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治产后,三审不可缺一也。一审少腹痛与不痛,以征恶露之有无。二审大便通与不通,以征津液之盛衰。三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多少,以征胃气之充馁。审斯三者,以脉参证,以证合脉,脉证相符,有疾治之即愈。脉证相反,纵无危候必多变端。即如产后恶露,常以弥月为期,然间有六七朝即净者,又未可以概论也。此虽产母禀质不同,而因胎之所禀亦异,如胎息壮盛,则气血尽归其子,瘀血自少。胎息孱弱,则气血涵养有余,瘀血必多。亦有产时去多,产后必少;产时去少,产后必多,势使然也。
大抵常产之妇,开阖有权,产后子宫即闭,儿枕随气攻注,碎作小块,续续而下,所以延绵日期。又有由于艰产过伤子宫,关闸废弛不能收敛,或下血块,大小形色与茄无异,此名儿枕是也,全块顿出,自无淋沥之患。即有余血尽归溲便,如皂荚汁,少腹略无痛苦,切勿认为产后瘀尚未行,妄行攻下,误人性命。产后又有似乎儿枕痛者,摸之亦有块,按之亦微拒手,人皆指为儿枕宿血,此大不然。夫胎胞俱去,血亦岂能独留?盖子宫蓄子既久,忽尔相离,血海陡虚,所以作痛。胞门受伤,必致壅肿,所以亦若有块,而实非真块。肿既未消,所以亦颇拒按。治此者,当安养其脏,不久自愈。若有瘀服药,生化汤为最,殿胞煎或四神散亦可。若误用苏木、红花、元胡、青皮之属,反损脏气,必增虚病,慎之慎之。予曾见孕妇产后,少腹旁边以手按之,内有一条形如小黄瓜,斜长而硬,颇似瘀积,然无痛苦。产妇先以为瘀滞,后以为 瘕,每愁成病。予开导之云∶无痛苦,不拒按,是虚非实,血足自消,不须疑虑。迟数月,果渐消没也。
殿胞煎 治产后儿枕疼痛等证如神。
当归(五钱) 川芎(一钱) 茯苓(一钱) 炙草(一钱) 肉桂(五分)
水一钟,煎八分,热服。如脉细而寒或呕者,加干姜炒黄色一钱。如血热多火者,去肉桂,加酒炒芍药一钱。如脉弱阴虚者,加熟地三钱。如气滞者。加制香附一钱。腰痛,加盐水炒断丝杜仲一二钱。
生化汤(见本卷生化汤论后。) 四神散(见本卷腹痛门。)
- 序
- 自序
- 卷之上
- 脉法
- 脉诀歌
- 金匮解(方附本条)
- 逐月养胎辨并慎择医药论
- 受胎试验法(附方)
- 试男女胎法
- 三禁
- 教养宜忌论
- 饮食七情禁忌论
- 妊娠药忌歌
- 种子补益受胎寿子论
- 胎动安胎论
- 恶阻论
- 胞漏并小产论
- 诸痛论(附孕痈)
-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
- 诸血证论
- 子肿子气子满论
- 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
- 子淋论
- 转胞淋闭论
- 遗尿论
- 子嗽论
- 喘急论
- 泄泻论
- 霍乱论
- 中恶中暑中湿中风论
- 子痫论
- 痢论
- 疟论
- 伤寒温热时疫论
- 谵语论
- 伤风论
- 伤食论
- 脏躁悲伤论
- 大便燥论
- 子喑论
- 腹内儿哭钟鸣论
- 胎不长养过期不产并枯胎论
- 鬼胎论
- 肠覃似孕并蓄血似孕论
- 孕妇出痘论
- 妊娠麻疹论
- 卷之中
- 脉诀歌
- 保产论
- 胎杀方位(孕妇宜避)
- 房中游神方位(忌安床、换帐)
- 生子宜向方
- 安产藏衣宜向方
- 体玄子借地法
- 临产须知十四则
- 难产有五因
- 催生论
- 子死腹中论
- 胞衣不下论
- 交骨不开论
- 卷之下
- 脉诀论
- 产后大补须分虚不虚全实三证论
- 四物汤不宜产后论
- 生化汤论(附方)
- 调摄论
- 产后禁忌论
- 产后药误须知
- 三冲论
- 产后不宜汗下利小便论
- 新产三审论
- 血块痛论
- 晕厥论
- 血脱气脱神脱三证论
- 恶露不止论
- 气喘论
- 恶露不下论
- 脱汗亡阳及诸汗论
- 伤食论
- 忿怒气逆论
- 头痛论
- 心痛即胃脘痛论
- 腹痛论
- 小腹痛并儿枕痛论
- 腰痛论
- 胁肋痛论
- 手足身痛论
- 发热论
- 大便燥秘论
- 类疟及寒热往来论
- 类中风痉及语涩口噤不语筋挛螈等证论
- 怔忡惊悸并虚烦烦躁论
- 麻瞀论
- 口干渴兼小便不通或短少论
- 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
- 痢滞论
- 霍乱论
- 气逆呕吐不食论
- 呃逆论(即吃忒,又名咳逆)
- 腹胀满闷论
- 浮肿论
- 咳嗽论
- 淋证论
- 小便数及遗尿不禁论
- 蓐劳骨蒸论
- 吐衄及口鼻黑气起而衄并舌黑论
- 大小便血论
- 月水不通论
- 痈疽论
- 乳少无乳并乳汁自出论
- 妒乳吹乳乳痈论
- 乳岩论
- 乳悬论(附方)
- 前阴诸证论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