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方∶青皮、栝蒌、橘叶、连翘、桃仁留尖、皂角刺、甘草节,破,多参、 。乳栗破,少有生者,必大补,人参、黄 、川芎、当归、青皮、白术、连翘、白芍药、甘草。
一方有栝蒌。乳岩未破,加柴胡、台芎。
治乳有小核∶南星 贝母 甘草节 栝蒌(以上各一两) 连翘 青皮(以上各五钱)。
乳痈、奶劳、 肿, 石膏、烧桦皮、栝蒌子、甘草节、青皮。
治吹奶,金银花、天荞麦、紫葛藤,各等分,上以醋煎洗,或以金银花一味亦可。乳痈,用生地黄汁敷,热即易之,无不效。
又方,老栝蒌一个捣,酒一斗煮四升,日三服。
又方,诗曰∶女人吹奶是如何,皂角烧灰蛤粉和,热酒将灰调一字,须臾拍手笑呵呵。
又方,益母草捣 之,或干末水调涂。
又方,浓磨鹿角汁涂之。
又方,栝蒌子炒为末,临睡酒服二钱。乳头裂破,丁香末敷,如燥以津调。妇人产后患乳痈∶白芷 当归须 连翘赤芍药 荆芥穗 青皮(各五分) 贝母 天花粉 桔梗(各一钱) 栝蒌(半个) 甘草节(一钱半) 上水煎,半饥半饱服,细细呷之。有热加柴胡、黄芩,忌酒肉椒料。敷药用南星、寒水石、皂角、贝母、白芷、草乌、大黄为末,醋调涂。乳房阳明所经,乳头厥阴所属,乳子之母,或浓味,或忿怒,以致气不流行,而窍不得通,汁不得出,阳明之血,热而化脓。亦有儿之口气 热,吹而结核,于初起时,便须忍痛揉令软,气通自可消散。失此不治,必成痈节。若疏厥阴之滞,以青皮清阳明之热,以石膏行去污血,以生甘草节消肿毒,以栝蒌子或加青橘叶、没药、皂角刺、金银花、当归头,或散或汤加减,佐以少酒,仍加艾火三二壮于肿处,甚效,勿妄用针刀引惹拙病。又有积忧,结成隐核,有如鳖棋子,不痛不痒,十数年方为疮陷,名曰奶岩,以其凹似岩穴也,不可治矣。若于生时便消释病根,使心清神安,施以治法,亦有可安之理。予侄妇,年十八时得此证,性急、脉实,所难者后故耳。遂以青皮单煮汤与之,间以加减四物汤,两月而安。
- 高刻丹溪治法心要原序
- 重印丹溪治法心要序
- 卷一
- 中风(第一)
- 癞风(第二)
- 伤寒(第三)
- 内伤(第四)
- 暑(第五)
- 注夏(第六)
- 暑风(第七)
- 胃风(第八)
- 湿(第九)
- 火(第十)
- 郁(第十一)
- 伤风(第十二)
- 时病(第十三)
- 斑疹(第十四)
- 大头天行病(第十五)
- 冬温为病(第十六)
- 疟(第十七)
- 咳嗽(第十八)
- 卷二
- 痰(第十九)
- 喘(第二十)
- 哮(第二十一)
- 泄泻(第二十二)
- 霍乱(第二十三)
- 痢(第二十四)
- 呕吐哕(第二十五)
- 恶心(第二十六)
- 卷三
- 翻胃(第二十七)
- 疸(第二十八)
- 消渴(第二十九)
- 水肿(第三十)
- 臌胀(第三十一)
- 自汗(第三十二)
- 盗汗(第三十三)
- 吃逆(第三十四)
- 头风(第三十五)
- 头痛(第三十六)
- 头眩(第三十七)
- 眩运(第三十八)
- 头重(第三十九)
- 头面肿(第四十)
- 眉棱骨痛(第四十一)
- 心痛(第四十二)
- 腰痛(第四十三)
- 卷四
- 胁痛(第四十四)
- 腹痛(第四十五)
- 脾胃不调(第四十六)
- 背项痛(第四十七)
- 臂痛(第四十八)
- 痛风(第四十九、痒附)
- 伤食(第五十)
- 痞(第五十一)
- 嗳气(第五十二)
- 吞酸(第五十三)
- 嘈杂(第五十四)
- 劳瘵(第五十五)
- 诸虚(第五十六)
- 寒热(第五十七)
- 卷五
- 咳血(第五十八)
- 吐血(第五十九)
- 咯血(第六十)
- 衄血(第六十一)
- 溺血(第六十二)
- 下血(第六十三)
- 肠风(第六十四)
- 痔漏(第六十五)
- 梦遗(第六十六)
- 精滑(第六十七)
- 浊(第六十八)
- 淋(第六十九)
- 小便不禁(第七十)
- 小便不通(第七十一)
- 大便秘结(第七十二)
- 关格(第七十三)
- 痫证(第七十四)
- 健忘(第七十五)
- 怔忡(第七十六)
- 惊悸(第七十七)
- 烦躁(第七十八)
- 心病(第七十九)
- 块(一名积瘕第八十)
- 茶癖(第八十一)
- 疝(第八十二)
- 耳(第八十三)
- 鼻(第八十四)
- 脚气(第八十五)
- 卷六
- 痿(第八十六)
- (第八十七)
- 手足心热(第八十八)
- 手足麻木(第八十九)
- 厥(第九十)
- 诸目疾(第九十一)
- 口疮(第九十二)
- 骨(第九十三)
- 咽喉(第九十四)
- 天泡疮(第九十五)
- 齿痛(第九十六)
- 脱肛(第九十七)
- 瘿气(第九十八)
- 吐虫(第九十九)
- 肺痈(第一百)
- 肠痈(第一百一)
- 乳痈(第一百二)
- 骑马痈(第一百三)
- 附骨痈(第一百四)
- 肿毒(第一百五)
- 结核(第一百六)
- 瘰(第一百七)
- 破伤风(第一百八)
- HT疮(第一百九)
- 扑损疮(第一百十)
- 杖疮(第一百十一)
- 短朵(第一百十二)
- 冻疮(第一百十三)
- 下疳疮(第一百十四)
- 汤火疮(第一百十五)
- 金疮(第一百十六)
- 风狗咬(第一百十七)
- 疮癣(第一百十八)
- 虫毒(第一百十九)
- 中毒(第一百二十)
- 胡气(第一百二十一)
- 卷七·妇人科
- 经病(第一)
- 胎孕(第二)
- 产后(第三)
- 血气为病(第四)
- 崩漏(第五)
- 淋涩(第六)
- 转胞(第七)
- 带下赤白(第八)
- 子嗣(第九)
- 断胎法(第十)
- 妇人杂病(第十一)
- 卷八·小儿科
- 初生(第一)
- 急慢惊风(第二)
- 疳病(第三)
- 痘疹(第四)
- 吐泻(第五)
- 痢(第六)
- 诸虫(第七)
- 腹胀痛(第八)
- 诸积(第九)
- 风痰喘嗽(第十)
- 痫狂(第十一)
- 夜啼(第十二)
- 口糜(第十三)
- 口噤(第十四)
- 中风(第十五)
- 历节风(第十六)
- 赤游丹毒(第十七)
- 身体痿痹(第十八)
- 身热(第十九)
- 解颅(第二十)
- 小儿杂病(第二十一)
- 断乳方(第二十二)
- 杂方(第二十三)
- 附∶医案拾遗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