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按:此篇见《灵枢》卷三第十《经脉篇》,又见《甲乙经》卷二第一下篇。
手太阴之别,名曰列缺,
十二正经,有八奇经,合二十脉,名为之经。二十脉中,十二经脉督脉及任脉、冲脉有十四经,各别出一脉,有十四脉,脾脏复出一脉,合有十五脉,名为大络。任、冲及脾所出,散络而已;余十三络,从经而出,行散络已,别走余经,以为交通。从十五络,别出小络,名为孙络。任、冲二脉虽别,同称一络,名曰尾翳,似不别也。别于太阴□经,故曰别也,余皆仿之。此别走络,分别大经,所以称缺。此穴列于缺减大经之处,故曰列缺也。
平按:注“别于太阴”下,原缺一字,袁刻作“一”。
起于掖下分间,
掖下分间,即手太阴经也。
平按:“掖下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作“腕上”,《千金》作“掖下”。
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,散入于鱼际。其病手兑掌热,取之去腕一寸半,别走阳明。
并,薄浪反。络入鱼际,别走阳明经也,阳明与太阴合也,余皆仿此。
平按:“之经”,“经”字袁刻误作“道”。“手兑掌热”《灵枢》作“实则手锐掌热,虚则欠□,小便遗数”,《甲乙经》作“手兑骨掌热”,余与《灵枢》同。“一寸半”《灵枢》作“半寸”,《甲乙经》作“一寸”。
手少阴之别,名曰通里,去腕一寸,别而上行,循经入于心中,系舌本,属目系。其实则支鬲,虚则不能言,取之腕后一寸,别走太阳。
里,居处也。此穴乃是手少阴脉气别通,为络居处,故曰通里也。支,搘也。少阴脉起心中,故实则搘膈而间之,虚则不能言也。
平按:“去腕”,“去”字《甲乙经》作“在”。“一寸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作“一寸半”。“腕后一寸”《灵枢》作“掌后一寸”。
手心主之别,名曰内关。
手心主至此太阴、少阴之内,起于别络,内通心包,入于少阳,故曰内关也。
去腕二寸,出于两筋间,,循经以上系于心,包络心系。实则心痛,虚则为烦,取之两筋间。
检《明堂经》两筋间下,有“别走少阳”之言,此经无者,当是脱也。
平按:“为烦”《灵枢》作“为头强”,《甲乙经》作“为烦心”。
手太阳之别,名曰支正,
正,正经也。支,络脉也。太阳正经之上,支别此络,走向少阴,故曰支正也。
去腕五寸,内注少阴;其别者,上走肘,络肩髃。实则节施肘废,虚则生肬,小者如指痂疥,取之所别。
施,纵缓也。肬,音尤,□也,又赘也,皮外小结也。□,音目。痂,假瑕反,疮甲也。疥,公薤反。
平按:“去腕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作“上腕”;“节施”作“节弛”按:
“施”与“弛”通。注“□”,袁刻误作“肿”。
手阳明之别,名曰偏历,
手阳明经上,偏出此络,经历手臂,别走太阴,故曰偏历也。
去腕三寸,别走太阴;其别者,上循臂乘肩髃,上曲颊偏齿;其别者,入耳会于宗脉。实则龋耳聋,虚则齿寒瘅鬲,取之所别。
手阳明络,上于曲颊,偏入下齿之中。宗,总也。耳中有手太阳、手少阳、足少阳、足阳明络四脉总会之处,故曰宗脉。手阳明络别入耳中,与宗脉会,故实则龋而聋也。五阳之脉皆贯于膈,故阳虚膈中瘅热之病如此也。
平按:“别走”《灵枢》作“别入”。“偏齿”,正统《灵枢》作“徧(遍)齿”,按《集韵》“偏”通作“徧(遍)”。“会”《灵枢》作“合”。“龋耳聋”《灵枢》无“耳”字,《甲乙经》“耳”上有“齿”字。“瘅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作“痹”。注“四脉”,“四”字原钞作“曰”,恐误,袁刻作“四”。“五阳之脉”,“脉”字袁刻作“络”。
手少阳之别,名曰外关,
此处少阳之络,别行心主外关,故曰外关也。
去腕二寸,外绕臂,注胸中,合心主。其病实则肘挛,虚则不收,取之所别。
实则肘急,故挛;虚则缓纵,故肘不收也。
平按:“其病”,“其”字《灵枢》无,《甲乙》无“其病”二字。
足太阳之别,名曰飞阳,
此太阳络,别走向少阴经,迅疾如飞,故曰飞阳也。
去踝七寸,别走少阴。实则鼻窒头背痛;虚则鼽衄,取之所别。
窒,塞也,知栗反。太阳走目内眦,络入鼻中,故实则鼻塞也。虚则无力自守,故鼻衄也。
平按:“鼻窒”,《灵枢》作“鼽窒”,《甲乙经》作“窒鼻”。
足少阳之别,名曰光明,
光明,即眼也。少阳、厥阴主眼,故少阳络得其名也。
去踝五寸,别走厥阴,下络足跗上。实则厥,虚则痿躄,坐不能起,取之所别。
少阳之络,腰以上实,多生厥逆病也;腰以下脉虚,则痿躄,跛不能行也。躄,音擘。
平按:“踝”下,《甲乙经》有“上”字。“厥阴”下,《甲乙经》有“并经”二字。“跗”下,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无“上”字。
足阳明之别,名曰丰隆,
足阳明谷气隆盛,至此处丰溢出于大络,故曰丰隆。
去踝八寸,别走太阴;其别者,循胫骨外廉,上络头,合诸经之气,下络喉嗌。其病气逆则喉痹卒瘖,实则狂癫疾,虚则足不收胫枯,取之所别。
实并于上,故为癫疾。虚则下不足,故足不收。
平按: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“头”下均有“项”字;“卒瘖”均作“瘁瘖”。“狂癫疾”《灵枢》作“狂颠”,《甲乙经》作“颠狂”,均无“疾”字。
足太阴之别,名曰公孙,
肝木为公,心火为字,脾主为孙。穴在公孙之脉,因名公孙也。
平按:注“脾土”,袁刻误作“啤上”;“因”误作“固”。
去本节之后一寸,别走阳明;其别者,入络肠胃。厥气上逆则霍乱,实则腹中切痛,虚则鼓胀,取之所别。
阳明络入肠胃,清浊相干,厥气乱于肠胃,遂有霍乱。食多脉实,故腹中痛。无食脉虚,故邪气胀满也。
平按:“腹中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作“肠中”。注“胀”,袁刻误作“振”。
足少阴①之别,名曰大钟,
钟,注也。此穴是少阴大络别注之处,故曰大钟。
平按:“大钟”,正统本《甲乙经》作“太钟”。
①“阴”,萧本误作阳。今据仁和寺本改。
当踝后绕跟,别走太阳;其别者,并经上走于心包,下贯腰脊。其病气逆则烦闷,实则闭□,虚则腰痛,取之所别。
大钟络走心包,故病则烦闷,实则膀胱闭淋,不足则为腰痛也。
平按:“贯”上,《灵枢》有“外”字。“闭□”《甲乙经》作“□闭”。
足厥阴之别,名曰蠡沟,
蠡,力洒反,瓢勺也。胻骨之内,上下虚处,有似瓢勺渠沟,此因名曰蠡沟。
去内踝五寸,别走少阳;其别者,循经上皋,结于茎。其病气逆则皋肿卒疝,实则挺长热,虚则暴痒,取之所别。
皋,囊也。此络上囊,聚于阴茎也。挺长,阴挺出长也。虚则阴痒也。
平按:“踝”下,《甲乙经》有“上”字。“循胫上皋”《灵枢》作“经胫上睾”,《甲乙经》作“循经上睾”。
督脉之别,名曰长强,
督脉,诸阳脉长,其气强盛,穴居其处,故曰长强也。
侠膂上项,上散头上,下当肩甲左右,别走太阳,入贯膂。实则脊强,虚则头重,高摇之,侠脊之有过者,取之所别。
侠脊有过,则知督脉两道以为定也。
平按:“督脉”一段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在
“任脉”之后。“侠膂”《灵枢》作“挟膂”,《甲乙经》作“侠脊”。“肩甲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作“肩胛”。“高摇之,侠脊之有过者”九字,《甲乙经》注:“《九墟》无此九字。”注“定”字,袁刻误作“病”。
任冲之别,名曰尾翳,下鸠尾,散于腹。实则腹皮痛,虚则痒搔,取之所别。
尾则鸠尾,一名尾翳,是心之蔽骨。此之络脉,起于尾翳,故得其名。任、冲二经,此中合有一络者,以其营处是同,故合之也。任、冲浮络,行腹皮中,故实盛痛也。虚以不足,故邪为痒搔。叶牢反。
平按:“任冲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作“任脉”。“痒搔”《甲乙经》作“搔痒”。
脾之大络脉,名曰大包,
脾为中土,四脏之主,包裹处也,故曰大包也。
平按:“大络脉”,袁刻作“大脉络”,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无“脉”字。注“中土”,袁刻误作“中上”。
出泉掖下三寸,布胸胁。实则身尽痛,虚则百节皆纵。此脉若罗络之血者,皆取之所别。
脾之盛气,腋下三寸,当泉掖而出,布于胸胁,散于百体。故实则遍身皆痛,虚则谷
气不足,所以百节缓纵。此脉乃是人身之上罗络之血脉也,由是有病皆取之也。
平按:“泉掖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作“渊腋”,说见前。“身”上,《甲乙》有“一”字。“百节”《甲乙经》作“百脉”。“皆取之所别”《灵枢》作“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”,《甲乙经》无“所别”二字。
凡此十五络者,实则必见,虚则必下,视之不见,求之上下,人经不同,络脉异所。
盛则血满脉中,故必见。虚则脉中少血,故必下。脉下难见,故上下求之。人之禀气得身,百体不可一者,岂有经络而得同乎?故须上下求之,方得见也。
平按:“异所”下,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有“别也”二字。注“脉下难见”,袁刻作“脉中”。
- 卷第一摄生之一(佚)
- 卷第二摄生之二(卷末缺)
- 顺养
- 六气
- 九气
- 调食
- 寿限
- 卷第三阴阳
- 阴阳大论
- 调阴阳
- 阴阳杂说
- 卷第四(佚)
- 卷第五(卷首缺)
- 人合
- 阴阳合
- 四海合
- 十二水
- 卷第六(卷首缺)
- 脏腑之一
- 五脏命分
- 脏腑应候
- 脏腑气液
- 卷第七(佚)
- 卷第八经脉之一
- 经脉连环
- 经脉病解
- 阳明脉解
- 卷第九经脉之二
- 经脉正别
- 脉行同异
- 经络别异
- 十五络脉
- 经脉皮部
- 卷第十经脉之三
- 督脉
- 带脉
- 阴阳乔脉
- 任脉
- 冲脉
- 阴阳维脉
- 经脉标本
- 经脉根结
- 卷第十一输穴
- 本输
- 变输
- 腑病合输
- 气穴
- 气府
- 骨空
- 卷第十二营卫气
- 营卫气别
- 营卫气行
- 营五十周
- 卫五十周
- 卷第十三身度
- 经筋
- 骨度
- 肠度
- 脉度
-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
- 四时脉形
- 真脏脉形
- 四时脉诊
- 人迎脉口诊
-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
- 色脉诊
- 色脉尺诊
- 尺诊
- 尺寸诊
- 五脏脉诊
-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
- 虚实脉诊
- 杂诊
- 脉论
-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
- 卷第十八(佚)
- 卷第十九设方
- 知古今
- 知要道
- 知方地
- 知形志所宜
- 知祝由
- 知针石
- 知汤药
- 知官能
- 卷第二十(佚)
-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
- 九针要道
- 九针要解
- 诸原所生
- 九针所象
-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
- 刺法
- 九针所主
- 三刺
- 三变刺
- 五刺
- 五脏刺
- 五节刺
- 五邪刺
- 九刺
- 十二刺
-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
- 量缪刺
- 量气刺
- 量顺刺
- 疽痈逆顺刺
- 量络刺
- 杂刺
- 卷第二十四补泻
- 天忌
- 本神论
- 真邪补泻
- 虚实补泻
- 虚实所生
- 卷第二十五伤寒
- 热病决
- 热病说
- 五脏热病
- 五脏痿
- 疟解
- 三疟
- 十二疟
- 卷第二十六寒热
- 寒热厥
- 经脉厥
- 寒热相移
- 厥头痛
- 厥心痛
- 寒热杂说
- 痈疽
- 虫痈
- 寒热瘰疬
- 灸寒热法
- 卷第二十七邪论
- 七邪
- 十二邪
- 邪客
- 邪中
- 邪传
- 卷第二十八风
- 诸风数类
- 诸风状论
- 诸风杂论
- 九宫八风
- 三虚三实
- 八正风候
- 痹论
- 卷第二十九气论
- 三气
- 津液
- 水论
- 胀论
- 风水论
- 咳论
- 卷第三十杂病
- 重身病
- 温暑病
- 四时之变
- 息积病
- 伏梁病
- 热痛
- 脾瘅消渴
- 胆瘅
- 头齿痛
- 颌痛
- 项痛
- 喉痹嗌干
- 目痛
- 耳聋
- 衄血
- 喜怒
- 疹筋
- 血枯
- 热烦
- 身寒
- 肉烁
- 卧息喘逆
- 少气
- 气逆满
- 疗哕
- 腰痛
- 髀疾
- 膝痛
- 痿厥
- 泄
- 如蛊如妲病
- 癫疾
- 惊狂
- 厥逆
- 厥死
- 阳厥
- 风逆
- 风痓
- 酒风
- 经解
- 身度
- 经络虚实
- 禁极虚
- 顺时
- 刺疟节度
- 刺腹满数
- 刺霍乱数
- 刺痫惊数
- 刺腋痈数
- 病解
- 久逆生病
- 六腑生病
- 肠胃生病
- 经输所疗
- 附篇
-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
-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