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形体劳倦,脾胃俱伤。是以新产之后,去膏粱,远浓味,食粥茹蔬,以为调摄。不知者,惟虑产后之虚,以浓味为有补。更有本不思食而强与之,胃虽少纳,脾难转运,易至食停痞塞,甚而伤食发热,切勿误认为阴虚。更有食滞腹痛,又勿错疑为血凝。治斯证者,体认真实。如发热而饮食调者,方可补血。若恶食嗳酸者,食滞之征,即当扶元为主,补气养血,健脾助胃,审伤何物,佐以何药消导,则脾气复而转输易,滞物行而胃思谷矣。如此补消兼治,无有不安。故善治者,治法有先后缓急,论证因块痛有无,产后有日数新久,能重产虚之本,而兼去停积之标,攻补如法,无不应手而愈。故有生化消食汤、健脾消食汤之分别施治。如误服峻药,过于消导,致不思谷,惟活命丹可救。予每见治产者,但知速消食物,反损正气,益加满闷。一剂不效又加峻药,一医无功又更一医,先后互异,轻证反重,以致命绝。病家自归命数,医家以为尽技,岂不惜哉。
生化消食汤 治产后块痛未止,停食痞塞。
川芎(二钱) 当归(五钱,酒炒) 干姜(炙黑) 炙草(各四分) 桃仁(十粒,去皮尖)神曲(炒) 麦芽(炒。各六分)
水煎服。伤肉食,加山楂五分,砂仁五分。伤寒物,加吴茱萸一钱,肉桂五分。虚人,加人参一钱,或二钱。
健脾消食汤 治产后块痛已除,停食痞塞。
人参(二钱) 当归(三钱,酒洗) 川芎 神曲(炒。各一钱) 白术(一钱五分,土炒)山楂 砂仁(各六分) 麦芽 炙草(各五分)
水煎服。或停寒日久,脾胃弱甚,虽药不能即运,须以手揉按。或炒麸曲熨法亦妙。
长生活命丹 治过服消导之药,致令少食,或本思食之人,反令绝食。
人参(三钱)
用新罐或银铫,水钟半,煎七分。再用饭锅焦研粉,先用些许,以参汤调送二三茶匙。引开胃口后,渐惭加多,渐加参汤,陆续调服。煎参不可用药罐,恐闻药发呕。此方曾活数十余命,神效。
- 序
- 自序
- 卷之上
- 脉法
- 脉诀歌
- 金匮解(方附本条)
- 逐月养胎辨并慎择医药论
- 受胎试验法(附方)
- 试男女胎法
- 三禁
- 教养宜忌论
- 饮食七情禁忌论
- 妊娠药忌歌
- 种子补益受胎寿子论
- 胎动安胎论
- 恶阻论
- 胞漏并小产论
- 诸痛论(附孕痈)
-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
- 诸血证论
- 子肿子气子满论
- 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
- 子淋论
- 转胞淋闭论
- 遗尿论
- 子嗽论
- 喘急论
- 泄泻论
- 霍乱论
- 中恶中暑中湿中风论
- 子痫论
- 痢论
- 疟论
- 伤寒温热时疫论
- 谵语论
- 伤风论
- 伤食论
- 脏躁悲伤论
- 大便燥论
- 子喑论
- 腹内儿哭钟鸣论
- 胎不长养过期不产并枯胎论
- 鬼胎论
- 肠覃似孕并蓄血似孕论
- 孕妇出痘论
- 妊娠麻疹论
- 卷之中
- 脉诀歌
- 保产论
- 胎杀方位(孕妇宜避)
- 房中游神方位(忌安床、换帐)
- 生子宜向方
- 安产藏衣宜向方
- 体玄子借地法
- 临产须知十四则
- 难产有五因
- 催生论
- 子死腹中论
- 胞衣不下论
- 交骨不开论
- 卷之下
- 脉诀论
- 产后大补须分虚不虚全实三证论
- 四物汤不宜产后论
- 生化汤论(附方)
- 调摄论
- 产后禁忌论
- 产后药误须知
- 三冲论
- 产后不宜汗下利小便论
- 新产三审论
- 血块痛论
- 晕厥论
- 血脱气脱神脱三证论
- 恶露不止论
- 气喘论
- 恶露不下论
- 脱汗亡阳及诸汗论
- 伤食论
- 忿怒气逆论
- 头痛论
- 心痛即胃脘痛论
- 腹痛论
- 小腹痛并儿枕痛论
- 腰痛论
- 胁肋痛论
- 手足身痛论
- 发热论
- 大便燥秘论
- 类疟及寒热往来论
- 类中风痉及语涩口噤不语筋挛螈等证论
- 怔忡惊悸并虚烦烦躁论
- 麻瞀论
- 口干渴兼小便不通或短少论
- 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
- 痢滞论
- 霍乱论
- 气逆呕吐不食论
- 呃逆论(即吃忒,又名咳逆)
- 腹胀满闷论
- 浮肿论
- 咳嗽论
- 淋证论
- 小便数及遗尿不禁论
- 蓐劳骨蒸论
- 吐衄及口鼻黑气起而衄并舌黑论
- 大小便血论
- 月水不通论
- 痈疽论
- 乳少无乳并乳汁自出论
- 妒乳吹乳乳痈论
- 乳岩论
- 乳悬论(附方)
- 前阴诸证论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