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问曰:人有病头痛,以数岁不已,此安得之?名为何病?岐伯曰:当有所犯大寒,内至骨髓、髓者以脑为主,脑逆故令头痛,齿亦痛,病名曰厥逆。
肾主骨髓,骨髓者,水之精液也。水位于下,而其源在上,脑者,髓之海也,《灵枢·海论》语。故骨髓以脑为主。冲犯大寒,内至骨髓,骨髓之寒,上通于脑,则脑为之逆,脑逆则浊气莫降,郁冲头上,是以头痛。齿者,骨之余也,浊气填塞,故齿牙亦痛。其病名曰厥逆。厥逆者,浊气之土逆也。足之三阳,自头走足,厥逆者,寒邪升发,足三阳之上逆也。
帝曰:有病厥者,诊右脉沉而紧,左脉浮而迟,不知病主安在?岐伯曰:冬诊之,右脉固当沉紧,此应四时,左脉浮而迟,此逆四时。在左当主病在肾,颇关在肺,当腰痛也。帝曰:何以言之?岐伯曰:少阴脉贯肾络肺,今得肺脉,肾为之病,故腰痛也。
冬月阳气右降,右脉沉紧者,阳气之右降也,此为应四时。气宜右降,不宜左降,冬月阳气在右,固当降也,而其在左则未尝降,以左非降位也。盖左脉浮而迟,是乙木顺陷矣,此为逆四时。其在右者,不病也,其在左者,当主病在肾,颇关通在肺家,是当腰痛也。以足少阴脉贯肾而络肺,肾宜温升,肺宜清降,今右脉沉紧,是得肺家之平脉,左脉浮迟,是不得肾家之平脉,则癸水沉寒,肾为之病矣。水寒不能生木,风木下陷于肾水,肾位在腰,木气郁冲,故腰痛也。厥,逆也,凡宜降而反升者谓之逆,宜升而反降者亦谓之逆,厥逆者,反顺为逆也。此段旧误在病能论中。
帝曰:善。有病膺肿颈痛,胸满腹胀,此为何病?何以得之?岐伯曰:名厥逆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灸之则喑,石之则狂,须其气并,乃可治也。帝曰:何以然?岐伯曰:阳气重上,有余于上,灸之则阳气入阴,入则喑,石之则阳气虚,虚则狂,须其气并而治之,可使全也。
足之三阳,自头走足,以下行为顺,足阳明行身之前,由缺盆下胸膈而走腹,足少阳行身之侧,由缺盆贯胸膈而循胁,膺肿颈痛,胸满腹胀者,阳明少阳之上逆也,名为厥逆。灸之则喑哑不言,石之则清狂不慧,《汉书》语。须其阴阳之气两相交并,乃可治也。以其阳气重,有余于上,灸之则助其上焦之阳,阳盛而侵占阴位,筋脉焦缩,故舌强而言拙,石之则泻其下焦之阳,阳虚而逆升阴位,胆火沸腾,故心迷而神乱,须其阳降阴升,气并而治之,可使全也。此段旧误在腹中论。
帝曰:有病怒狂者,此病安生?岐伯曰:生于阳也。帝曰:阳何以使人狂?岐伯曰:阳气者,因暴折而难决,故善怒也,病名曰阳厥。帝曰:何以知之?岐伯曰:阳明者常动,巨阳少阳不动,不动而动,大疾,此其候也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夺其食即已。夫食入于阴,长气于阳,故夺其食即已。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,夫生铁落者,下气疾也。
阳气发生,因暴被摧折,郁其肝胆之气,不得畅达,是以善怒。难决者,郁气莫泄,未经断决也。怒狂者,怒不中节,性情狂悖也。其病名曰阳厥,阳厥者,足少阳之上逆也。以足之三阳,惟阳明者常动,颈脉之人迎是也,地仓、大迎皆动,不及人迎之大。巨阳少阳则不动,不动,其常也,而动忽大疾,此其候也。巨阳之动,应在天柱,项旁。少阳之动,应在听会,耳上。而肝胆主怒,则动在少阳之听会。然足三阳自头走足,降则皆降,未有少阳上逆而巨阳独降者,皆逆则皆动,故连巨阳言之。饮食入腹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以谷精而化谷气,藏于胃腑,以养五脏,经脉别论语。是为胃气。脾为太阴,胃为阳明,是食入于阴而长气于阳也。阳明脉解所谓病甚则弃衣而走,登高而歌,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者,乃阳明胃气之盛满而不降也。胃土不降,则胆无下行之路,胆郁怒发,故病怒狂。夺其食则胃气衰减,阳明清降,是以病已。使之服饵,但以生铁落为饮。生铁落重坠之性,下气最疾,以金制木,甲木下行,则怒狂止矣。此段旧误在病能论中。
帝曰:有病口苦,取阳陵泉。口苦者,病名为何?何以得之?岐伯曰:病名曰胆瘅。夫肝者中之将也,取决于胆,咽为之使,此人者数谋虑不决,故胆气上溢而口为之苦。治之尽胆募俞。论在十二官相使中。
阳陵泉,足少阳之经穴,穴在膝外。《难经》筋会阳陵泉是也。火曰炎上,炎上作苦,足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,胆火上逆,是以口苦。取阳陵泉者,通足少阳之经脉,降逆气而泄相火也。其病名曰胆瘅,瘅,热也。十二脏相使论:肝者,将军之官,谋虑出焉,胆者,中正之官,决断出焉,故肝者中之将军也,虽谋虑出焉,而实取决于胆。六节脏象论:凡十一脏,皆取决于胆也。肝脉循喉咙入颃颡,肝胆表里,是咽者肝胆之使道也。此人者数谋虑而不决,是肝能谋虑而胆不决断,则胆气虚矣。胆虚根拔,火气上溢,故口为之苦。治之以胆经之募俞,胆募在胁,少阳之日月也,胆俞在背,太阳之胆俞也,与阳陵泉穴皆可治也。十二官相使,即十二脏相使论也。
帝曰:有病口甘者,病名为何?何以得之?岐伯曰:此五气之溢也,名曰脾瘅。夫五味入口,藏于胃,脾为之行其精气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。此肥美之所发也,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。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故其气上溢,转为消渴。治之以兰,除陈气也。
五味入口,藏于胃腑,脾为之行其精气,故五气散归于五脏,今津液在脾,不归五脏,则五气上溢,令人口甘。此饮食肥美之所发也,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者。肥者令人气滞而生内热,甘者令人气阻而生中满,中气郁满,内热熏蒸,故其气上溢,久而转为消渴。消渴者,胆火上逆,而烁肺津也。治之以兰,辛香开散之力,除其郁陈之气,郁消热退,则上溢者顺行而下矣。津液在脾,则治以兰,及成热中消中,则兰为芳草,不可用矣。
帝曰: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,石药发癫,芳草发狂。夫热中消中者,皆富贵人也,今禁高梁,是不合其心,禁芳草石药,是病不愈,愿闻其说。岐伯曰:夫芳草之气美,石药之气悍,二者其气急疾坚劲,故非缓心和人,不可以服此二者。帝曰: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?岐伯曰:夫热气慓悍,药气亦然,二者相遇,恐内伤脾。脾者土也而恶木,服此药者,至甲乙日更论。
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其气上溢,转为消渴,是热中消中乃高粱所生。而石药燥烈发癫,芳草香窜发狂,故皆不可服,以久食高粱,致成热中消中之病。而芳草之气美,石药之气悍,二者之气急疾坚劲,更益其疾,故非缓心和气之人,不可服也。盖热中消中之家,热气慓悍,原不和平,而芳草石药之气,与之正同,二者相遇,燥热倍增,恐内伤脾中冲和之气。脾者土也,而恶风木之相贼,脾精枯槁,不敌风木,一当木旺之时,脾病必剧。服此慓悍之药者,脾精消烁,至甲乙日木旺之期,当更论之。甲乙不困,乃可治也,不然则木贼土败,不可救挽,未可与常日并言也。此段旧误在腹中论。
帝曰:有癃者,一日数十溲,此不足也。身热如炭,劲膺如格,人迎躁盛,喘息气逆,此有余也。太阴脉微细如发,此不足也。其病安在?名为何病?岐伯曰:病在太阴,其盛在胃,颇在肺,病名曰厥,死不治,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。帝曰:何谓五有余二不足?岐伯曰:所谓五有余者,五病之气有余也,二不足者,亦病气之不足也。今外得五有余,内得二不足,此其身不表不里,亦正死明矣。
颈膺如格,如有物阻格不通也。人迎,阳明胃之动脉,在结喉两旁。太阴脉,太阴肺之寸口也。此病在太阴脾土,其盛在于胃,次则颇在于肺,以阳衰湿旺,脾陷肝郁,不能疏泄水道,故小便闭癃,此脾气之不足也。湿旺胃逆,浊气上填,故颈膺阻格,人迎躁盛,胃逆则胆肺莫降,胆火升泄,故身热如炭,肺金上壅,故喘息气逆,此胃家之有余也。肺气壅阻,不得畅达,故太阴脉细如发,此肺气之不足也。本以太阴湿土之旺,是病在太阴。因湿旺而胃逆,是其盛在胃。因胃逆而肺壅,是亦颇在肺。阳气拔根,升浮渫越,阴气失位,沉陷郁遏,升降倒置,皆缘中气亏败,病名曰厥,死不可治,升降倒行,皆曰厥逆。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。五有余者,阳明之外盛,如身热如炭,颈膺如格,人迎躁盛,喘息气逆是也。二不足者,太阴之里虚,如小便闭癃,寸口脉细是也。外得五有余,内得二不足,则表非真盛,是阳气之外脱也,里非真虚,是阴气之内凝也,此其身不表不里,亦正死明矣。
凡消瘅痿厥,仆击偏枯,气逆发满,肥贵人高粱之疾也。隔塞闭绝,上下不通,暴忧之病也。暴厥而聋,偏塞闭不通,内气暴薄也。不从内外中风之病,故疾留着也。蹠跛,寒风湿之病也。黄瘅暴痛,癫疾厥狂,久逆之所生也。五脏不平,六腑闭塞,脾肺之所生也。头痛耳鸣,九窍不利,肠胃之所生也。此段旧误在通评虚实论。
凡消瘅痿厥,仆击偏枯,气逆胸满,是肥腴贵人,高粱厚味,湿热郁生之疾也。胸腹隔塞闭绝,上下不通,是暴忧伤脾,湿旺土郁之病也。暴厥而聋,两耳偏有闭塞不通,是少阳甲木之气逆从内升,暴相薄迫也。不从内外中风之病,木郁风动,是内中风,八风感袭,是外中风。而肢节卷缩,是故疾留着,痼疾留聚痹着。阻其经脉也。骽足蹠跛,是寒风湿之邪,伤其关节经络之病也。黄瘅暴痛,癫疾厥狂,是胆胃不降,久逆之所生也。五脏不平,六腑闭塞,是脾肺湿旺,升降倒置之所生也。头痛耳鸣,九窍不利,是胃逆肠陷,浊气堵塞之所生也。
-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
- 自序
- 新刻叙
- 卷一 养生
- 上古天真论一
- 四气调神论二
- 金匮真言论三
- 生气通天论四
- 阴阳应象论五
- 卷二 脏象
- 十二脏相使论六
- 五脏别论七
- 五脏生成论八
- 脏气法时论九
- 宣明五气十
- 卷二 脉法
- 经脉别论十一
- 三部九候论十二
- 平人气象论十三
- 脉要精微论十四
- 卷三 脉法
- 玉机真脏论十五
- 通评虚实论十六
- 诊要经终论十七
- 玉版论要十八
- 阴阳别论十九
- 大奇论二十
- 卷四 经络
- 阴阳离合论二十一
- 血气形志二十二
- 太阴阳明论二十三
- 脉解二十四
- 阳明脉解二十五
- 皮部论二十六
- 经络论二十七
- 卷四 孔穴
- 气穴论二十八
- 气府论二十九
- 水热穴论三十
- 骨空论三十一
- 卷五 病论
- 风论三十二
- 痹论三十三
- 痿论三十四
- 厥论三十五
- 咳论三十六
- 疟论三十七
- 热论三十八
- 评热病论三十九
- 卷六 病论
- 举痛论四十 统举诸痛而言,故曰举痛。
- 气厥论四十一
- 逆调论四十二
- 腹中论四十三
- 病能论四十四
- 奇病论四十五
- 标本病传论四十六
- 本病论四十七
- 卷六 治论
- 汤液醪醴论四十八
- 移精变气论四十九
- 异法方宜论五十
- 卷七 刺法
- 宝命全形论五十一
- 针解五十二
- 八正神明论五十三
- 离合真邪论五十四
- 四时刺逆从论五十五
- 刺法论五十六
- 刺志论五十七
- 刺禁论五十八
- 刺要论五十九
- 刺齐论六十
- 长刺节论六十一
- 卷八 刺法
- 调经论六十二
- 缪刺论六十三
- 刺疟六十四
- 刺热六十五
- 刺腰痛六十六
- 卷九 雷公问
- 阴阳类论六十七
- 著至教论六十八
- 示从容论六十九
- 疏五过论七十
- 征四失论七十一
- 方盛衰论七十二
- 解精微论七十三
- 卷十 运气
- 六节脏象论七十四
- 天元纪大论七十五
- 五运行大论七十六
- 六微旨大论七十七
- 卷十一 运气
- 气交变大论七十八
- 五常政大论七十九
- 卷十二 运气
- 至真要大论八十
- 卷十三 运气
- 六元正纪大论八十一
- 校余偶识 清·冯承熙撰
- 第一卷 养生
- 《素问》
- 上古天真论
- 四气调神论
- 金匮真言论
- 生气通天论
- 阴阳应象论
- 第二卷
- 脏气法时论
- 宣明五气
- 三部九候论
- 脉要精微论
- 第三卷
- 玉机真脏论
- 通评虚实论
- 诊要经终论
- 玉版论要
- 阴阳别论
- 大奇论
- 第四卷
- 阴阳离合论
- 血气形志
- 太阴阳明论
- 脉解
- 阳明脉解
- 皮部论
- 气府论
- 水热穴论
- 第五卷 病论
- 风论
- 痹论
- 痿论
- 厥论
- 疟论
- 第六卷
- 气厥论
- 腹中论
- 病能论
- 奇病论
- 本病论
- 第七卷 刺法
- 宝命全形论
- 长刺节论
- 第八卷 刺法
- 调经论
- 缪刺论
- 刺疟
- 第九卷 雷公问
- 疏五过论
- 征四失论
- 解精微论
- 第十卷 运气
- 天元纪大论
- 五运行大论
- 六微旨大论
- 第十一卷 运气
- 气交变大论
- 第十二卷 运气
- 至真要大论
- 第十三卷 运气
- 六元正纪大论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