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坐明堂,始正天纲,临观八极,考建五常。请天师而问之曰:论言,天地之动静,神明为之纪,阴阳之升降,寒暑彰其兆。
明堂,王者布政之堂。天纲,北斗,正斗纲所建,以占天时也。八极即八方,观八方分野,以察地理也。五常,五行之常,考五行常道,以测气运也。论言,气交变论之言。天地之动静,以神明为之纪纲。阴阳之升降,以寒暑彰其征兆。神明者,天地之妙用,如九星悬朗,七曜周旋是也。寒暑者,阴阳之气候,所以生长收藏,全在乎此。
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,夫子之所言,正五气之各主岁尔,首甲定运,余因论之。鬼臾区曰:土主甲己,金主乙庚,水主丙辛,木主丁壬,火主戊癸。
此述天元纪甲己之岁,土运统之一段。
子午之上,少阴主之,丑未之上,太阴主之,寅申之上,少阳主之,卯酉之上,阳明主之,辰戌之上,太阳主之,巳亥之上,厥阴主之,不合阴阳,其故何也?
此述天元纪子午之岁,上见少阴一段。帝问五运之合于三阴三阳如何,而鬼臾区答以子午之岁,上见少阴等语,究竞五运不合三阴三阳,故复问之。
岐伯曰:是明道也,此天地之阴阳也。夫数之可数者,人中之阴阳也,其所合,数之可得者也。夫阴阳者,数之可十,推之可百,数之可千,推之可万。天地阴阳者,不以数推,以象之谓也。
天地阴阳,变化无穷,可以象取,不可以数推,非如人中之阴阳,可以数尽,何讵不合于五运耶!
帝曰:愿闻其所始也。岐伯曰:昭乎哉问也!臣览《太始天元册文》:丹天之气,经于牛女戊分,黅天之气,经于心尾己分,苍天之气,经于危室柳鬼,素天之气,经于亢氐昴毕,玄天之气,经于张翼娄胃。所谓戊己分者,奎壁角轸,则天地之门户也。夫候之所始,道之所生,不可不通也。黅,音今。
牛女在癸分,戊在乾分,丹气经此,故戊癸化火。心尾在甲分,己在巽分,黅气经此,故甲己化土。危室在壬分,柳鬼在丁分,苍气经此,故丁壬化木。亢氐在乙分,昴毕在庚分,素气经此,故乙庚化金。张翼在丙分,娄胃在辛分,玄气经此,故丙辛化水。此缘上古乾坤初辟,五气经此,故《太始天元册文》据之以立十干化气之论,此五运之所始也。天不足西北,西北戊分,正当奎壁之宿,是谓天门,地不满东南,东南己分,正当角轸之宿,是谓地户,天地有门户,则气候有终始。夫候之所始,即道之所生,于此而测运气之原,不可不通也。
帝曰:善。论言,天地者,万物之上下,左右者,阴阳之道路,未知其所谓也?
论言,天元纪论之言。
岐伯曰:所谓上下者,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。左右者,诸上见厥阴,左少阴,右太阳,见少阴,左太阴,右厥阴,见太阴,左少阳,右少阴,见少阳,左阳明,右太阴,见阳明,左太阳,右少阳,见太阳,左厥阴,右阳明。所谓面北而命其位,言其见也。
岁上下见阴阳所在,谓子午之岁,上见少阴,六气随地支迭迁,挨年上见。上谓司天,下谓在泉。下见之法详下文。左右谓司天左右,面北而命其位,则左在西,右在东。六气之序,厥阴、少阴、太阴、少阳、阳明、太阳,厥阴司天,则左少阴,右太阳,少阴司天,则太阴升于左,厥阴降于右,以次转轮,递为左右也。
帝曰:何谓下?岐伯曰:厥阴在上,则少阳在下,左阳明,右太阴,少阴在上,则阳明在下,左太阳,右少阳,太阴在上,则太阳在下,左厥阴,右阳明,少阳在上,则厥阴在下,左少阴,右太阳,阳明在上,则少阴在下,左太阴,右厥阴,太阳在上,则太阴在下,左少阳,右少阴。所谓面南而命其位,言其见也。
岐伯已答左右上见之义,帝复问左右下见之法。厥阴司天,则少阳在泉,左阳明,右太阴,少阴司天,则阳明在泉,太阳降于左,少阳升于右,亦以次轮转,递为左右也。面南而命其位,则左在东,右在西。
上下相遘,寒暑相临,气相得则和,不相得则病。帝曰:气相得而病者何也?岐伯曰:以下临上,不当位也。
司天在上,在泉在下,上下相遇,寒暑相临,生则相得而气和,克则不相得而人病。气虽相得,而以下临上,不当其位,亦不免于病。所谓君位臣则顺,臣位君则逆,六微旨论语。以下临上者,臣位君也。火有君火、相火。
帝曰:动静何如?岐伯曰:上者右行,下者左行,左右周天,余而复会也。
司天者右行,在泉者左行,左右周天,余而复会,所谓六期而环会也。天元纪论语。
帝曰:余闻鬼臾区曰应地者静,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,不知其所谓也?愿闻何以生之乎?岐伯曰:天地动静,五行迁复,虽鬼臾区,其上侯而已,犹不能遍明。
天元纪论:应地之气,静而守位,是应地者静也,岐伯言应下者左行,是言地者亦不静,故帝问之。然鬼臾区谓应天者动,应地者静,言干动而支静,非谓在泉者不行也,此不过借以生论耳。天地之动静,五行之迁复,其理微妙,虽鬼臾区,其位止上侯而已,犹不能遍明。古者官人以德,德大者其官尊,上侯非极位,故不能尽知也。
夫变化之用,天垂象,地成形,七曜纬虚,五行丽地。地者,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,虚者,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,形精之动,犹根本之与枝叶也,仰观其象,虽远可知也。
天垂象,故七曜纬虚,虚者,所以列地下应天之精气也。地成形,故五行丽地,地者,所以载天上生成之形类也。形为根之枝叶,精为形之根本,一气相连,动则俱动。仰观其象,虽远可知,言天之七曜,乃五行之精,地之五形,乃七曜之形,七曜固动于上,五行亦动于下,无有不动者也。
帝曰:地之为下否乎?岐伯曰:地为人之下,太虚之中者也。帝曰:凭乎?岐伯曰:大气举之也。
下者左行,以地为下也。上动下静,此为常理,地既为下,则理应静矣,不知地为人之下耳,其实乃在太虚之中者也。盖地为天之中气,天包其外,地上地下皆天也。此非有所凭倚,乃天以大气包举其间,是以不至沦坠也。
燥以干之,暑以蒸之,风以动之,湿以润之,寒以坚之,火以温之。风寒在下,燥热在上,湿气在中,火游行其间,寒暑六入,故令虚而化生也。
寒水在北,风木在东,自下而上,故曰风寒在下,是即下者左行也。热火在南,燥金在西,自上而下,故曰燥热在上,是即上者右行也。上热下寒,两气逼蒸,则生湿气,故土之化湿,其位在中。五行各一,惟火有君相之分,天上之热,君火也,地下之温,相火也。君火为相火之标,相火为君火之本,相火升则君火显明于天上,君火降则相火封藏于地下。君相二火,游行于上下之间,寒来暑往,四时更代,则六气迭入,地道周备,故万物化生。地体虽实,而六气内化,则冲虚而通畅也。
燥胜则地干,暑胜则地热,风胜则地动,湿胜则地泥,寒胜则地裂,火胜则地固矣。
地在天中,六气迭入,其体不动,而气则无时不动矣。
帝曰:寒暑燥湿风火,在人合之奈何?其于万物何以生化?
天有六气,人秉天气而生,亦当有此六气,何以合之?而六气之于万物,其初生化之理又如何?
岐伯曰:在天为玄,在人为道,在地为化,化生五味,道生智,玄生神。
此段与天元纪论同,言地之五行,即天之五神所化也。
东方生风,风生木,木生酸,酸生肝,肝生筋,筋生心。神在天为风,在地为木,在体为筋,在脏为肝,在气为柔。其性为暄,其德为和,其用为动,其化为荣,其政为散,其令宣发,其变摧拉,其眚为陨,其虫毛,其色为苍,其味为酸,其志为怒。怒伤肝,悲胜怒,风伤肝,燥胜风,酸伤筋,辛胜酸。
在天为风,玄生神也。在地为木,其味为酸,化生五味也。在脏为肝,人之合于风木也。风生木,木生酸,酸生肝,肝生筋,筋生心,是其于万物之生化也。悲者肺之志,燥者肺之气,辛者肺之味,悲胜怒,燥胜风,辛胜酸,肺金克肝木也。
南方生热,热生火,火生苦,苦生心,心生血,血生脾。其在天为热,在地为火,在体为脉,在脏为心,在气为息。其性为暑,其德为显,其用为躁,其化为茂,其政为明,其令郁蒸,其变炎烁,其眚燔焫,其虫羽,其色为赤,其味为苦,其志为喜。喜伤心,恐胜喜,热伤气,寒胜热,苦伤气,咸胜苦。
人之合于热火,热火之生化如此。余同上文类推之。
中央生湿,湿生土,土生甘,甘生脾,脾生肉,肉生肺。其在天为湿,在地为土,在体为肉,在脏为脾,在气为充。其性静兼,其德为濡,其用为化,其化为盈,其政为谧,其令云雨,其变动注,其眚淫溃,其虫倮,其色为黄,其味为甘,其志为思。思伤脾,怒胜思,湿伤肉,风胜湿,甘伤脾,酸胜甘。
人之合于湿土,湿土之生化如此。余同上文类推之。
西方生燥,燥生金,金生辛,辛生肺,肺生皮毛,皮毛生肾。其在天为燥,在地为金,在体为皮毛,在脏为肺,在气为成。其性为凉,其德为清,其用为固,其化为敛,其政为劲,其令雾露,其变肃杀,其眚苍落,其虫介,其色为白,其味为辛,其志为忧。忧伤肺,喜胜忧,热伤皮毛,寒胜热,辛伤皮毛,苦胜辛。
人之合于燥金,燥金之生化如此。余同上文类推之。
北方生寒,寒生水,水生咸,咸生肾,肾生骨髓,髓生肝。其在天为寒,在地为水,在体为骨,在脏为肾,在气为坚。其性为凛,其德为寒,其用为藏,其化为肃,其政为静,其令闭塞,其变凝冽,其眚冰雹,其虫鳞,其色为黑,其味为咸,其志为恐。恐伤肾,思胜恐,寒伤血,燥胜寒,咸伤血,甘胜咸。
人之合于寒水,寒水之生化如此。余同上文类推之。
五气更立,各有所先,非其位则邪,当其位则正。帝曰:病之生变何如?岐伯曰:气相得则微,不相得则甚。
五气更立,各有政令所先。非位则邪,如春行金令。当位则正,如春行木令也。相得谓生,不相得谓克也。
帝曰:主岁何如?岐伯曰: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,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,己所胜轻而侮之。侮反受邪,侮而受邪,寡于畏也。
五气各有所主之岁,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己所不胜,如木制土而侮金也,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,己所胜轻而侮之,如木被金克而土亦侮木也。五行之理,有胜有复,侮人者己反受邪,侮人而受邪者,以其肆无忌畏,为人所复也。
帝曰:天地之气,何以候之?岐伯曰:天地之气,胜复之作,不形于诊也。《脉法》曰:天地之变,无以脉诊,此之谓也。
天人同气,脉本相应,但应常不应卒,胜复者,天地之变,故不形于脉。
帝曰:间气何如?岐伯曰:随气所在,期于左右。帝曰:期之奈何?岐伯曰:从其气则和,违其气则病,不当其位者病,迭移其位者病,失守其位者危,尺寸反者死,阴阳交者死。先立其年,以知其气,左右应见,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。
间气,谓司天在泉左右之间气。随其气之左右所在,而期于人脉之左右,以天地人同气相应也。从其气者,脉与气应,不从其气者,则谓之违也。不当其位,谓位不相得,左右错乱。迭移其位,谓左右更换。失守其位,谓本部衰弱,反见克贼。尺寸反,谓上下倒置。阴阳交,谓左右贸迁。子午之年,少阴司天,卯酉之年,少阴在泉。则有尺寸反脉。寅申巳亥辰戌丑未之年,少阴在上下之左右,则有阴阳交脉。义详至真要论。先立其年之南政北政,知其气之左右应见,然后可以言其死生之逆顺也。
-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
- 自序
- 新刻叙
- 卷一 养生
- 上古天真论一
- 四气调神论二
- 金匮真言论三
- 生气通天论四
- 阴阳应象论五
- 卷二 脏象
- 十二脏相使论六
- 五脏别论七
- 五脏生成论八
- 脏气法时论九
- 宣明五气十
- 卷二 脉法
- 经脉别论十一
- 三部九候论十二
- 平人气象论十三
- 脉要精微论十四
- 卷三 脉法
- 玉机真脏论十五
- 通评虚实论十六
- 诊要经终论十七
- 玉版论要十八
- 阴阳别论十九
- 大奇论二十
- 卷四 经络
- 阴阳离合论二十一
- 血气形志二十二
- 太阴阳明论二十三
- 脉解二十四
- 阳明脉解二十五
- 皮部论二十六
- 经络论二十七
- 卷四 孔穴
- 气穴论二十八
- 气府论二十九
- 水热穴论三十
- 骨空论三十一
- 卷五 病论
- 风论三十二
- 痹论三十三
- 痿论三十四
- 厥论三十五
- 咳论三十六
- 疟论三十七
- 热论三十八
- 评热病论三十九
- 卷六 病论
- 举痛论四十 统举诸痛而言,故曰举痛。
- 气厥论四十一
- 逆调论四十二
- 腹中论四十三
- 病能论四十四
- 奇病论四十五
- 标本病传论四十六
- 本病论四十七
- 卷六 治论
- 汤液醪醴论四十八
- 移精变气论四十九
- 异法方宜论五十
- 卷七 刺法
- 宝命全形论五十一
- 针解五十二
- 八正神明论五十三
- 离合真邪论五十四
- 四时刺逆从论五十五
- 刺法论五十六
- 刺志论五十七
- 刺禁论五十八
- 刺要论五十九
- 刺齐论六十
- 长刺节论六十一
- 卷八 刺法
- 调经论六十二
- 缪刺论六十三
- 刺疟六十四
- 刺热六十五
- 刺腰痛六十六
- 卷九 雷公问
- 阴阳类论六十七
- 著至教论六十八
- 示从容论六十九
- 疏五过论七十
- 征四失论七十一
- 方盛衰论七十二
- 解精微论七十三
- 卷十 运气
- 六节脏象论七十四
- 天元纪大论七十五
- 五运行大论七十六
- 六微旨大论七十七
- 卷十一 运气
- 气交变大论七十八
- 五常政大论七十九
- 卷十二 运气
- 至真要大论八十
- 卷十三 运气
- 六元正纪大论八十一
- 校余偶识 清·冯承熙撰
- 第一卷 养生
- 《素问》
- 上古天真论
- 四气调神论
- 金匮真言论
- 生气通天论
- 阴阳应象论
- 第二卷
- 脏气法时论
- 宣明五气
- 三部九候论
- 脉要精微论
- 第三卷
- 玉机真脏论
- 通评虚实论
- 诊要经终论
- 玉版论要
- 阴阳别论
- 大奇论
- 第四卷
- 阴阳离合论
- 血气形志
- 太阴阳明论
- 脉解
- 阳明脉解
- 皮部论
- 气府论
- 水热穴论
- 第五卷 病论
- 风论
- 痹论
- 痿论
- 厥论
- 疟论
- 第六卷
- 气厥论
- 腹中论
- 病能论
- 奇病论
- 本病论
- 第七卷 刺法
- 宝命全形论
- 长刺节论
- 第八卷 刺法
- 调经论
- 缪刺论
- 刺疟
- 第九卷 雷公问
- 疏五过论
- 征四失论
- 解精微论
- 第十卷 运气
- 天元纪大论
- 五运行大论
- 六微旨大论
- 第十一卷 运气
- 气交变大论
- 第十二卷 运气
- 至真要大论
- 第十三卷 运气
- 六元正纪大论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