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问曰:愿闻禁数。岐伯对曰:脏有要害,不可不察。肝生于左,肺藏于右,心部于表,肾治于里,脾为之使,胃为之市。膈肓之上,中有父母,七节之旁,中有小心,从之有福,逆之有咎。
五脏之位,肝在于左,肺在于右,心处于表,肾处于里,脾散精气,以灌四旁,是为之使也,胃受水谷,以养五脏,是为之市也。市,肆。心下膈上曰肓,膈肓之上,中有父母,肺为父,心为母也。肾居脊骨七节之旁,七节之旁,中有小心,肾间动气,心火之根也。自尾骶骨以上,七节两旁为肾俞穴,其中则命门外俞,是肾之位也。此皆五脏之要害,从
之则有福,逆之则有咎也。
刺中心,一日死,其动为噫。刺中肝,五日死,其动为语。刺中肾,六日死,其动为嚏,刺中肺,三日死,其动为咳。刺中脾,十日死,其动为吞。刺中胃,一日半死,其动为呕。
脾陷则为吞,胃逆则为呕,升降反也。
刺头中脑户,入脑立死。刺臂太阴脉,出血多立死。刺阴股中大脉,血出不止死。刺跗上中大脉,血出不止死。
脑户,督脉之穴,在枕骨上。臂,太阴肺脉也。阴股大脉,足太阴之箕门、血海也。跗上大脉,足阳明之冲阳也。
刺面中溜脉,不幸为盲。刺匡上陷骨中脉,为漏为盲。刺客主人内陷中脉,为内漏为聋。刺舌下中脉太过,血出不止,为瘖。刺足少阴脉,重虚出血,为舌难以言。刺缺盆中内陷,气泄,令人喘咳逆。刺膺中陷中脉,为喘逆仰息。刺腋下胁间内陷,令人咳。刺脊间中髓,为伛。刺乳上中乳房,为肿根蚀。刺少腹中膀胱,溺出,令人少腹满。刺气街中脉,血不出,为肿鼠仆。刺阴股下三寸内陷,令人遗溺。刺肘中内陷,气归之,为不屈伸。刺关节中液出,不得屈伸。刺膝髌出液,为跛。刺郄中大脉,令人仆脱色。刺腨肠内陷,为肿。刺足下布络中脉,血不出,为肿。刺手鱼腹内陷,为肿。
目者,宗脉之所聚也,《灵枢·口问》语。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,《灵枢·大惑论》语。溜,注也,面中溜脉者,脏腑精气所溜注也,刺之泻其精气,故不幸为盲。匡,目匡也,刺匡上陷骨中脉,宗脉穿漏,故流泪不止,精气脱泻,故失明不见。客主人,足少阳经穴,刺其内陷中脉,经气损伤,故脓水流溢,闭塞不闻。舌下脉者,任脉之廉泉,足少阴之标也,中脉太过,血出不止,伤其肾气,故令人瘖。足少阴上系于舌,络于横骨,终于会厌,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语。脉解:内夺而厥,则为瘖痱,此肾虚也,正是此义,刺足少阴脉,重虚出血,为舌难以言,亦缘此故。足少阴脉循喉咙,系舌本。缺盆中内陷,大肠手阳明,胃足阳明之脉也,手足阳明皆入缺盆下胸膈,刺伤阳明之气,胃气上逆,则肺金莫降,故喘促咳逆。膺中陷中脉,肺脉也。腋下胁间内陷,亦肺脉也。刺脊间中髓,髓伤骨败,屈而不伸,故为伛偻。乳上,足阳明之脉也,乳房,阳明气血所聚,中之伤其经气,故拥肿腐败,连根俱蚀也。刺少腹误中膀胱,溺出针孔而下窍闭癃,故少腹胀满。气街,足阳明之动脉,刺之血不出,阻碍气道,则鼠鼷作肿。鼠仆亦作鼠鼷,在气街下一寸。王冰注气府、热穴、刺禁、骨空,两用其名。阴股下三寸内陷,足厥阴之五里也,木主疏泄水道,刺之太深,疏泄失藏,故遗溺也。肘中内陷,手太阴之尺泽、手厥阴之曲泽也,泄其节中津液,邪气归之,故筋骨枯槁,不能屈伸。刺关节中液出,不得屈伸,刺膝髌出液,为跛,皆此义也。郄中大脉,足太阳之委中也。穴在膝后外侧。腨肠内陷,足太阴之经也。阳明在骽外之前行,太阴在骽内之前行,内陷在胫骨腨肠之交。足下布络,当内踝前散布之络,足少阴然谷之间。手鱼腹内陷,手太阴经也。
无刺大醉,令人气散。无刺大怒,令人气逆。无刺新饱人。无刺大饥人。无刺大渴人。无刺大惊人。无刺大劳人。
皆刺禁也。
-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
- 自序
- 新刻叙
- 卷一 养生
- 上古天真论一
- 四气调神论二
- 金匮真言论三
- 生气通天论四
- 阴阳应象论五
- 卷二 脏象
- 十二脏相使论六
- 五脏别论七
- 五脏生成论八
- 脏气法时论九
- 宣明五气十
- 卷二 脉法
- 经脉别论十一
- 三部九候论十二
- 平人气象论十三
- 脉要精微论十四
- 卷三 脉法
- 玉机真脏论十五
- 通评虚实论十六
- 诊要经终论十七
- 玉版论要十八
- 阴阳别论十九
- 大奇论二十
- 卷四 经络
- 阴阳离合论二十一
- 血气形志二十二
- 太阴阳明论二十三
- 脉解二十四
- 阳明脉解二十五
- 皮部论二十六
- 经络论二十七
- 卷四 孔穴
- 气穴论二十八
- 气府论二十九
- 水热穴论三十
- 骨空论三十一
- 卷五 病论
- 风论三十二
- 痹论三十三
- 痿论三十四
- 厥论三十五
- 咳论三十六
- 疟论三十七
- 热论三十八
- 评热病论三十九
- 卷六 病论
- 举痛论四十 统举诸痛而言,故曰举痛。
- 气厥论四十一
- 逆调论四十二
- 腹中论四十三
- 病能论四十四
- 奇病论四十五
- 标本病传论四十六
- 本病论四十七
- 卷六 治论
- 汤液醪醴论四十八
- 移精变气论四十九
- 异法方宜论五十
- 卷七 刺法
- 宝命全形论五十一
- 针解五十二
- 八正神明论五十三
- 离合真邪论五十四
- 四时刺逆从论五十五
- 刺法论五十六
- 刺志论五十七
- 刺禁论五十八
- 刺要论五十九
- 刺齐论六十
- 长刺节论六十一
- 卷八 刺法
- 调经论六十二
- 缪刺论六十三
- 刺疟六十四
- 刺热六十五
- 刺腰痛六十六
- 卷九 雷公问
- 阴阳类论六十七
- 著至教论六十八
- 示从容论六十九
- 疏五过论七十
- 征四失论七十一
- 方盛衰论七十二
- 解精微论七十三
- 卷十 运气
- 六节脏象论七十四
- 天元纪大论七十五
- 五运行大论七十六
- 六微旨大论七十七
- 卷十一 运气
- 气交变大论七十八
- 五常政大论七十九
- 卷十二 运气
- 至真要大论八十
- 卷十三 运气
- 六元正纪大论八十一
- 校余偶识 清·冯承熙撰
- 第一卷 养生
- 《素问》
- 上古天真论
- 四气调神论
- 金匮真言论
- 生气通天论
- 阴阳应象论
- 第二卷
- 脏气法时论
- 宣明五气
- 三部九候论
- 脉要精微论
- 第三卷
- 玉机真脏论
- 通评虚实论
- 诊要经终论
- 玉版论要
- 阴阳别论
- 大奇论
- 第四卷
- 阴阳离合论
- 血气形志
- 太阴阳明论
- 脉解
- 阳明脉解
- 皮部论
- 气府论
- 水热穴论
- 第五卷 病论
- 风论
- 痹论
- 痿论
- 厥论
- 疟论
- 第六卷
- 气厥论
- 腹中论
- 病能论
- 奇病论
- 本病论
- 第七卷 刺法
- 宝命全形论
- 长刺节论
- 第八卷 刺法
- 调经论
- 缪刺论
- 刺疟
- 第九卷 雷公问
- 疏五过论
- 征四失论
- 解精微论
- 第十卷 运气
- 天元纪大论
- 五运行大论
- 六微旨大论
- 第十一卷 运气
- 气交变大论
- 第十二卷 运气
- 至真要大论
- 第十三卷 运气
- 六元正纪大论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