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内经太素》杨上善注三十卷,两《唐志》皆着录,北宋以还,渐多散佚,《宋志》仅存三卷,元以来遂鲜称及之者,盖亡失久矣。
光绪中叶,吾乡杨惺吾先生始从日本获唐写卷子本影钞以归,存二十三卷。桐庐袁忠节公得其书,未加详校,即以付刊,伪谬滋多,未为善本。吾姻友萧北承孝廉,精于医,始聚群籍校正其书,殚精二十年,以成此本。余受而读之,盖合《灵枢》、《素问》纂为一书,编次卷目,皆有不同,反复以观,然后知《内经》十八卷之自有真,后人援他书以窜乱《素问》者固非,而据一二浅短之文,疑《灵枢》之出于伪托者亦误也。《汉志》载《黄帝内经》十八卷,初无《素问》之名,后汉·张仲景《伤寒论》引之,始称《素问》,晋·皇甫士安《甲乙经》序,称《针经》九卷,《素问》九卷,皆为《内经》,与《汉志》十八卷之数合,是《素问》之名,实起于汉晋之间,故其书《隋志》始著于录。然《隋志》虽名九卷,已注明“梁八卷”,是其书自梁以来早阙其一卷,故全元起注本仅八卷,已亡其第七篇,是为《素问》原书最初之本。至唐·王冰作注,不知所据何书,妄称得先师秘本,即惰所亡之第七篇,窜入本书,移易篇第,纂为二十四卷,是为今《素问》四库著录本。其书出宋·林亿等所校正,当校正时,即谓《天元纪大论》以下七篇,居今《素问》四卷,篇卷浩大,不与前后相等,所载之事,亦不与余篇相通,疑此七篇乃《阴阳大论》之文,王氏取以补《素问》之阙卷者。今按其说,未知确否,而其文系王氏补入,为全元起本所未有,则显而易见。盖林亿等校正此书,即取全本对勘,于王本移易篇第之下,注明全元起本在第几卷,独此七篇篇目之下,未经注明全本。其引《太素》杨上善注,虽不及全注之详,亦几于卷卷有之,独此七篇曾无一字引及,此可为《素问》原书无此七篇之确证。
其不加删汰者,徒以系古医书过而存之云尔。今观杨氏此书,则林亿等所引以驳正王注者,具在卷中,而《天元纪大论》以下七篇,则全书俱无此文,此可见杨氏所据以编纂此书之经文,即同元起本,而全注所据之已阙第七篇本,乃系《素问》原本,窜乱之迹明,而原书之真出矣,此可征林亿等之说之确者也。
《灵枢》之名,汉、隋、唐《志》皆不载,宋·绍兴中,锦官史崧出其家藏旧本,送官详正,世始有传,是其书至宋中世而始出,故《宋志》始著于录。《四库提要》谓即王冰取《九灵》所改名,《九灵》尤详于针,故皇甫谧名之为《针经》,疑其一经而二名。杭堇浦《灵枢经·跋》,据《隋志》所载,谓《九灵》自《九灵》,《针经》自《针经》,不可合而为一,冰以《九灵》名《灵枢》,不知其何所本,观其文义浅短,与《素问》之言不类,疑即出冰之伪托。不知《内经》十八卷,医家取其九卷,别为一书,名曰《素问》,其余九卷,本无专名。张仲景序《伤寒论》,历引古医经,于《素问》外,称曰《九卷》,并不标以异名,存其实也。晋·王叔和《脉经》,一同皇甫士安序《甲乙经》,本仲景之意,以为《内经》十八卷,即此《九卷》及《素问》,又以《素问》亦九卷,无以别此经,因取其首篇之文,谓之《针经》九卷,其实《针经》非《九卷》之名也,故其后仍称《九卷》。《甲乙经》内所引《灵枢》之文,其称皆同于此。今观杨氏此书,所引《九卷》之文不一而足,并有引《九卷》篇名如《终始篇》者,今其文具在《灵枢》之中。可知《灵枢》之文,古祗称为《九卷》,杨氏据之,其传甚古。王冰谓《灵枢》即《汉志》“《内经》十八卷”之九,其言确有可征。《九灵》之文,今已不传,不知何若。在王氏并未取以更名《灵枢》,固可信也。若其文义浅短,疑为伪托,则不知《内经》一书虽出黄帝,其在古代,不过口耳相传,晚周以还,始著竹帛,大都述自医师,且不出于一手,故其文义时有短长。今观其义之深者,《九卷》之古奥,虽《素问》有不逮;其浅而可鄙者,即《素问》未尝不与《九卷》略同。而以源流而论,则《素问》且多出于《九卷》,观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,言“合之五诊,调之阴阳”,已在《经脉》。《经脉》即《灵枢》篇目,王注已言之。是《素问》之文,且有出于《灵枢》之后者,《素问》且宗《灵枢》,而谓《灵枢》不逮《素问》乎?徒以宋·史崧撰《灵枢》音释,欲以此九卷配王注《素问》之数,乃分其卷为二十四,分其篇为八十一。至元间并《素问》为十二篇,又并史崧《灵枢》之卷以合《素问》。于是古《九卷》之名湮,后人遂疑《灵枢》为晚出之书。岂知《素问》自《素问》,《九卷》自《九卷》,二者同属古书,皆为杨氏所据,初不疑其伪托,此可证杭氏之说之误者也。
北承究心医书,涉览极博,《内经》不去手者盖数十年。其校此书也,据《甲乙经》、《灵枢》、《素问》,以订经文之异同,据《伤寒论》、《巢氏病源论》、《千金方》、《外台秘要》、日本《医心方》等,以证注义之得失,体例与《素问》王注新校正相近。其穿穴经论,微契圣心,虽未知于仲景诸家奚若,而用汉学治经义之法,于宋贤校医书之中,一义必析其微,一文必求其确,盖自林亿、高保衡以还,数百年无此诣精之作,可断言也。尝自谓生平精力,尽于此书,而决其必传。久客京师,一旦书成,遂即南归,不肯复出,其自信也如此,即其书可知矣。
余懵于医,无以赞之,喜其刻之成而得以有传于世也,辄为之僭书于后。
甲子冬十月姻愚弟周贞亮谨序
- 卷第一摄生之一(佚)
- 卷第二摄生之二(卷末缺)
- 顺养
- 六气
- 九气
- 调食
- 寿限
- 卷第三阴阳
- 阴阳大论
- 调阴阳
- 阴阳杂说
- 卷第四(佚)
- 卷第五(卷首缺)
- 人合
- 阴阳合
- 四海合
- 十二水
- 卷第六(卷首缺)
- 脏腑之一
- 五脏命分
- 脏腑应候
- 脏腑气液
- 卷第七(佚)
- 卷第八经脉之一
- 经脉连环
- 经脉病解
- 阳明脉解
- 卷第九经脉之二
- 经脉正别
- 脉行同异
- 经络别异
- 十五络脉
- 经脉皮部
- 卷第十经脉之三
- 督脉
- 带脉
- 阴阳乔脉
- 任脉
- 冲脉
- 阴阳维脉
- 经脉标本
- 经脉根结
- 卷第十一输穴
- 本输
- 变输
- 腑病合输
- 气穴
- 气府
- 骨空
- 卷第十二营卫气
- 营卫气别
- 营卫气行
- 营五十周
- 卫五十周
- 卷第十三身度
- 经筋
- 骨度
- 肠度
- 脉度
-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
- 四时脉形
- 真脏脉形
- 四时脉诊
- 人迎脉口诊
-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
- 色脉诊
- 色脉尺诊
- 尺诊
- 尺寸诊
- 五脏脉诊
-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
- 虚实脉诊
- 杂诊
- 脉论
-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
- 卷第十八(佚)
- 卷第十九设方
- 知古今
- 知要道
- 知方地
- 知形志所宜
- 知祝由
- 知针石
- 知汤药
- 知官能
- 卷第二十(佚)
-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
- 九针要道
- 九针要解
- 诸原所生
- 九针所象
-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
- 刺法
- 九针所主
- 三刺
- 三变刺
- 五刺
- 五脏刺
- 五节刺
- 五邪刺
- 九刺
- 十二刺
-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
- 量缪刺
- 量气刺
- 量顺刺
- 疽痈逆顺刺
- 量络刺
- 杂刺
- 卷第二十四补泻
- 天忌
- 本神论
- 真邪补泻
- 虚实补泻
- 虚实所生
- 卷第二十五伤寒
- 热病决
- 热病说
- 五脏热病
- 五脏痿
- 疟解
- 三疟
- 十二疟
- 卷第二十六寒热
- 寒热厥
- 经脉厥
- 寒热相移
- 厥头痛
- 厥心痛
- 寒热杂说
- 痈疽
- 虫痈
- 寒热瘰疬
- 灸寒热法
- 卷第二十七邪论
- 七邪
- 十二邪
- 邪客
- 邪中
- 邪传
- 卷第二十八风
- 诸风数类
- 诸风状论
- 诸风杂论
- 九宫八风
- 三虚三实
- 八正风候
- 痹论
- 卷第二十九气论
- 三气
- 津液
- 水论
- 胀论
- 风水论
- 咳论
- 卷第三十杂病
- 重身病
- 温暑病
- 四时之变
- 息积病
- 伏梁病
- 热痛
- 脾瘅消渴
- 胆瘅
- 头齿痛
- 颌痛
- 项痛
- 喉痹嗌干
- 目痛
- 耳聋
- 衄血
- 喜怒
- 疹筋
- 血枯
- 热烦
- 身寒
- 肉烁
- 卧息喘逆
- 少气
- 气逆满
- 疗哕
- 腰痛
- 髀疾
- 膝痛
- 痿厥
- 泄
- 如蛊如妲病
- 癫疾
- 惊狂
- 厥逆
- 厥死
- 阳厥
- 风逆
- 风痓
- 酒风
- 经解
- 身度
- 经络虚实
- 禁极虚
- 顺时
- 刺疟节度
- 刺腹满数
- 刺霍乱数
- 刺痫惊数
- 刺腋痈数
- 病解
- 久逆生病
- 六腑生病
- 肠胃生病
- 经输所疗
- 附篇
-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
-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