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按:此篇自篇首至“故得之厥气”,见《素问》卷十第三十七《气厥论篇》,又见《甲乙经》卷六第十。自“三阳急为瘕”至末,见《素问》卷十三第四十八《大奇论篇》,又见《甲乙经》卷四第一下篇。
肾移寒于脾,癕肿少气。
五脏病传,凡有五邪,谓虚、实、贼、微、正等。邪从后来名虚邪,从前来名实邪,从所不胜来名微邪,从胜处来名贼邪,邪从自起名曰正邪。肾移寒于脾,此从不胜来也。谓肾脏得寒,传与脾脏,致令脾气不行于身,故发为痈肿。寒伤谷,故为少气也。
平按:“脾”《素问》作“肝”,新校正云:“全元起本作肾移寒于脾,元起注云:肾伤于寒而传于脾,脾主肉,寒生于肉则结为坚,坚化为脓,故为痈也。血伤气少,故曰少气。《甲乙经》亦作移寒于脾。王因误本,遂解为肝,亦智者之一失也。”“癕”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作“痈”,下同。注“病传”,袁刻作“内传”;“从胜处来”,袁刻作“从所胜来”。
脾移寒于肝,癕肿筋挛。
脾得寒气,传与肝脏,名曰微邪。以脾将寒气与肝,肝气壅遏不通,故为痈肿。肝以主筋,故肝病筋挛者也。
肝移寒于心,狂鬲中。
肝得寒气,传于心脏,名曰虚邪。肝将寒气与心,心得寒气,热盛神乱,故狂鬲也,心气不通也。
平按:《素问》“鬲”作“隔”。
心移寒①于肺,肺消者,饮一溲二,死不治。
心得寒气,传与肺者,名曰贼邪。心将寒气与肺,肺得寒发热,肺焦为渴,名曰肺消。饮一升,溲一升,可疗;饮一升,溲二升,肺已伤甚,故死也。
平按:《素问》“肺消”二字重,《甲乙》作“为肺消,肺消者”。
①“移寒”,萧本原作“寒移”。今据仁和寺本改。
肺移寒于肾,为涌水,涌水者,按腹下坚,水气客大肠,疾行则鸣濯濯如裹囊②,治主肺者。
肺得寒气,传与肾脏,名曰虚邪。肺将寒气与肾,肾得涌水,大肠盛水,裹于①腹中,如帛囊浆壶。以肺寒饮为病,故疗于肺也。
平按:“腹下坚”,《素问》“下”作“不”,《甲乙》作“按其腹不坚”,“则鸣”作“肠鸣”。“如裹囊”《甲乙》作“如囊裹浆”,《素问》作“如囊裹浆,水之病也”,无“治主肺者”四字。
②“囊”,萧本原作“壶”。查仁和寺本,此字下部略残,初看似“壶”,细辨则实为“囊”字,今改为“囊”字,与注文及“平按”合。
①“于”,萧本原作“如”。今据仁和寺本改。
脾移热于肝,则为惊衄。
脾受热气,传之与肝,名曰微邪。脾将热气与肝,肝血怒盛伤,为惊怖衄血也。
肝移热于心,则死。
肝受热气,传之与心,名曰虚邪。肝将热气与心,心中有神,不受外邪,故令受邪即死也。
心移热于肺,传为鬲消。
心受热气,传之与肺,名曰贼邪。心将热气与肺,肺得热气,膈热消饮多渴,故曰膈消也。
平按:“鬲”《甲乙》作“膈”。
胞移热于膀胱,则□溺血。
胞,女子胞也。女子胞中有热,传与膀胱尿胞,尿脬得热,故为淋病尿血也。
膀胱移热于小肠,膈肠不便,上为口靡。
隔,塞也。膀胱,水也。小肠,火也。是贼邪来乘,故小肠中塞,不得大便。热上冲,口中烂,名曰口靡。靡,烂也,亡②之反。
平按:《素问》“膈”作“鬲”;“靡”作“糜”,《甲乙》亦作“糜”。
②“亡”,萧本原作“止”。今据仁和寺本改。人卫本注:日抄本亦作“亡”。
肺移热于肾,传为素痉。
肺受热气,传之与肾,名曰虚邪。肺将热气与肾,肾得热气,名曰素痉之病。素痉,强直不能回转。
平按:“素痉”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作“柔痓”。
肾移热于脾,传为虚,肠辟死,不可治。
肾受热气,传之与脾,名曰微邪。肾将热气与脾,脾主水谷,故脾得热气,令肠中水谷消竭,所以肠虚,辟疊不通而死。
平按:“辟”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作“澼”。又“肺移热于肾”两节,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在“胞移热于膀胱”上。
小肠移热于大肠,为密疝为沉。
小肠得热,传与大肠,名曰贼邪。小肠将热气与大肠为病,名曰密疝。大肠得热,密涩沉而不通,故得密沉之名也。
平按:“密疝”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作“虙瘕”,王注谓:“虙与伏同,血涩不利,则月事沉滞而不行,故云为虙瘕为沉也。”与杨注异。
大肠移热于胃,善食而瘦,入胃之食亦。
大肠得热,传与胃者,名曰虚邪。大肠将热与胃,胃得热气,实盛消食,故喜饥多食。以其热盛,食于于胃,不作肌肉,故瘦。亦,义当“易”也,言胃中热,故入胃之食变易消无,不为肌肉,故瘦。
平按:“而瘦,入胃之食亦”,《素问》“胃”作“谓”,《甲乙》作“而溲,名曰食□”。
胃移热于胆,名曰食亦。
胃得热气,传之与胆,从不胜来,名曰微邪。胃将热气与胆,胆得于胃谷之热气,令胆气消易,仍名食易。
平按:“名曰”《素问》作“亦曰”,《甲乙》作“亦名”。
胆移热于脑,则辛烦鼻淟,鼻淟者,浊涕下不止,传为衄□瞑目,故得之厥气。
淟,他典切,垢浊也。□,已③结反,目眵也。脑髓属肾,胆得热气,传之与脑,从前而来,名曰实邪。胆将热气与脑,脑得胆之热气,鼻烦辛酸,流于浊涕,久下不止,传为鼽衄眵瞑也。瞑,开目难也。此胆传之病,并因逆热气之所致也。
平按: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“烦”作“頞”;“淟”作“渊”。“厥气”《素问》作“气厥”,《甲乙》无“气”字。注“烦”,袁刻作“频”;“并因”,袁刻误作“并目”。
③“已”,人卫本注曰:疑“亡”之误。
三阳急为瘕,
瘕,谓女子宫中病,男子亦有瘕而为病。凡脉急者,多寒。三阳,谓太阳。候得太阳脉急,为是阴胜多寒,男子为瘕,女子为石瘕之病。
平按:《素问》“为”下有“三阴急为疝”五字。注“瘕,谓”,“谓”字袁刻脱。
二阴急为痫厥,
二阴,少阴也。候得少阴脉急,是为阳与阴争,发为小儿痫病,手足逆冷也。
二阳急为惊。
二阳,阳明也。阳与阴争,少阴胜,发大小人惊也。
平按:《素问》新校正云:“三阳急为瘕至二阳急为惊,全元起本在《厥论》,王氏移在《大奇论》。”据此,则全本与本书合。
- 卷第一摄生之一(佚)
- 卷第二摄生之二(卷末缺)
- 顺养
- 六气
- 九气
- 调食
- 寿限
- 卷第三阴阳
- 阴阳大论
- 调阴阳
- 阴阳杂说
- 卷第四(佚)
- 卷第五(卷首缺)
- 人合
- 阴阳合
- 四海合
- 十二水
- 卷第六(卷首缺)
- 脏腑之一
- 五脏命分
- 脏腑应候
- 脏腑气液
- 卷第七(佚)
- 卷第八经脉之一
- 经脉连环
- 经脉病解
- 阳明脉解
- 卷第九经脉之二
- 经脉正别
- 脉行同异
- 经络别异
- 十五络脉
- 经脉皮部
- 卷第十经脉之三
- 督脉
- 带脉
- 阴阳乔脉
- 任脉
- 冲脉
- 阴阳维脉
- 经脉标本
- 经脉根结
- 卷第十一输穴
- 本输
- 变输
- 腑病合输
- 气穴
- 气府
- 骨空
- 卷第十二营卫气
- 营卫气别
- 营卫气行
- 营五十周
- 卫五十周
- 卷第十三身度
- 经筋
- 骨度
- 肠度
- 脉度
-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
- 四时脉形
- 真脏脉形
- 四时脉诊
- 人迎脉口诊
-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
- 色脉诊
- 色脉尺诊
- 尺诊
- 尺寸诊
- 五脏脉诊
-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
- 虚实脉诊
- 杂诊
- 脉论
-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
- 卷第十八(佚)
- 卷第十九设方
- 知古今
- 知要道
- 知方地
- 知形志所宜
- 知祝由
- 知针石
- 知汤药
- 知官能
- 卷第二十(佚)
-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
- 九针要道
- 九针要解
- 诸原所生
- 九针所象
-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
- 刺法
- 九针所主
- 三刺
- 三变刺
- 五刺
- 五脏刺
- 五节刺
- 五邪刺
- 九刺
- 十二刺
-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
- 量缪刺
- 量气刺
- 量顺刺
- 疽痈逆顺刺
- 量络刺
- 杂刺
- 卷第二十四补泻
- 天忌
- 本神论
- 真邪补泻
- 虚实补泻
- 虚实所生
- 卷第二十五伤寒
- 热病决
- 热病说
- 五脏热病
- 五脏痿
- 疟解
- 三疟
- 十二疟
- 卷第二十六寒热
- 寒热厥
- 经脉厥
- 寒热相移
- 厥头痛
- 厥心痛
- 寒热杂说
- 痈疽
- 虫痈
- 寒热瘰疬
- 灸寒热法
- 卷第二十七邪论
- 七邪
- 十二邪
- 邪客
- 邪中
- 邪传
- 卷第二十八风
- 诸风数类
- 诸风状论
- 诸风杂论
- 九宫八风
- 三虚三实
- 八正风候
- 痹论
- 卷第二十九气论
- 三气
- 津液
- 水论
- 胀论
- 风水论
- 咳论
- 卷第三十杂病
- 重身病
- 温暑病
- 四时之变
- 息积病
- 伏梁病
- 热痛
- 脾瘅消渴
- 胆瘅
- 头齿痛
- 颌痛
- 项痛
- 喉痹嗌干
- 目痛
- 耳聋
- 衄血
- 喜怒
- 疹筋
- 血枯
- 热烦
- 身寒
- 肉烁
- 卧息喘逆
- 少气
- 气逆满
- 疗哕
- 腰痛
- 髀疾
- 膝痛
- 痿厥
- 泄
- 如蛊如妲病
- 癫疾
- 惊狂
- 厥逆
- 厥死
- 阳厥
- 风逆
- 风痓
- 酒风
- 经解
- 身度
- 经络虚实
- 禁极虚
- 顺时
- 刺疟节度
- 刺腹满数
- 刺霍乱数
- 刺痫惊数
- 刺腋痈数
- 病解
- 久逆生病
- 六腑生病
- 肠胃生病
- 经输所疗
- 附篇
-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
-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