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书》云∶丹溪曰,产后当大补气血,即有杂证,以末治之。此其意谓血气随胎而去,必属大虚,故无论诸证当以大补为先,其他皆可缓也。今产科所宗,无非此法。但产后气血俱去,诚多虚证,然有虚者,有不虚者,有全实者,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治疗,不得执有诚心概行大补,以致助邪,此辨之不可不慎也。今予遵生化汤加减兼治之法,未尝敢大补,而置诸证于缓治。观晕厥总论中,块痛未除,未可遽加木之语,概可知矣。又云∶产后虚证,无非随人元气,必素弱之人多有之。或于产后血气既去而更弱者,亦有之。此当因人察脉,因脉察证。若脉气、形气、病气俱不足,此当以全虚治之。若形气不足,病气有余,或兼火邪,或兼外感,或以饮食停滞,是亦虚中有实,不得不详审而治。今予治全虚者,后立有加参、从权生化汤等方。治虚中有实,亦立有随证加减生化汤等方,随其虚实以投之,是皆重产而兼治者也。又云∶产后不虚证,或素日无病,或年少当时,或素耐辛苦贫劳之质。此辈本无不足,及其一旦受孕,乃于腹中添入此物,故至气血壅塞,为胀为呕,是皆添设有余之病。及其既产,始见通快,所留得去,仍复故吾。常人之产,此类极多,果何虚之有。或因内伤外感,难保必无,倘有所患,去之即愈。若概行大补,果能堪否?即临盆带去血气,未免暂见耗损,然以壅滞之余,不过皆护胎随从之物,去者当去,生者旋生,不出数日必已来复。此生化自然之理,何至是产皆虚也。若执云产后必当大补,则实实之病,必所不免,致轻者甚,甚者危矣。予谓少壮妇人产后不虚,只用黑糖水汤,或少加以酒去瘀可耳。原可不必服药,即服生化汤一、二剂,亦非大补实实之药,有益无损者也。倘有内伤外感,生化汤因证加减用之。又云∶产后全实证,如外感风寒,头痛身热,便实中满,脉紧实洪大有力,此表邪之实证也。又火之盛者,必热渴躁烦,或便结腹胀,口鼻舌焦黑,酷喜冷冻饮料,眼眵,尿管痛赤,脉见洪滑,此内热之实证也。又郁怒动肝,胸胁胀痛,大便不利,脉弦而滑,此气逆之实证也。又恶露未尽,瘀血上冲,心腹胀满,疼痛拒按,大便难而小便利,此血逆之实证也。又凡富贵之家,保护太过,或过用人参、 、术以致气壅;或过用糖、酒、炭火,以致内热;或产本不虚,而妄用大补之药,以致增病。此调摄之实证也。又或因产过食,恐其劳困,固令勉强,以致停蓄不散,此内伤之实证也。以上诸证,姑举要者,以见其概。然既有表邪不得不解,既有火邪不得不清,既有内伤停滞不得不开通、消导也。今予治各证,后开生化汤中俱有随证加减。一以重产,一以兼治。所谓道并行而不相悖,可保万全者矣。
- 序
- 自序
- 卷之上
- 脉法
- 脉诀歌
- 金匮解(方附本条)
- 逐月养胎辨并慎择医药论
- 受胎试验法(附方)
- 试男女胎法
- 三禁
- 教养宜忌论
- 饮食七情禁忌论
- 妊娠药忌歌
- 种子补益受胎寿子论
- 胎动安胎论
- 恶阻论
- 胞漏并小产论
- 诸痛论(附孕痈)
-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
- 诸血证论
- 子肿子气子满论
- 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
- 子淋论
- 转胞淋闭论
- 遗尿论
- 子嗽论
- 喘急论
- 泄泻论
- 霍乱论
- 中恶中暑中湿中风论
- 子痫论
- 痢论
- 疟论
- 伤寒温热时疫论
- 谵语论
- 伤风论
- 伤食论
- 脏躁悲伤论
- 大便燥论
- 子喑论
- 腹内儿哭钟鸣论
- 胎不长养过期不产并枯胎论
- 鬼胎论
- 肠覃似孕并蓄血似孕论
- 孕妇出痘论
- 妊娠麻疹论
- 卷之中
- 脉诀歌
- 保产论
- 胎杀方位(孕妇宜避)
- 房中游神方位(忌安床、换帐)
- 生子宜向方
- 安产藏衣宜向方
- 体玄子借地法
- 临产须知十四则
- 难产有五因
- 催生论
- 子死腹中论
- 胞衣不下论
- 交骨不开论
- 卷之下
- 脉诀论
- 产后大补须分虚不虚全实三证论
- 四物汤不宜产后论
- 生化汤论(附方)
- 调摄论
- 产后禁忌论
- 产后药误须知
- 三冲论
- 产后不宜汗下利小便论
- 新产三审论
- 血块痛论
- 晕厥论
- 血脱气脱神脱三证论
- 恶露不止论
- 气喘论
- 恶露不下论
- 脱汗亡阳及诸汗论
- 伤食论
- 忿怒气逆论
- 头痛论
- 心痛即胃脘痛论
- 腹痛论
- 小腹痛并儿枕痛论
- 腰痛论
- 胁肋痛论
- 手足身痛论
- 发热论
- 大便燥秘论
- 类疟及寒热往来论
- 类中风痉及语涩口噤不语筋挛螈等证论
- 怔忡惊悸并虚烦烦躁论
- 麻瞀论
- 口干渴兼小便不通或短少论
- 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
- 痢滞论
- 霍乱论
- 气逆呕吐不食论
- 呃逆论(即吃忒,又名咳逆)
- 腹胀满闷论
- 浮肿论
- 咳嗽论
- 淋证论
- 小便数及遗尿不禁论
- 蓐劳骨蒸论
- 吐衄及口鼻黑气起而衄并舌黑论
- 大小便血论
- 月水不通论
- 痈疽论
- 乳少无乳并乳汁自出论
- 妒乳吹乳乳痈论
- 乳岩论
- 乳悬论(附方)
- 前阴诸证论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