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曰:夫自古通天者,生之本,本于阴阳。天地之间,六合之内,其九州、九窍、五脏、十二节,皆通乎天气。
人物之生,原通于天。自古及今,人物错出,所以通于天者,以其生育之本,本乎阴阳。阴阳之在人物,则为人物之气,而原其本初,实为天气。天人一气,共此阴阳而已。故天地之间,六合之内,四方、上下为六合。其凡九州、冀、兖、青、徐、扬、荆、梁、豫、雍为九州。九窍、上窍七、下窍二。五脏、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。十二节,四肢十二节。无不皆通乎天气。
天气清静,光明者也,藏德不止,故不下也。天明则日月不明,阳气者闭塞,地气者冒明,则上应云雾不精,白露不下。交通不表,万物命故不施,不施则名木多死。
天气清静,而光明者也,以其浑沦渊穆,藏德不止,清静常存,故光明不败也。不止即不竭意。若使天德不藏,天明即不藏德。则烟雾昏蒙,日月无辉,清静既失,光明亦丧矣。日月之所以明者,清气升而浊气降也。天德泄露,浊气上逆,阳气闭塞而不显达,地气迷漫而障天光,则云雾阴晦,淑清无时,天气郁浊,白露不下。天晴则露下,一阴则不下。乾坤交泰,天施地承,雨露降洒,膏泽下沾,故万物生长,草木畅茂。乾坤浊乱,交泰无期,天德不施,地道莫承,则物命殒伤,名木多死也。名木秉天地精华,故先应之。
恶气不发,则风雨不节,白露不下,则菀槁不荣,贼风数至,暴雨数起,天地四时不相保,与道相失,则未央绝灭。数犯此者,则邪气伤人,此寿命之本也。
浊气不散,云雾时作,则风雨飘骤而不节,承云雾不精句。白露不下,天地常阴,则草木郁槁而不荣。菀与郁同。承白露不下句。贼风数至,暴雨常与,承风雨不节句。天地四时,乖其常候,是为与道相失,则万物之生长未央而绝灭。人若起居不谨,数犯乎此者,则邪气伤人,贼风暴雨之邪。此寿命夭折之原也。以上二段,旧误在四气调神论中。
苍天之气,清静则志意治,顺之则阳气固,虽有贼邪,弗能害也,此因时之序,故圣人传精神,服天气而通神明。失之则卫气散解,邪害孔窍,内闭九窍,外壅肌肉,此谓自伤,气之削也。
人秉苍天之气,清静不扰,则志意平治,承天气清静,光明者也。内无受邪之根,从顺莫违,则阳气密固,外无中邪之隙,虽有贼风虚邪,弗能害也。此善因四时之序,顺其开阖而莫违者。故圣人传此精神,佩服天气,而通神明。以人之精神,本乎天地阴阳,清静顺从,佩服不失,自能通神明之德,避贼邪之害也。若其失之,反清静顺从之常,则卫气散解,邪害孔窍。风寒裹束,气血不行,脏腑郁塞,九窍内闭,经络阻滞,肌肉外壅。此虽缘邪气之伤,实以扰乱卫阳,不能保护皮毛而致,是谓自伤,人气之所以削伐,寿命之所以夭折也。此谓自伤,承上邪气伤人句。
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天运常以日光明,是故阳因而上,卫外者也。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。
人之阳气,若天之与日,天运常以日为光明,人运当以阳为寿命,此定理也。天之阳曰日,人之阳曰卫,日行三百六十五度,而天运一周,卫气一日五十度,七日有奇,卫行三百六十五度,而人运一周。所谓七日来复者,此也。日夜沉地下,昼升天上,卫气夜入阴脏,昼出阳经,下则同下,上则同上,是故阳因而上,卫于身外者也。若失其所,不能卫护皮毛,则贼邪感伤,寿命夭折,不能与日同其彰明矣。人生于阳,死于阴,纯阳为仙,纯阴为鬼,人居鬼仙之中,阴阳各半,其半阳可仙,半阴可鬼。
阳气者,一日而主外,平旦人气生,日中而阳气隆,日西而阳气已虚,气门乃闭。是故暮而收拒,无扰筋骨,无见雾露。反此三时,形乃困薄。
卫气夜行阴脏二十五周,平旦寅初,自足少阴经出于足太阳之睛明,穴名,在目内眦。目开则行于头,分行手足六阳二十五周,日入阳衰,复归五脏。夜行于里,日行于表,是一日之中,全主在外也。人气即卫气,气门,汗孔也,人于卫阳出入,气门开阖之际,顺而莫逆,乃可无病。是故日暮阳藏,气门关闭,当收敛皮肤,杜拒外邪,不可扰动筋骨,以开孔窍,被冒雾露,以召虚邪。若其反此三时,平旦、日中,日西。开阖失节,以致感伤外邪,形乃困迫衰削,此夭折之由来也。
因于寒,欲如运枢,起居如惊,神气乃浮。因于暑汗,烦则喘喝,静则多言,体若燔炭,汗出而散。
虚邪乘袭,形气困薄之因,是不一致。如因于冬寒,表敛窍闭,是卫气沉潜之候。欲如户枢运转,户有开阖,而枢则不移。若起居躁率,惊动卫阳,则神气浮散,表虚邪客,此寒邪之伤卫阳者也。如因于夏暑,毛蒸理泄,是卫气浮散之候。感冒风邪,闭其经热,烦则喘喝而不安,静则多言而不慧,体如燔炭,不可向迩,一得汗出,霍然而散,此暑邪之伤卫阳者也。
因于湿,首如裹,湿热不攘,大筋软短,小筋弛长,软短为拘,弛长为痿。因于气,为肿,四维相代,阳气乃竭。
如因于湿淫,卫郁不运,头闷如裹。湿蒸为热,不得驱除,浸淫经络,伤其筋膜,大筋则软短不舒,小筋则弛长失约,软短则为拘挛,弛长则为痿痹,此湿邪之伤卫阳者也。如因于气阻,卫遏不行,皮肉肿胀,四肢更代而皆病,则经阳堙塞,乃至败竭,此气滞之伤卫阳者也。
阳气者,烦劳则张,精绝,辟积于夏,使人煎厥。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,使人薄厥,目盲不可以视,耳闭不可以听,溃溃乎,若坏都,汩汩乎,不可止。汩,音骨。
人之阳气,宜清静不宜烦劳,烦劳则扰其卫阳,泄而不敛,阳根失秘,君相升炎,是以有张而无弛也。
壮火熏蒸,阴精消槁,日月积累,至于夏暑火旺之候,使人病热厥,燔灼如煎。邪热冲逼,有升无降,一当大怒,则形气暴绝,血菀郁同。于上,使人卒然昏厥,迷乱无知,目盲不视,耳闭不闻。阳气升泄,奔腾莫御,溃溃乎,若大河之坏堤防,都,堤防也。汩汩乎,如洪流不可止息。此烦劳之伤卫阳者也。脉解:少阴所谓少气善怒者,阳气不治,肝气当治而未得,故善怒。善怒者,名曰煎厥。厥论:厥或令暴不知人,何也!岐伯曰:阳气盛于上,则邪气逆,逆则阳气乱,阳气乱则不知人。薄与暴义同。目盲耳闭者,昏溃不知人也。大奇论:脉至如喘,名曰暴厥,暴厥者,不知与人言。暴厥即薄厥也。《史·扁鹊传》:虢太子病尸厥,即此证也。
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风客淫气,精乃亡,邪伤肝也。因而饱食,筋脉横解,肠澼为痔。因而大饮,则气逆。因而强力,肾气乃伤,高骨乃坏。魄汗未尽,形弱而气烁,穴腧以闭,发为风疟。腧气化薄,传为善畏,及为惊骇。
人之阳气,精专则养神明,柔和则养筋膜。神者,阳气清明所化,精而不扰,阳气淑清,则神旺也。物之润泽,莫过于气,气清则露化,所谓熏肤、充身、泽毛,若雾露之溉,是谓气也。《灵枢·决气》语。专气致柔,《老子》语。顺其自然之性,血濡而气煦之,故筋膜和畅也。若风邪感袭,客于皮毛,淫泆不已,精液乃亡,此以同气相感,邪伤肝脏也。肝为厥阴风木。肝主筋,心主脉,因而饱食不消,则肝气郁陷,筋脉横解,肠澼之后,必生痔病。盖金主降敛,木主疏泄,水化气升,谷消滓降,大肠以阳明燥金之气,收固魄门,是以不泄。过饱脾伤,不能化水为气,则水谷顺下,并趋二肠。脾失升磨,陷遏肝气,肝木抑郁,违其发舒之性,既不上达,自当下寻出路,以泄积郁,魄门冲决,水谷齐行,催以风木之力,故奔注而下。燥金失敛,是谓肠澼,言其辟而不阖也。疏泄之久,筋脉下郁,三焦之火,亦随肝陷,是以肛门热肿,而成痔疮。疮溃皮破,经脉穿漏,营血不升,故随粪下。肛肿血下,全以筋脉横解之故也。因而大饮,以酒性之辛烈,益其肝胆,以酒性之濡湿,助其脾胃。肝脾湿热则下陷,胆胃湿热则上逆,而胆从相火化气,得酒更烈,故气遂常逆也。因而强力,筋骨疲乏,子病累母,肝肾俱伤,高骨乃坏。凡机关之处,必有高骨,如膝、踝、肘、腕皆是,肾伤髓败,不能充灌溪谷,故高骨枯槁也。若暑月汗流,热蒸窍泄,壮火侵食,形气消败,忽而感袭风寒,穴腧敛闭,则邪郁经中,发为风疟也。肾主恐,肝主惊,若寒邪深入,及于经脉穴俞,俞与腧同,传输之义。以从容输泄之气,化为壅迫不舒,经郁脏应,则传为善畏,及为惊骇。缘五脏俞穴皆在于背,出于太阳寒水之经,水淤寒作,肾志感发,则生恐惧,水寒木孤,肝胆虚怯,则生惊骇也。
有伤于筋,纵,其若不容,开阖不得,寒气从之,乃生大偻。汗出偏沮,使人偏枯。汗出见湿,乃生痤痱。劳汗当风,寒薄为皶,郁乃痤。陷脉为瘘,留连肉腠。营气不从,逆于肉理,乃生臃肿。高粱之变,足生大丁,受如持虚。
筋者,所以束骨而利机关也。若有伤于筋,则纵缓痿废,官骸失职,若不能为容。倘汗孔开阖失宜,寒气从而袭之,筋脉短缩,乃生大偻,驼背弓腰,不能直也。肝藏血,肺藏气,气盛于右,血盛于左,气阻而血凝,则右病偏枯,血淤而气梗,则左病偏枯,总以经络闭塞,营卫不行也。经络闭塞,营卫不行,轻则为麻,重则为木,木之极,则偏枯无用矣。若汗出偏沮,则是经络偏闭,其无汗之处,必病偏枯。若汗出窍开,而见湿气,浸淫孔穴,阻碍气道,卫气郁遏,发于气门,冲突皮肤,则生痤痱。疖之小者为痤,更小为痱。若劳烦汗出,当风感寒,寒气外薄,薄,迫也。汗液内凝,则结为粉皶。皶,粉刺也。若郁于皮肉之间,肉腐脓生,乃成痤证。若寒邪闭束,筋膜结郁,卫阻热发,肉腐脓生。如瘰疬疮病。而表寒不解,卫气内陷,腐败益深,经脉穿漏,脓血常流,是谓瘘证。如鼠瘘、痔瘘病。此其留连肉腠之中,久而不愈者也。若寒邪迫束,营气瘀涩,不得顺达,逆于肌肉腠理之间,阻梗卫气,卫郁则生表寒,营郁则生经热。久而营卫壅塞,肌肉肿硬,经热蒸腐血肉,溃烂则成痛疽。臃者,气血之浅壅于经络,肿者,气血之深阻于肌肉者也。若膏粱之人,饮食肥甘,肌肉丰盈,脉络壅塞,郁热蒸烁,多生大丁,如持虚器而受外物,得之最易也。以上诸证,皆卫气失所,不能保护皮毛,而外伤于风邪者也。
故风者,百病之始也,清静则腠理闭拒,虽有大风苛毒,弗之能害,此因时之序也。
凡诸病证,皆由经脏亏损,皮毛失护,外感风邪,郁其里气而成,故风者,百病感伤之始也。惟营卫清静,则肉腠敛闭,拒格外邪,虽有大风苛毒,弗之能害,此所谓因时之序也。上文清静则志意治,虽有贼邪,弗能害也,此因时之序,此收应其义。
岐伯曰:阴者,藏精而起亟也,阳者,卫外而为固也。阴不胜其阳,则脉留薄疾,并乃狂。阴之所生,其本曰和,淖则刚柔不和,经气乃绝。是故刚与刚,阳气破散,阴气乃消亡。阳不胜其阴,则五脏气争,九窍不通。阴争于内,阳扰于外,魄汗未藏,四逆而起,起则熏肺,使人喘鸣。阴之所生七句,阴争于内六句,旧误在阴阳别论。
阴在内,培植阳根,所以藏精而起亟也。亟与极同。相火在水,阴气封藏,乃三阳之根,如天之斗极也。阳在外,守护皮毛,所以卫外而为固也。封固。阴阳不偏,彼此环抱,则表里和平,百病不起。阴不胜其阳,则经脉留薄,迫促不畅。疏五过论,留薄归阳。留,聚也,薄,迫也,阴虚阳盛,则阳气留聚而迫促也。及其日久病深,阳气相并,乃成狂易。狂易,《汉书》语。《难经》:重阳者狂,重即并也。阴之所生,其本曰和,阳不亢则阴生。淖则刚柔不和,热多则淖泽,淖则阳刚胜其阴柔,故不和。经气乃绝。络为阳,经为阴。是故刚与刚并而无柔,亢阳失根,终于破散,阳气破散,阴气乃至消亡也。阳不胜其阴,则阴气痞塞,五脏逼处,彼此格争,愈生胀满,隧路阻梗,九窍皆闭。阴争于内,壅滞不通,则阳扰于外,浮散无着。阳泄窍开,魄汗未藏,而手足寒冷,四逆而起。起则水土湿寒,胃气不降,君相二火,拔根上炎,逼蒸肺部,使人喘鸣也。
凡阴阳之要,阳密乃固,阳强不能密,阴气乃绝。故曰,阴在内,阳之守也,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两者不和,若春无秋,若冬无夏,因而和之,是谓圣度。阴平阳密,精神乃治,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。因于露风,乃生寒热。
阴根在上,阳根在下,阴气封藏,阳根下秘,则精神气血,保固不失,此乃阴阳之要也。阳强不秘,相火炎升,精血消亡,阴气乃绝。故曰:阴在内,阳之守也,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卫护。阳以护阴,阴以抱阳,两者互根,宜相和也,两者不和,则若有春而无秋,有冬而无夏。独阳孤阴,不能生长,因而和之,调济无偏,是谓圣度。先圣法度。阴不可绝,亦不可盛,但取其收藏阳根而已,唯阴平而阳秘,精神乃交泰而治安也。精根于气,本自上生,气根于精,本自下化,阴阳离决,水火不交,则癸水下流,不能温升而化阳气,丁火上炎,不能清降而化阴精,精乃绝根于上,气乃绝根于下。一因风露侵凌,闭其皮毛,里气郁发,乃生寒热。以卫秉金气,其性清凉,感则外郁,而生表寒,营秉木气,其性温暖,感则内郁,而生里热,此经络之寒热也。而阴阳离决,上下分居,阳盛则生其上热,阴盛则生其下寒,此脏腑之寒热也。阴在内,阳之守也四句,旧误在阴阳应象论。
是以春伤于风,邪气留连,乃为洞泄。夏伤于暑,秋为痎疟。秋伤于湿,上逆而咳,发为痿厥。冬伤于寒,春必温病。四时之气,更伤五脏。
四时之气,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顺之则治,逆之则乱。春木发生之际,伤于风邪,闭其皮毛,郁乙木升扬之气,遏陷而贼脾土,一交夏令,木陷不生君火,火败土伤,水谷不化,催以风木,开其魄门,乃为洞泄,所谓长夏善病洞泄寒中者,金匮真言论语。湿旺而木郁也。阴阳应象论:湿盛则濡泄。夏火长养之候,伤于暑热,开其皮毛,寒邪内入,客于经中,一得秋风敛闭,卫与邪争,则为痎疟。义详疟论。秋金收敛之时,伤于湿气,湿旺胃逆,肺气不降,壅碍冲逆,则生咳嗽。肺以辛金,化气湿土,足太阴湿土主令,肺以手太阴同经共气,而不能主令,故从湿化也。当长夏湿盛,脾阴素旺之人,多被湿伤。虽交秋令,而燥不胜湿,土湿胃逆,肺无下行之路,偶感清风,闭其皮毛,肺气郁冲,则生咳嗽。湿气不除,久而流注关节,侵伤筋膜,则发为痿厥,骽膝不用也。冬水蛰藏之会,伤于寒气,寒束皮毛,表气莫泄,郁其相火,积为内热。春阳升布,相火发泄,上热愈隆,一伤风露,卫气愈敛,内热郁发,遂成温病。四时之气,更伤五脏,缘阳强不密,精气皆竭,故感袭风露,发为诸病也。
是以圣人陈阴阳,筋脉和同,骨髓坚固,气血皆从。如是则内外调和,邪不能害,耳目聪明,气立如故。
圣人陈布阴阳,均平不偏,使筋脉和同,骨髓坚固,气血皆从。如是则内外调和,邪不能害,清升浊降,耳目聪明,年寿虽高,气立如故,此得阴阳之要者也。
-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
- 自序
- 新刻叙
- 卷一 养生
- 上古天真论一
- 四气调神论二
- 金匮真言论三
- 生气通天论四
- 阴阳应象论五
- 卷二 脏象
- 十二脏相使论六
- 五脏别论七
- 五脏生成论八
- 脏气法时论九
- 宣明五气十
- 卷二 脉法
- 经脉别论十一
- 三部九候论十二
- 平人气象论十三
- 脉要精微论十四
- 卷三 脉法
- 玉机真脏论十五
- 通评虚实论十六
- 诊要经终论十七
- 玉版论要十八
- 阴阳别论十九
- 大奇论二十
- 卷四 经络
- 阴阳离合论二十一
- 血气形志二十二
- 太阴阳明论二十三
- 脉解二十四
- 阳明脉解二十五
- 皮部论二十六
- 经络论二十七
- 卷四 孔穴
- 气穴论二十八
- 气府论二十九
- 水热穴论三十
- 骨空论三十一
- 卷五 病论
- 风论三十二
- 痹论三十三
- 痿论三十四
- 厥论三十五
- 咳论三十六
- 疟论三十七
- 热论三十八
- 评热病论三十九
- 卷六 病论
- 举痛论四十 统举诸痛而言,故曰举痛。
- 气厥论四十一
- 逆调论四十二
- 腹中论四十三
- 病能论四十四
- 奇病论四十五
- 标本病传论四十六
- 本病论四十七
- 卷六 治论
- 汤液醪醴论四十八
- 移精变气论四十九
- 异法方宜论五十
- 卷七 刺法
- 宝命全形论五十一
- 针解五十二
- 八正神明论五十三
- 离合真邪论五十四
- 四时刺逆从论五十五
- 刺法论五十六
- 刺志论五十七
- 刺禁论五十八
- 刺要论五十九
- 刺齐论六十
- 长刺节论六十一
- 卷八 刺法
- 调经论六十二
- 缪刺论六十三
- 刺疟六十四
- 刺热六十五
- 刺腰痛六十六
- 卷九 雷公问
- 阴阳类论六十七
- 著至教论六十八
- 示从容论六十九
- 疏五过论七十
- 征四失论七十一
- 方盛衰论七十二
- 解精微论七十三
- 卷十 运气
- 六节脏象论七十四
- 天元纪大论七十五
- 五运行大论七十六
- 六微旨大论七十七
- 卷十一 运气
- 气交变大论七十八
- 五常政大论七十九
- 卷十二 运气
- 至真要大论八十
- 卷十三 运气
- 六元正纪大论八十一
- 校余偶识 清·冯承熙撰
- 第一卷 养生
- 《素问》
- 上古天真论
- 四气调神论
- 金匮真言论
- 生气通天论
- 阴阳应象论
- 第二卷
- 脏气法时论
- 宣明五气
- 三部九候论
- 脉要精微论
- 第三卷
- 玉机真脏论
- 通评虚实论
- 诊要经终论
- 玉版论要
- 阴阳别论
- 大奇论
- 第四卷
- 阴阳离合论
- 血气形志
- 太阴阳明论
- 脉解
- 阳明脉解
- 皮部论
- 气府论
- 水热穴论
- 第五卷 病论
- 风论
- 痹论
- 痿论
- 厥论
- 疟论
- 第六卷
- 气厥论
- 腹中论
- 病能论
- 奇病论
- 本病论
- 第七卷 刺法
- 宝命全形论
- 长刺节论
- 第八卷 刺法
- 调经论
- 缪刺论
- 刺疟
- 第九卷 雷公问
- 疏五过论
- 征四失论
- 解精微论
- 第十卷 运气
- 天元纪大论
- 五运行大论
- 六微旨大论
- 第十一卷 运气
- 气交变大论
- 第十二卷 运气
- 至真要大论
- 第十三卷 运气
- 六元正纪大论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