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癣疮方,用轻粉、雄黄、蛇床子、川槿皮,共为末,将癣刮破,醋磨羊蹄根汁调涂。
治癣疮方,用芦荟、大黄为末敷之。
又方,用羊蹄秃菜根,好醋磨敷。
又方∶用巴豆、草麻子皆去壳,各十四个,斑猫七个,以香油二两熬黑色,去粗,入芦荟末三钱,白蜡五钱,慢火再熬成膏,瓷器收贮。用时将癣微刮破,然后涂药过夜略肿则愈。
治大人、小儿疥疮,猪牙皂角去皮,白矾枯过,轻粉胡椒各少许,共为末,加樟脑、烛油同捣匀,临晚搽擦。若是樱桃疮、脓窠疮去胡椒。
疮有三种,
脓胞疮治热为主∶黄芩 黄连 大黄 寒水石 蛇床(各三钱)硫黄 黄丹(各五分)枯矾(一钱) 无名异 白芷(各七分) 槟榔(一个) 轻粉(一钱二分) 木香(如痛用少许) 上末,香油调敷;
沙疮杀虫为主∶芜荑(二钱) 剪草(一钱) 蛇床子(二钱) 白矾(一钱) 枯矾(一钱) 吴茱萸(一钱) 苍术(半两) 浓朴皮(五分) 雄黄(五分) 寒水石(二钱) 黄柏(一钱) 轻粉(十 ) 上为末,油调搽;
癞疥疮春天发,焦疥开郁为主,宜抓破敷∶白矾(二钱) 吴茱萸(二钱) 樟脑(五分) 轻粉(十 ) 寒水石(三钱五分) 蛇床子(三钱)黄柏(一钱) 大黄(一钱) 硫黄(一钱) 槟榔(一个) 上为末,油调搽敷。疥疮∶芜荑(半两) 管仲(一两) 枯白矾(五钱) 软石膏(五钱) 大黄(五钱) 硫黄(二钱半) 雄黄(二钱半) 樟脑(半两另入) 上末之,香油调敷,须先洗疮去痂,敷之。
疮药,脓窠治热燥湿为主,用无名异;干痒开郁为主,用吴茱萸;虫疮如癣状,退热杀虫为主,用芜荑、黑狗脊、雄黄、硫黄、水银杀虫,白矾除痒,樟脑透肉一分,松香头上多加大黄、方解石一分,黄连、蛇床定痒杀虫。
脓肿,湿多加松皮灰;肿多加白芷开郁;痛多加白芷、方解石;虫多加藜芦、斑猫;痒多加飞矾,湿多加香油调。阴囊疮,多加茱萸;干疥出血,多加大黄、黄连,猪脂调;虫多随意加锡灰、芜荑、槟榔杀虫;红色加黄丹;青色加青黛。
疮在上多服通神散;疮在下多在脏,须用下。脚肿,用血分湿热药。
治湿多疮药∶牡蛎(二两) 蛇床(一两) 白芷一两) 川椒(三钱) 寒水石(五钱) 轻粉(二十 ) 雄黄(五钱) 吴茱萸(二钱半) 上为细末,香油调敷。贴人身灸疮不收口膏药∶黄连 甘草节 白芷 丹油。疥药∶蛇床(一两) 硫黄(一钱半) 轻粉(二十帖) 青矾(一钱半) 明矾(一钱) 黄丹(一钱半) 五倍(一钱半略炒黄色) 上为细末,香油调敷,忌见灯火,大效。疥疮药,用丹黄、肉豆蔻为末,香油调敷。
治马鞍上打破成疮,鸡卵清摊作膏药,贴之,令其愈后自脱。
治癣方,川槿皮、槟榔,先抓破,用好醋磨涂。
又方,治肾囊湿痒,用密陀僧、干姜、滑石为末,糁上。
又方,先以吴茱萸煎汤洗,次用后药∶茱萸(五钱) 寒水石(三钱) 黄柏(一钱半) 大黄(二钱半) 樟脑(三钱) 蛇床子(三钱) 轻粉(一 ) 枯矾(三钱) 硫黄(二钱) 槟榔(三钱) 白芷(三钱) 上为末,敷之。
治头疮方∶猪油(二钱半,半生半熟)雄黄(二钱半) 水银(二钱半) 上研和匀,敷疮上。
又方∶川芎 酒芩(五钱) 芍药(五钱酒) 陈皮(五钱) 白术(五钱酒) 当归(一两半酒) 天麻(七钱半酒) 苍耳(七钱半) 黄柏(四钱酒) 粉草(四钱酒) 防风(三钱) 上末之,水荡起,煎服,日四五次服之,服了睡片时。
- 高刻丹溪治法心要原序
- 重印丹溪治法心要序
- 卷一
- 中风(第一)
- 癞风(第二)
- 伤寒(第三)
- 内伤(第四)
- 暑(第五)
- 注夏(第六)
- 暑风(第七)
- 胃风(第八)
- 湿(第九)
- 火(第十)
- 郁(第十一)
- 伤风(第十二)
- 时病(第十三)
- 斑疹(第十四)
- 大头天行病(第十五)
- 冬温为病(第十六)
- 疟(第十七)
- 咳嗽(第十八)
- 卷二
- 痰(第十九)
- 喘(第二十)
- 哮(第二十一)
- 泄泻(第二十二)
- 霍乱(第二十三)
- 痢(第二十四)
- 呕吐哕(第二十五)
- 恶心(第二十六)
- 卷三
- 翻胃(第二十七)
- 疸(第二十八)
- 消渴(第二十九)
- 水肿(第三十)
- 臌胀(第三十一)
- 自汗(第三十二)
- 盗汗(第三十三)
- 吃逆(第三十四)
- 头风(第三十五)
- 头痛(第三十六)
- 头眩(第三十七)
- 眩运(第三十八)
- 头重(第三十九)
- 头面肿(第四十)
- 眉棱骨痛(第四十一)
- 心痛(第四十二)
- 腰痛(第四十三)
- 卷四
- 胁痛(第四十四)
- 腹痛(第四十五)
- 脾胃不调(第四十六)
- 背项痛(第四十七)
- 臂痛(第四十八)
- 痛风(第四十九、痒附)
- 伤食(第五十)
- 痞(第五十一)
- 嗳气(第五十二)
- 吞酸(第五十三)
- 嘈杂(第五十四)
- 劳瘵(第五十五)
- 诸虚(第五十六)
- 寒热(第五十七)
- 卷五
- 咳血(第五十八)
- 吐血(第五十九)
- 咯血(第六十)
- 衄血(第六十一)
- 溺血(第六十二)
- 下血(第六十三)
- 肠风(第六十四)
- 痔漏(第六十五)
- 梦遗(第六十六)
- 精滑(第六十七)
- 浊(第六十八)
- 淋(第六十九)
- 小便不禁(第七十)
- 小便不通(第七十一)
- 大便秘结(第七十二)
- 关格(第七十三)
- 痫证(第七十四)
- 健忘(第七十五)
- 怔忡(第七十六)
- 惊悸(第七十七)
- 烦躁(第七十八)
- 心病(第七十九)
- 块(一名积瘕第八十)
- 茶癖(第八十一)
- 疝(第八十二)
- 耳(第八十三)
- 鼻(第八十四)
- 脚气(第八十五)
- 卷六
- 痿(第八十六)
- (第八十七)
- 手足心热(第八十八)
- 手足麻木(第八十九)
- 厥(第九十)
- 诸目疾(第九十一)
- 口疮(第九十二)
- 骨(第九十三)
- 咽喉(第九十四)
- 天泡疮(第九十五)
- 齿痛(第九十六)
- 脱肛(第九十七)
- 瘿气(第九十八)
- 吐虫(第九十九)
- 肺痈(第一百)
- 肠痈(第一百一)
- 乳痈(第一百二)
- 骑马痈(第一百三)
- 附骨痈(第一百四)
- 肿毒(第一百五)
- 结核(第一百六)
- 瘰(第一百七)
- 破伤风(第一百八)
- HT疮(第一百九)
- 扑损疮(第一百十)
- 杖疮(第一百十一)
- 短朵(第一百十二)
- 冻疮(第一百十三)
- 下疳疮(第一百十四)
- 汤火疮(第一百十五)
- 金疮(第一百十六)
- 风狗咬(第一百十七)
- 疮癣(第一百十八)
- 虫毒(第一百十九)
- 中毒(第一百二十)
- 胡气(第一百二十一)
- 卷七·妇人科
- 经病(第一)
- 胎孕(第二)
- 产后(第三)
- 血气为病(第四)
- 崩漏(第五)
- 淋涩(第六)
- 转胞(第七)
- 带下赤白(第八)
- 子嗣(第九)
- 断胎法(第十)
- 妇人杂病(第十一)
- 卷八·小儿科
- 初生(第一)
- 急慢惊风(第二)
- 疳病(第三)
- 痘疹(第四)
- 吐泻(第五)
- 痢(第六)
- 诸虫(第七)
- 腹胀痛(第八)
- 诸积(第九)
- 风痰喘嗽(第十)
- 痫狂(第十一)
- 夜啼(第十二)
- 口糜(第十三)
- 口噤(第十四)
- 中风(第十五)
- 历节风(第十六)
- 赤游丹毒(第十七)
- 身体痿痹(第十八)
- 身热(第十九)
- 解颅(第二十)
- 小儿杂病(第二十一)
- 断乳方(第二十二)
- 杂方(第二十三)
- 附∶医案拾遗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