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气虚、血虚,补之。气虚,用参、术、苓、甘加解毒药;血虚,四物加解毒药,酒炒黄连是解毒药,但见红点便忌,升麻葛根汤发得表虚也。吐泻少食为里实,里实而补,则结痈陷伏靥灰白为表虚,或用烧人中黄子和方,黑陷甚者烧人屎,红活锭凸为表实,表实复用表药,则溃烂不结痂,吐泻、陷伏二者俱见,为表里俱虚。痘疮初出或未出时,见人有患者宜预此药,多者可少,重者可轻,其方用丝瓜近蒂者三寸,连瓜子皮都烧灰存性,为末,沙糖拌干吃,入朱砂未亦可。解痘疮毒方,丝瓜、升麻、酒芍药、生甘草、棠 、黑豆、犀角、赤小豆。
又方,解痘疮已出未出皆可用,朱砂为末,蜜水调服,多可减少,少者可无。小儿豆疮泄泻发渴,切不可与蜜水、西瓜、红柿生冷之物,可进木香散,陈文中小儿方内求之。疮疹未发出证的,以胭脂涂眼眶不生痘疮。痘疮脓溃沾衣者,可用腊月黄牛粪烧灰挹睡,免生痘疮痈。头面豆痂剥去脓血出,以真酥油润之,免成癣。痘斑疮,心躁,眠不安,升麻汁绵蘸洗拭。
痘疮气虚而发不出者,黄 、人参、酒芍药、当归、川芎、酒红花,如豆许,木香、紫草。气实痰郁而不发者,苍术、白芷、防风、升麻、黄芩、赤芍药、连翘、当归须。
血热而发得势甚者,下焦成疮,无皮口渴,天花粉、黄芩、芍药、葛根、甘草、石膏、滑石。血气俱弱而黑陷者,酒芍药、人参、黄 、白芷、木香、桂皮、川芎、当归。血为湿,头靥而灰白者,红花、苏木、白术、苍术、芍药、当归、川芎,加酒少许。发后为外恶气所伤而倒靥,人参、芍药、连翘、黄 梢、甘草梢、白芷、酒当归、川芍、木香少许。凡痘疮,须分人之清浊,就形气上取勇怯。黑陷二种气虚而不能尽出者,用酒炒黄 、人参、酒紫草。颜色正,如上法欲成就却淡;色不正者,用芎,归,芍药、红花酒之类,欲成就却紫色属热,用升、葛、芩、连、桂、翘之类。甚者,犀角屑大解痘毒。炉灰白色,静者、怯者作寒看;齐者、勇者、躁者、 发者作热看。全白色将靥时如豆壳,盖因初起时饮水过多,其靥不齐,俗呼为倒靥,不妨,但服实表之剂。消息他大小便,如大便秘,则通大便;如小便闭,则通小便。有初起烦躁谵语,狂渴引饮,若饮水,则后来靥不齐,急以凉药解其标,如益元散之类亦可用。痒塌者,于形色脉上分虚实。实,则脉有力气壮;虚,则脉无力气怯。虚痒,以实表之剂加凉血药;实痒或大便秘者,以大黄寒凉药少与之,下其结粪。气怯轻者,用淡蜜水调滑石末,以羽润疮上。疏则无毒,密则有毒,用凉药解之,虽十数帖亦不妨,后无害眼之患。干者,便用退火,湿者,便用泻湿。退火,用轻剂,荆芥、升麻、甘、葛之类;泻湿乃肌表间湿,用风药,白芷、防风之类。痘疮伤眼,必用山栀、决明、赤芍药、当归须、黄芩、黄连、防风、连翘、升麻、桔梗,为末,作小剂调服。如无光,过百日后气血复,当自明。痘痈多是表实、血热所成,分上下治,一日不可缓也。成脓,必用出凉药为主,赤芍药、甘草节、连翘、桔梗,上引用升麻、葛根,下引用槟榔、牛膝,助以贝母、忍冬草、白芷、栝蒌之类。大便燥用大黄;发热用黄芩、黄柏。痘疮黑属血热,凉血为主;白属气虚,补气为主。中黑陷而外白,起得迟,则相兼而治。初起时,自汗不妨,盖湿热熏蒸而起故也。痘分气、血、虚、实,以日子守之,多带气血不足处。虚则黄 ,生血活血之剂助之,略佐以风药;实则白芍药、黄芩为君,白芷、连翘佐之。若属寒者,陈氏方亦可用。已发未发并与参苏饮为当。调解之法,大率活血调气,安表和中,轻清消毒,温凉之剂二者得兼而已,温如当归、黄 、木香辈;凉如前胡、甘葛、升麻辈。
佐之以川芎、芍药、枳壳、桔梗、木通、紫草、甘草之属。初起时自汗不妨,盖湿热熏蒸而然。痘痈敷药∶贝母 南星僵蚕 天花粉 白芷 草乌 大黄 猪牙皂角等分 寒水石倍用 上为末,醋调敷。
一男子,年二十余患痘疮,靥谢后,忽口噤不开,四肢强直,不能舒屈,时绕脐痛,痛一阵则冷汗出如雨,痛定则汗止,时止时作,其脉弦紧而急,如直 状,询知此子极劳苦,意其因劳倦伤血,且山居多风寒乘虚而感,之后,因痘出其血又虚,当用温药养血,辛凉散风,遂以当归身、白芍药为君,以川芎、青皮、钩藤为臣,白术、陈皮为佐,甘草、桂皮、南木香、黄芩为使,加以红花少许,煎服而愈。予从子,六七岁时出痘,身热,微渴,自利,医用木香散加丁香十粒。予观其出迟,固因自利而气弱,然其所下皆臭滞,盖因热蒸而下,恐未必寒,急止之,已投一帖矣,与黄连解毒汤加白术,近十帖以解之,利止,痘亦出。其肌常微热,手足生肿,又与凉补,一月安。
一人年十七,出痘发热而昏倦甚,脉大而似数,与参、术、 、归、陈皮,大料浓汤饮之,二十帖痘出,又与二十帖,则脓胞成,身无全肤,或用陈氏本方与之,予曰但虚无寒,又与前方,至六十帖而安。
- 高刻丹溪治法心要原序
- 重印丹溪治法心要序
- 卷一
- 中风(第一)
- 癞风(第二)
- 伤寒(第三)
- 内伤(第四)
- 暑(第五)
- 注夏(第六)
- 暑风(第七)
- 胃风(第八)
- 湿(第九)
- 火(第十)
- 郁(第十一)
- 伤风(第十二)
- 时病(第十三)
- 斑疹(第十四)
- 大头天行病(第十五)
- 冬温为病(第十六)
- 疟(第十七)
- 咳嗽(第十八)
- 卷二
- 痰(第十九)
- 喘(第二十)
- 哮(第二十一)
- 泄泻(第二十二)
- 霍乱(第二十三)
- 痢(第二十四)
- 呕吐哕(第二十五)
- 恶心(第二十六)
- 卷三
- 翻胃(第二十七)
- 疸(第二十八)
- 消渴(第二十九)
- 水肿(第三十)
- 臌胀(第三十一)
- 自汗(第三十二)
- 盗汗(第三十三)
- 吃逆(第三十四)
- 头风(第三十五)
- 头痛(第三十六)
- 头眩(第三十七)
- 眩运(第三十八)
- 头重(第三十九)
- 头面肿(第四十)
- 眉棱骨痛(第四十一)
- 心痛(第四十二)
- 腰痛(第四十三)
- 卷四
- 胁痛(第四十四)
- 腹痛(第四十五)
- 脾胃不调(第四十六)
- 背项痛(第四十七)
- 臂痛(第四十八)
- 痛风(第四十九、痒附)
- 伤食(第五十)
- 痞(第五十一)
- 嗳气(第五十二)
- 吞酸(第五十三)
- 嘈杂(第五十四)
- 劳瘵(第五十五)
- 诸虚(第五十六)
- 寒热(第五十七)
- 卷五
- 咳血(第五十八)
- 吐血(第五十九)
- 咯血(第六十)
- 衄血(第六十一)
- 溺血(第六十二)
- 下血(第六十三)
- 肠风(第六十四)
- 痔漏(第六十五)
- 梦遗(第六十六)
- 精滑(第六十七)
- 浊(第六十八)
- 淋(第六十九)
- 小便不禁(第七十)
- 小便不通(第七十一)
- 大便秘结(第七十二)
- 关格(第七十三)
- 痫证(第七十四)
- 健忘(第七十五)
- 怔忡(第七十六)
- 惊悸(第七十七)
- 烦躁(第七十八)
- 心病(第七十九)
- 块(一名积瘕第八十)
- 茶癖(第八十一)
- 疝(第八十二)
- 耳(第八十三)
- 鼻(第八十四)
- 脚气(第八十五)
- 卷六
- 痿(第八十六)
- (第八十七)
- 手足心热(第八十八)
- 手足麻木(第八十九)
- 厥(第九十)
- 诸目疾(第九十一)
- 口疮(第九十二)
- 骨(第九十三)
- 咽喉(第九十四)
- 天泡疮(第九十五)
- 齿痛(第九十六)
- 脱肛(第九十七)
- 瘿气(第九十八)
- 吐虫(第九十九)
- 肺痈(第一百)
- 肠痈(第一百一)
- 乳痈(第一百二)
- 骑马痈(第一百三)
- 附骨痈(第一百四)
- 肿毒(第一百五)
- 结核(第一百六)
- 瘰(第一百七)
- 破伤风(第一百八)
- HT疮(第一百九)
- 扑损疮(第一百十)
- 杖疮(第一百十一)
- 短朵(第一百十二)
- 冻疮(第一百十三)
- 下疳疮(第一百十四)
- 汤火疮(第一百十五)
- 金疮(第一百十六)
- 风狗咬(第一百十七)
- 疮癣(第一百十八)
- 虫毒(第一百十九)
- 中毒(第一百二十)
- 胡气(第一百二十一)
- 卷七·妇人科
- 经病(第一)
- 胎孕(第二)
- 产后(第三)
- 血气为病(第四)
- 崩漏(第五)
- 淋涩(第六)
- 转胞(第七)
- 带下赤白(第八)
- 子嗣(第九)
- 断胎法(第十)
- 妇人杂病(第十一)
- 卷八·小儿科
- 初生(第一)
- 急慢惊风(第二)
- 疳病(第三)
- 痘疹(第四)
- 吐泻(第五)
- 痢(第六)
- 诸虫(第七)
- 腹胀痛(第八)
- 诸积(第九)
- 风痰喘嗽(第十)
- 痫狂(第十一)
- 夜啼(第十二)
- 口糜(第十三)
- 口噤(第十四)
- 中风(第十五)
- 历节风(第十六)
- 赤游丹毒(第十七)
- 身体痿痹(第十八)
- 身热(第十九)
- 解颅(第二十)
- 小儿杂病(第二十一)
- 断乳方(第二十二)
- 杂方(第二十三)
- 附∶医案拾遗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