者,按其处而经纪之,言不差也。知外者,终其事而如始之,言不乱也。此六者,持脉之大法,谓两寸、两关、两尺诊法之大要也。此答帝问知病乍在内、知病乍在外之义。
帝曰:病成而变何谓?岐伯曰:风成为寒热,久风为飧泄,脉风成为疠,瘅成为消中,厥成为巅疾。病之变化,不可胜数。
病成而变者,病成而变生诸证也。此因上文知病之所变,而重问之,风成为寒热者,风闭皮毛,则生寒热。久风为飧泄者,风木郁陷,则生飧泄。脉风成为疠者,风伤卫气,卫闭而遏营血,血热不得透发,经脉腐败,则生痂癞也。瘅成为消中者,胃腑湿热,故善食而善消也。厥成为巅疾者,足之三阳,厥逆不降,故生巅顶之疾也。此皆病成之所变化,诸如此类,不可胜数也。
帝曰:诸痈肿筋挛骨痛,此皆安生?歧伯曰:此寒气之肿,八风之变也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此四时之病,以其所胜治之则愈也。
痈疽肿硬,筋挛骨痛,此因风寒闭其经脉,营卫阻梗而成,乃八风感袭之所变化也。按其四时之病,以其所胜治之则愈,如以寒治热,以风治湿之类。
帝曰:人之居处动静勇怯,脉亦为之变乎?岐伯曰: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,皆为变也。是以夜行则喘出于心,淫气病肺,有所惊恐,喘出于肺,淫气伤肝,有所坠恐,喘出于肝,淫气害脾,度水跌仆,喘出于肾与骨,淫气伤心。当是之时,勇者气行则已,怯者则着而为病也。故曰:诊病之道,观人勇怯骨肉皮肤,能知其情,以为诊法也。
夜行劳力汗出,君火失藏,汗为心液。则喘出于心。心火淫泆,而刑肺全,是以病肺,有所惊恐,胆火升炎,胆主惊。肺金受伤,则喘出于肺。肝木被刑,是以伤肝。有所堕恐,风木下陷,则喘出于肝。堕坠亦生惊恐。肝胆皆主惊,胆病则上逆,肝病则下陷,故堕坠惊恐,肝偏受之。脾土被刑,是以害脾。度水跌仆,而生恐惧,肾水受病。肾属水而主恐。心火被刑,是以伤心。勇者气盛,故流行而不病,怯者气虚,故留着而为病也。
夫饮食饱甚,汗出于胃;惊而夺精,汗出于心;持重远行,汗出于肾;疾走恐惧,汗出于肝;摇体劳苦,汗出于脾。故春秋冬夏,四时阴阳,生病起于过用,此为常也。
汗出则气泄而阳亡,是以病生。故春秋冬夏,四时之中,或阴或阳,春夏为阳,秋冬为阴。其一切生病,皆起于过用其精气而得,此为常事也。二段旧误在经脉别论。
-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
- 自序
- 新刻叙
- 卷一 养生
- 上古天真论一
- 四气调神论二
- 金匮真言论三
- 生气通天论四
- 阴阳应象论五
- 卷二 脏象
- 十二脏相使论六
- 五脏别论七
- 五脏生成论八
- 脏气法时论九
- 宣明五气十
- 卷二 脉法
- 经脉别论十一
- 三部九候论十二
- 平人气象论十三
- 脉要精微论十四
- 卷三 脉法
- 玉机真脏论十五
- 通评虚实论十六
- 诊要经终论十七
- 玉版论要十八
- 阴阳别论十九
- 大奇论二十
- 卷四 经络
- 阴阳离合论二十一
- 血气形志二十二
- 太阴阳明论二十三
- 脉解二十四
- 阳明脉解二十五
- 皮部论二十六
- 经络论二十七
- 卷四 孔穴
- 气穴论二十八
- 气府论二十九
- 水热穴论三十
- 骨空论三十一
- 卷五 病论
- 风论三十二
- 痹论三十三
- 痿论三十四
- 厥论三十五
- 咳论三十六
- 疟论三十七
- 热论三十八
- 评热病论三十九
- 卷六 病论
- 举痛论四十 统举诸痛而言,故曰举痛。
- 气厥论四十一
- 逆调论四十二
- 腹中论四十三
- 病能论四十四
- 奇病论四十五
- 标本病传论四十六
- 本病论四十七
- 卷六 治论
- 汤液醪醴论四十八
- 移精变气论四十九
- 异法方宜论五十
- 卷七 刺法
- 宝命全形论五十一
- 针解五十二
- 八正神明论五十三
- 离合真邪论五十四
- 四时刺逆从论五十五
- 刺法论五十六
- 刺志论五十七
- 刺禁论五十八
- 刺要论五十九
- 刺齐论六十
- 长刺节论六十一
- 卷八 刺法
- 调经论六十二
- 缪刺论六十三
- 刺疟六十四
- 刺热六十五
- 刺腰痛六十六
- 卷九 雷公问
- 阴阳类论六十七
- 著至教论六十八
- 示从容论六十九
- 疏五过论七十
- 征四失论七十一
- 方盛衰论七十二
- 解精微论七十三
- 卷十 运气
- 六节脏象论七十四
- 天元纪大论七十五
- 五运行大论七十六
- 六微旨大论七十七
- 卷十一 运气
- 气交变大论七十八
- 五常政大论七十九
- 卷十二 运气
- 至真要大论八十
- 卷十三 运气
- 六元正纪大论八十一
- 校余偶识 清·冯承熙撰
- 第一卷 养生
- 《素问》
- 上古天真论
- 四气调神论
- 金匮真言论
- 生气通天论
- 阴阳应象论
- 第二卷
- 脏气法时论
- 宣明五气
- 三部九候论
- 脉要精微论
- 第三卷
- 玉机真脏论
- 通评虚实论
- 诊要经终论
- 玉版论要
- 阴阳别论
- 大奇论
- 第四卷
- 阴阳离合论
- 血气形志
- 太阴阳明论
- 脉解
- 阳明脉解
- 皮部论
- 气府论
- 水热穴论
- 第五卷 病论
- 风论
- 痹论
- 痿论
- 厥论
- 疟论
- 第六卷
- 气厥论
- 腹中论
- 病能论
- 奇病论
- 本病论
- 第七卷 刺法
- 宝命全形论
- 长刺节论
- 第八卷 刺法
- 调经论
- 缪刺论
- 刺疟
- 第九卷 雷公问
- 疏五过论
- 征四失论
- 解精微论
- 第十卷 运气
- 天元纪大论
- 五运行大论
- 六微旨大论
- 第十一卷 运气
- 气交变大论
- 第十二卷 运气
- 至真要大论
- 第十三卷 运气
- 六元正纪大论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