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生气通天论》曰∶膏粱之变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虚。
《痈疽篇》∶黄帝曰∶血气已调,形气乃持,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,未知痈疽之所从生,成败之时,死生之期,或有远近,何以度之,可得闻乎?岐伯曰∶经脉流行不止,与天同度,与地合纪,故天宿失度,日月薄蚀;地经失纪,水道流溢,草HT不成,五谷不殖;径路不通,民不往来,巷聚邑居,则别离异处,血气犹然,请言其故。夫血脉营卫,周流不休,上应星宿,下应经数。寒邪客于经络之中,则血泣,血泣则不通,不通则卫气归之,不得复反,故痈肿。寒气化为热,热胜则腐肉,肉腐则为脓,脓不泻则烂筋,筋烂则伤骨,骨伤则髓消,不当骨空,不得泄泻,血枯空虚,则筋骨肌肉不相荣,经脉败漏,熏于五脏,脏伤故死矣。
黄帝曰∶愿尽闻痈疽之形,与忌日名。岐伯曰∶痈发于嗌中,名曰猛疽。猛疽不治,化为脓,脓不泻,塞咽,半日死;其化为脓者,泻则合豕膏,无冷食,三日已。发于颈,名曰夭疽。其痈大以赤黑,不急治,则热气下入渊腋,前伤任脉,内熏肝肺,熏肝肺,十余日而死矣。阳气大发,消脑留项,名曰脑烁。其色不乐,项痛而如刺以针,烦心者,死不可治。发于肩及 ,名曰疵痈。其状赤黑,急治之,此令人汗出至足,不害五脏,痈发四五日,逞 之。发于腋下赤坚者,名曰米疽。治之以砭石,欲细而长,疏砭之,涂以豕膏,六日已,勿裹之。其痈坚而不溃者,为马刀挟缨,急治之。发于胸,名曰井疽。其状如大豆,三四日起,不早治,下入腹,不治,七日死矣。发于膺,名曰甘疽。色青,其状如谷实, KT ,常苦寒热,急治之,去其寒热,不治,十岁死,死后出脓。发于胁,名曰败疵。败疵者,女子之病也,灸之,其病大痈脓,治之,其中乃生肉,大如赤小豆,治之,锉 翘草根各一升,以水一斗六升煮之,竭取三升,则强饮浓衣坐于釜上,令汗出至足已。发于股胫,名曰股胫疽。其状不甚变,而痈脓搏骨,不急治,三十日死矣。发于尻,名曰锐疽。其状赤坚大,急治之,不治,三十日死矣。发于股阴,名曰赤施。不急治,六十日死,在两月之内,不治,十日而当死。发于膝,名曰疵痈。其状大痈,色不变,寒热如坚石,勿石,石之者死,须其柔乃石之生。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,不可治也。发于阳者,百日死;发于阴者,三十日死。发于胫,名曰兔啮。其状赤至骨,急治之,不治害人也。发于内踝,名曰走缓。其状痈也,色不变,数石其输,而止其寒热,不死。发于足上下,名曰四淫。其状大痈,急治之,百日死。发于足旁,名曰厉痈。其状不大,初如小指发,急治之,去其黑者,不消辄益,不治,百日死。发于足指,名脱痈。其状赤黑,死不治;不赤黑,不死;不衰,急斩之;不则死矣。
《玉版》篇∶黄帝曰∶病之生时,有喜怒不测,饮食不节,阴气不足,阳气有余,营气不行,乃发为痈疽。阴阳不通,两热相搏,乃化为脓,小针能取之乎?岐伯曰∶以小治小者,其功小,以大治大者,多害,故其已成脓血者,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。
黄帝曰∶多害者其不可全乎?岐伯曰∶其在逆顺焉,以为伤者,其白眼青黑眼小,是一逆也;内药而呕者,是二逆也;腹痛渴甚,是三逆也;肩项中不便,是四逆也;音嘶色脱,是五逆也;除此五者为顺矣。
《寒热病篇》曰∶五脏身有五部,伏兔一,腓二,(腓者 也。)背三,(五脏之俞在背。)俞四,项五,此五部有痈疽者死。凡刺之害,中而不去,则精泄,不中而去,则致气,精泄则病甚而 ,致气则生为痈疽也。
《生气通天论》曰∶汗出见湿,乃生痤痱,陷脉为 ,留连肉腠。因而饱食,筋脉横解,肠 为痔。
《阴阳别论》曰∶三阳为病,发寒热,下为痈肿。
《气穴论》曰∶肉之大会为谷,肉之小会为溪,肉分之间,溪谷之会,以行荣卫,以会大气,邪溢气壅,脉热肉败,荣卫不行,必将为脓。内消骨髓,外破大 ,留于节凑,必将为败,积寒留舍,荣卫不居,卷肉缩筋,胁肘不得伸,内为骨痹,外为不仁,命曰不足,大寒留于溪谷也。
《刺节真邪论》曰∶虚邪之中人也,洒淅动形,起毫毛而发腠理,其入深,内搏于骨则为骨痹,搏于筋则为筋挛,搏于脉中则为血闭,不通则为痈。虚邪之入于身也深,寒与筋挛搏,久留而内着,寒胜其热,则骨疼内枯,热胜其寒,则烂肉腐肌为脓,内伤骨,内伤骨为骨蚀。有所疾前筋,筋屈而不得伸,邪气居其间而不反,发为筋溜。有所结,气归之,卫气留之,不得反,津液久留,合而为肠溜。久者数岁乃成,以手按之柔,已有所结,气归之,津液留之,邪气中之,凝结日以易甚,连以聚居,为昔瘤。以手按之坚,有所结,深中骨,气因于骨,骨与气并,日以益大,则为骨疽。有所结,中于肉,宗气归之,邪留不去,有热则化为脓,无热则为肉疽。凡此数气者,其发无常处,而有常名也。
《气交变大论》曰∶岁火太过,民病身热骨痛,而为浸淫。岁金太过,民病两胁下少腹痛,目赤痛 疡,耳无所闻。岁木不及,复则炎暑流火,湿性燥病,寒热疮疡,痱疹痈痤。岁金不及,复为寒雨暴至,民病口疮。岁水不及,民病寒疡流水。
《五常政大论篇》曰∶委和之纪,其病支废,痈肿疮疡。卑监之纪,其动疡涌,分溃痈肿。赫羲之纪,其病笑疟疮疡。坚成之纪,其动暴折疡疰。少阳司天,火气下临,鼻窒疮疡。太阳司天,寒气下临,甚则 肿身后痈。少阴司天,热气下临,甚则疮疡。地有高下,气有温凉,高者气寒,下者气热,故适寒凉者胀,适温热者疮,下之则胀已,汗之则疮已。
经曰∶诸痛痒疮疡,皆属心火。
经曰∶诸痈肿筋挛管痛者,此寒气之肿,八风之变也。
经曰∶邪之所凑,其正必虚,着而不去,其病为实。
又曰∶荣气不从,逆于肉里,乃生痈肿。(营逆则血郁,气郁则热聚为脓,故为痈肿也。)热之所过,则亦痈肿。(热胜则阳气内郁,故浮肿暴作,荣气亦逆于肉里,聚为痈脓之肿矣。)
又曰∶寒伤形,热伤气,气伤痛,形伤肿。(热之阳气,则热结于肉分而故痛,寒之伤形,则寒薄于皮腠,所以坚凝而肿斯作也。)先痛而后肿者,气先受伤,而形亦受伤也;先肿而后痛者,形先受伤,而气亦受伤也。故有形不痛者阳伤,无形有痛者阴伤,更有汗方发泄,寒水浴之,以致热郁皮里,湿邪凝结,甚为痤疖,轻为痱疮;亦有阳气不固,邪气入于陷脉,陷脉者谓寒邪陷缺其脉,积寒于中,经血稽凝,久瘀内攻,积于肉里,发为鼠 。
又曰∶膏粱之变,足生于大疔。
又曰∶五脏不和,九窍不通,六腑不和,留结为痈。凡疮肿高而软者,发于血脉,下而坚者,发于筋脉,肉色不变者,发于骨髓,故分气血虚实,热毒深浅为要。切不可一见其肿,便谓热毒实热,辄投下剂,意谓毒从泻出,殊不知阳者红肿 起,阴者青白而陷,疽者附筋骨而生,皆赖血气为主。经所谓气主煦之,血主濡之,倘元气受伤,而不能煦濡,则下陷不脓,能禁其不内攻乎?
经曰∶天空西北,左寒而右凉,地不满东南,右温而左湿。东南方,阳也,阳精降于下,故右热而左湿;西北方,阴也,阴精奉于上,故左寒而右凉;适寒凉者胀,而湿热者疮,下之则胀已,汗之则疮已。夫东南二方,在人则丙小肠热,甲胆风,皆俱下性炎上,其疮外有六经形证,内无便溺阻隔,饮食如故,小便自调,知不在里,非疽也;痈疖,小为疖,大为痈,其邪受风湿地气,自外而来侵内。经云∶荣气不从,逆于肉理,乃生痈肿。诸疮痛痒,皆属心火。此疮自外而入,是丙小肠左迁入胆,作痛而非痒,此二方皆主血为病为痛,此元气不足,荣气逆行,其初出未有传变,在于肌肉之上,皮肤之间,只于风热六经所行经络地分出也,宜泻风湿热。医者只知阴复其阳,则宜汗,此宜汗者,乃湿热郁手足少阳,致血脉凝逆,荣卫不能周身,元气消弱也。其风湿热滞于下,故面赤肿微黯,风水惟上冲,颜色多怒,其疮色肿微黯,疮热高起,结硬作痛,其脉止在左手,左属表,左寸外洪缓而阴,是客邪在血脉之上,皮肤之间,宜急发汗,通荣卫,则邪去矣。宜内托荣卫汤。
经曰∶脉细皮寒,泻痢前后,饮食不进,此为五虚,疮疡最忌。
张仲景曰∶痈疽最难治,外尚未现真形,内已先溃大穴。古人云∶外大如豆,内大如拳,外大如拳,内大如盘,信不爽也。
刘河间曰∶人近火者,微热则痒,热甚则痛,附近则灼而为疮,皆火之用也。或痒痛如针轻刺者,犹飞迸火星灼之然也。或疑疮疡,皆属火热,而反腐出脓水者,何也?犹谷肉果菜,热极则腐烂而溃为污水,大热过极,反兼水化也。
李东垣曰∶疽初生如黍米大,痒痛有异,误触破之,即 展四畔,赤肿沉闷,牵引胁肋疼痛,数日之后,渐觉肌肤壮热,恶寒烦渴,肿晕侵展, 浆汁出,积日不溃,抑之则流血者,谓之发背疽也。发于脑者为脑疽,发于鬓眉髯者,以类呼也。又有其状无头,肿阔三四寸,如觉注闷疼痛,因循数日,皮光微软者,甚则亦令人恶寒发热,头痛烦渴者,谓之发背痈也。又有初生一头,色浮赤而无根,肿见于皮肤之间,大小一二寸者,疖也。三者,惟疽最重,此疾皆因滋味与浓衣,衣服浓暖则表易招寒,滋味过多则五脏生热,脏腑积热,则血脉不流而毒瓦斯凝滞,邪气伏留,热抟于血,血聚则肉溃成疮,浅则为疖,实则为痈,深则为疽矣。亦有因服金石发动而成,亦有平生不服金石药而患者,乃由父母曾服饵者,其毒瓦斯流传子孙。此病初起认是疽,则宜速疗之。(《十书》)
又曰∶夫疮肿之患,莫大乎痈疽。然而痈疽何以别之?经所谓荣卫稽留于筋脉之中,则涩不行,血脉不行,则阳气郁遏而不通,故生寒热,秽毒之气腾出于外,蓄结为痈,久而不散,热气乘之,腐化为脓,然而骨髓不焦枯,脏腑不伤败,可治而愈也。何为疽?五脏风毒积热,毒热炽甚,下陷肌肤,骨髓将枯,血气涸竭,其肿色夭坚如牛领之皮,故命曰疽。痈者,其肿皮薄以泽,此其候也。痈疽之生,有内有外,内生胸腹脏腑之中,外生肤肉筋骨之表,凡此二毒,发无定处,而有常名。夫郁滞之本,始于喜怒哀乐不时,饮食居处不节,或金石草药之发动,寒暑燥湿之不调,使阴阳之不平而蕴结于外,使荣卫凝涩而腐溃,轻者起于六腑,浮达而为痈,气行经络而浮也;重者发于五脏,沉涩而为疽,气行经络而沉也。明乎二者,肿毒丹疹,可以类推矣。
又曰∶夫疮候多端,欲辨深浅,直须得法,若不素知方论,而妄生穿凿者,如大匠舍其绳墨,以意度量,安能中于规矩哉。尝闻古人有言曰∶多则惑,少则得。简而论之,则疮疽概举有三种∶高而软者发于血脉,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,肉皮色不相辨者,发于骨髓。
又曰∶凡疗疮疽,以手按摇疮肿,根牢而大者深也,根小而浮者浅也。又验其人,初生疮之时,便觉壮热恶寒,拘急头痛,精神不宁,烦躁饮冷者,其患疮疽必深也。若人虽患疮疽,起居和平,饮食如常,其疾浮浅也。恶疮初生,其头如米粟,微似有痛痒,误触破之,即 展觉有深意,速服犀角汤及漏芦汤、通气丸等取通利疏畅,兼用浴毒汤塌浸之类,若浮浅者 贴膏亦瘥。以此推之。浅深之辨,始终之次者也。
又曰∶夫热发于皮毛之间,是以浮肿根小,至大不过二三寸者,疖也;六腑积热,腾出于外,肌肉之间,其发暴甚,肿皮光软,侵展广大者,痈也;五脏风积热攻于肌骨,风毒猛暴,初生一头如 ,白焦枯触之应心者,疽也。盖痈发于六腑,若燎原之火,外溃肤肉;疽生五脏,沉涩难疗,若陶室之燧,内销骨髓;痈则易疗,惟难将息而迟瘥;疽则难疗,易得痊复。夫疖与疮初生,并宜灸之,谓其气本淫达,以导其热,令速畅也。疽则烙,不宜灸,谓其根本深沉,须达其原也。凡疮生于外,皆由热毒蕴于内,明乎三者,其余可以类推矣。盖皮肤微高起而肌浓,或痛或痒,移走无常者,谓之肿。有因风而得之者,有因风热相搏而得之者,久久而不消,热胜于风,若不即治,血不流通,与气乘之,以成脓也。
又曰∶风多则痒,热多则痛,此为验也。
又曰∶夫患痈疽之人,慎勿着恼,若触着多致脓成败溃。
朱丹溪曰∶痈疽,乃阴阳相滞而生,气阳也,血阴也,血行脉中,气行脉外,相并周流,寒与湿相搏,则凝滞行迟为不及;热与火抟之,则沸腾行速为太过。气得邪而郁,津液稠粘,为痰为饮,积久渗入脉中,血为之浊,此阴滞于阳也;血得邪而郁,隧道阻滞,或溢或结,积久渗出脉外,气为之乱,此阳滞于阴也;百病皆由于此,不止痈疽而已。故痈肿初起,便 痛肿大者,可治;不痛热肿大而陷者,不治也。
又曰∶衣浓仍寒,孤阴无济,衣薄仍热,孤阳独存,阳虚极宜补阳,阴虚极当益肾。
又曰∶腰背反张,颈项强直,为变 之兆;口噤作冷,寒战切牙,斯绝命之期。
窦太师曰∶发背之生,积毒于脏腑,正气盛,淹留停缓;元气虚,则朝轻夕重,如发弓矢,外小内大;内托则生,败毒则毙,治法以参 为主,一定之论也,百世不易。
凡痈发于背,广一尺,深可一寸,虽溃至骨,不穿膜不死。(《经验全书》)
孙思邈曰∶疮之要害处,近虚处,怯薄处,当细心医治也。
喻嘉言曰∶夫疮毒已溃,治当大补气血。
又曰∶脓出反痛虚之过,脓多不敛弱之因。
王肯堂曰∶方书叙痈疽之源有五∶一天行时气,二七情内郁,三体虚外感,四身热搏于风冷,五食炙 ,饮法酒,服丹石等热毒,总之不出于三因也。外因者,运气痈疽有四∶一火热助心为疮。经云∶少阴所至为疮疹。又云∶少阴司天,热气下临,肺气上从,甚则疮疡。又云∶少阴司天之政,初之气,寒乃始,阳气郁,炎暑将起,中外疮疡。又云少阳所至为疮疡。又云∶少阳司天之政,风热参布,太阴横流,寒乃时至,民病寒中,外发疮疡。初之气候,乃大温,其病肤腠中疮;二之气,火反郁,其病热郁于上,疮发于中;三之气,炎暑至,民病脓疮。又云∶太阳司天之政,初之气,气乃大温,肌腠疮疡,此皆常化病之浅也。又云∶少阴司天,热淫所胜,甚则疮疡。又云∶少阴司天,客胜甚则疮疡。又曰∶少阴之复,病痱疹疮,疽痈痤痔。又云∶火太过,曰赫羲,其病疮疽血流。又云∶火郁之发,民病疮疡痈肿,此是邪变病之甚也。二曰寒邪伤心为疮疡。经曰∶太阳司天之政,三之气,寒气,民病寒反热中,痈疽注下。又云∶太阳司天,寒淫所胜,血变于中,发为痈疡,病本于心。又云∶阳明司天之政,四之气,寒雨降,民病痈肿疮疡是也。三曰燥邪伤肝为疮疡。经曰∶木不及曰委和,上商与正商同其病,支发痈肿疮疡,邪伤肝也。又云∶阳明司天,燥淫所胜,民病疡疮痤痈,病本于肝是也。四曰湿邪疮疡。经云∶太阴司天,湿气变物,甚则身后痈。又云∶太阴之胜,火气内郁,疮疡于中,流散于外是也。此四条所谓天行时气者也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帝曰∶诸痈肿筋挛骨痛,此皆安生?岐伯曰∶此寒气之肿,八风之变也。帝曰∶治之奈何?岐伯曰∶此四时之病,以其胜治之愈也。
《灵枢·痈疽篇》云∶血脉荣卫,周流不休,上应星宿,下应经数,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,血泣则不通,不通则卫气归之,不得复反,故痈肿。寒气化为热,热甚则腐肉,腐肉则为脓,脓不泄则烂筋,筋烂则伤骨,骨伤则髓消,不当骨空,不得泄泻,血枯空虚,则筋骨肌肉不相荣,经脉败漏,熏于五脏,脏伤故死矣。《生气通天论》云∶劳汗当风,寒薄为 ,郁乃痤。又云∶阳气者,开阖不得,寒气从之,乃生大偻。荣气不从,逆于肉里,乃生痈肿。是亦邪从劳汗之隙,及阳气开阖不得其理之隙,久客之为痈肿也。所谓体虚外感,及身热搏于风冷者也。治法则《精要》十宣散、五香汤、洁古苍术复煎散等发表之剂是也。内因者,陈无择云∶痈疽瘰 ,不问虚实寒热,皆由气郁而成。经云∶气宿于经络,与血俱涩而不行,壅结为痈疽,不言热之所作而后成痈者,此乃喜怒忧思有所郁而成也,治之以远志酒、独胜散,兼以五志相胜之理,如怒胜思之类是也。不内外因者,经所谓膏粱之变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虚。又东方之域委盐之地,其民食委嗜咸,安其处,美其食,委热中,咸胜血,故其民黑色疏理,其病为痈疽。又有服丹石法酒而致者,亦膏粱之类也。李东垣曰∶膏粱之变,亦是滋味过度,荣气不从,逆于肉里。荣气者,胃气也,饮食入胃,先输于脾,而朝于肺,肺朝百脉,次及皮毛,先行阳道,下归五脏六腑,而气口成寸矣。今富贵之人,不知其节,法酒肥羊,杂以浓味,积久太过,其气味俱浓之物,乃阳中之阳,不能走空窍而先行阳道,乃反行阴道,则湿气大胜,子令母实,火乃大旺,热湿既盛,必来克肾,若不慎房事,损其真水,水乏则从湿气之化而上行,其疮多出背上及脑,此为大疔之最重者。若毒瓦斯出肺,或脾胃之部分,毒之次也,若出于他经,又其次也,湿热之毒,所止处无不溃烂。故经言膏粱之变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虚者,如持虚器以受物,则无不受矣。治大疔之法,必当泻其荣气。以标本言之,先受病为本,非苦寒之剂为主为君,不能除其苦楚痛疼也。如东垣治元好问,丹溪治老妇脑疽,皆因好酒,故以三黄大黄酒制治之。又如排脓散、当归散之类是也。又有尽力房室,精虚气节之所致者,亦属不内外因,当以补虚内托为主,亦忌用五香之药耗真阴而助邪热,治之之药,如内固黄汤、神效托里散之类也。经云∶五脏菀热,痈发六腑。又云∶六腑不和,留结为痈。又云∶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,肺乘肝则为痈,肾移寒于肝,痈肿少气,脾移寒于肝,痈肿筋挛,此皆脏腑之变亦属内因者也。东垣曰∶《生气通天论》云,荣气不从,逆于肉理,乃生痈肿。又云,膏粱之变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虚。《阴阳应象论》云,地之湿气,感则害人皮肉筋脉,是言湿气外伤,则荣气不行,荣卫者,皆荣气之所经营也,营气者胃气也,运气也,荣气为本,本逆不行,为湿气所坏而为疮疡也。膏粱之变,亦是言浓滋味过度,而使荣气逆行,凝于经络为疮疡也。此邪不在表亦不在里,唯在其经中道病也。以上《内经》所说,俱言因荣气逆而作也,遍看诸疮疡论中,多言二热相搏,热化为脓者;有只言热化为脓者;有言湿气生疮,寒化为热而为脓者;此皆痈疽之源也。宜于所见部分,用引经药,并兼见证中分阴证阳证,先泻荣气是其本,本逆助火,湿热相合,败坏肌肉而为脓血者,此治次也。宜远取诸物以比,一岁之中大热无过夏,当是时诸物皆不坏烂,坏烂者交秋湿令大行之际也,近取诸身,热病在身,止显热而不败坏肌肉,此理明矣。标本不得,邪气不服,言一而知百者,可以为上工矣。(《疡医准绳》)
又曰∶《灵枢经》云∶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,则血泣而不行,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,壅遏而不得行,故热,大热不止,热胜则肉腐,肉腐则为脓,然不能陷肌肤,骨髓不为焦枯,五脏不为伤,故名曰痈。热气淳盛,下陷肌肤,筋髓枯,内连五脏,血气竭,当其痈下筋骨,良肉皆无余,故命曰疽。疽者上之皮夭以坚,上如牛领之皮。
痈者其皮上薄以泽,此其候也。
《鬼遗方》云∶痈之痛,只在皮肤之上,其发如火焚茅,初如黍米大,三两日如掌面大,五七日如碗面大,即易治,如肿冷发渴发逆,治之难愈。疽发或如小疖,触则彻心痛,四边微起,如橘皮,孔色红赤不全变,脓水不甚出,至七八日,疼闷喘急不止,若始发肿,高五七日,忽平陷者,此内攻之候也。
又云∶痈疽有三等,毒瓦斯浮浅属腑,毒瓦斯深沉属脏,毒瓦斯猛烈而行经络,或浅或深无定,五脏六腑皆受之毒,难为调理,唯宜急切于痈发诸处,不问虚实、高肿、起盛、光泽、疼痛,只在皮肤之上,热急胀满,或有痒疼,别无恶候,初用温药平气,次用排脓发穴。(治痈所谓平气者,犀角饮之类,其方用犀角、连翘、漏芦、甘草、当归、肉桂,皆发表之药也。所谓发穴者,乃棘针之类,用皂角刺为君,甘草、川芎、乳香为佐使,亦托里之药也,然不若洁古、东垣诸方发表托里为稳当。)
又曰∶疽发诸处,不拘大小,惟起在背,广一尺、二尺、三尺,皮浓而紫黑,高肿不常,内疼如锥刺,攻击满闷,应四肢重疼,前心亦痛,余处发犹可,唯虚处及近筋骨处,若脓毒未溃,即伤烂筋骨,肉损为疽者,属五脏毒瓦斯深沉,多气伏硬坚实而不宜缓慢,治之须内实五脏,外透皮肤,令软匀和,即脓透,宜用内托实脏气之药,排脓匀气乃可,不比痈之毒瓦斯浮浅也,毋作一类治之。
又曰∶凡一切疮肿,始觉患起高肿,五七日忽平陷者,此是内攻之候也,急以内托散及内补汤药补填脏腑令实,最怕透膜,膜穿十无一生矣。
娄全善曰∶痈之邪浅,其稽留壅遏,独在经络之中,而专攻于外。故初发时,自表便发热,患处便如碗如盆,高肿而痛,甚者纵欲下陷,得正气内固,不肯受,故或便秘,或发渴发逆以拒之,是以骨髓终不焦枯,五脏终不伤也。疽之邪深。其稽留壅遏,内连五脏,而不专攻于外,故身体无热,患处或不肿痛,甚者声嘶气脱,眼黑眼小,十指肿黑如墨,多死也。治之之法,痈之初发,当以洁古法为主,表者散之,里者下之,火以灸之,药以敷之,脓未成者必消,脓已成者速溃也。疽之初发,当以《鬼遗方》为主,补填脏腑令实,勿令下陷之邪蔓延,外以火灸,引邪透出,使有穴归着而不乱,则可转死回生,变凶为吉。今世外科,不分痈疽,一例宣热拔毒,外以五香耗其气,内以大黄竭其血,终不能自悟其用药之非,惜哉!
洁古云∶疮疡者,火之属,须分内外。若其脉沉实,当先疏其内绝其源也。其脉浮大,当先托里,恐邪气入内也。有内外之中者,邪气至甚,遏绝经络,故发痈肿。
经曰∶荣气不从,逆于肉里,乃生痈肿,此因失托里,及失疏通,又失和荣卫也。治疮之大要,须明托里、疏通、行荣卫三法∶托里者,治其外之内;疏通者,治其内之外;行荣卫者,治其中也。内之外者,其脉沉实,发热烦躁,外无 赤痛甚,邪气深于内也。故先疏通脏腑,以绝其源。(内疏黄连汤。)外之内者,其脉浮数, 肿在外,形证外显,恐邪气极而内行,故先托里,以防其干也。(内托复煎散。)内外之中者,外无 恶之气,内亦脏腑宣通,知其在经,当和荣卫也。(当归黄 汤。)用此三法之后,虽未瘥,必无变证,亦可使邪气峻减而易痊也。
《三因》云∶痈疽瘰 ,不问虚实寒热,皆由气郁而成。经曰∶气宿于经络,与血俱涩而不行,壅结为痈疽。不言热之所作而后成痈者,此乃因喜怒忧思,有所郁而成也。
《精要》云∶痈疽,愤郁不遂志欲之人,多犯此疾。
张景岳曰∶凡疮疡之患,所因虽多,其要惟内、外二字。证候虽多,其要惟阴、阳二字。知此四者,则尽之矣。然内有由脏者,有由腑者,外有在皮肤者,有在筋骨者,此又其浅深之辨也。至其为病,则无非血气壅滞,荣卫稽留之所致。盖凡以郁怒忧思,或淫欲丹毒之逆者,其逆在肝、脾、肺、肾,此出于脏而为内病之最甚者也。凡以饮食浓味,醇酒炙 之壅者,其壅在胃,此出于腑,而为内病之稍次者也。又如以六气之外袭,寒暑之不调,侵入经络,伤人荣卫,则凡寒滞之毒,其来徐,来徐者,其入深,多犯于筋骨之间,此表病之深者也。风热之毒,其来暴,来暴者,其入浅,多犯于皮肉之间,此表病之浅者也。何也?盖在脏在骨者,多阴毒,阴毒其甚也;在腑在肤者,多阳毒,阳毒其浅也。所以凡察疮疡者,当识痈疽之辨。痈者热壅于外,阳毒之气也,其肿高,其色赤,其痛甚,其皮薄而泽,其脓易化,其口易敛,其来速者,其愈亦速,此与脏腑无涉,故易治而易愈也。疽者结陷于内,阴毒之气也,其肿不高,其痛不甚,其色沉黑,或如牛领之皮,其来不骤,其愈最难,或全不知痛痒,甚有疮毒未形,而精神先困,七恶叠见者,此其毒将发而内先败,大危之候也。
知其阴阳内外,则痈疡之概可类见矣。然此以外见者言之,但痈疡之发,原无定所,或在经络,或在脏腑,无不有阴阳之辨,若元气强则正胜邪,正胜邪则毒在腑,在腑者便是阳毒,故易发易收而易治;元气弱则邪胜正,邪胜正则毒在脏,在脏者便是阴毒,故难起难收而难治。此之难易,全在虚实,实者易而虚者难也,速者易而迟者难也。所以凡察痈疽者,当先察元气,以辨吉凶,故无论肿疡溃疡,但觉元气不足,必当先虑其何以收局,而不得不预为之地,万一见病治病,且顾目前,则鲜不致害也。其有元气本亏,而邪盛不能容补者,是必逆败之证,其有邪毒炽甚,而脉证俱实者,但当直攻其毒,则不得误补助邪,所当详辨也。(《全书》)
马益卿《痈疽论》曰∶人有四肢五脏,一觉一寐,呼吸吐纳,精气往来,流而为营卫,畅而为气色,发而为声音,阳用其形,阴用其精,此人之常数所同也。至其失也,蒸则生热,否则生寒,结则为瘤赘,陷则为痈疽。
伍氏曰∶痈疽之疾,有三十余证,曰 发、痼发、石发、岩发、蜂窠发、莲子发,椒眼发、连珠发、竟体发、肠痈内发、脑发、背发、眉发、腮颔发、肺痈、瓜瓠发,大率随病浅深内外施治,不可迟缓,初发如伤寒,脉浮而紧,是其候也。
又曰∶五脏六腑俞穴皆在背,凡患疮证,有伤脏膜者,多致不救。腑气浮行于表,故痈肿浮高为易治;脏血沉寒主里,故疽肿内陷为难治。
又曰∶疖者,节也;痈者,壅也;疽者,沮也。一寸至二寸为疖,三寸至五寸为痈,一尺为疽,一尺至二尺为竟体疽,若脉洪数者难治,脉微涩者易治。初觉宜清热拔毒,已溃则排脓止痛,脓尽则长肌敷痴,当酌轻重顺逆而审治之。
《发挥》曰∶大抵发背、脑疽、脱疽,肿痛色赤者,乃水衰火旺之色,可治;若黑若紫,则火极似水之象,乃其肾水已竭,精气枯涸也,决不治。又骨髓不枯,脏腑不败者,可治;若老弱患此,疮头不起,或肿硬色夭,坚如牛领之皮,脉更涩,此精气已绝矣,不可治,或不待溃而死,有溃后气血不能培养者亦死。
《后汉·律历志》∶惊蛰晷长八尺二寸,未当至而至,多病痈疽胫肿。
蒋示吉曰∶夫虚极传变,惊悸怔忡,牙关紧闭,而卧不宁,或发热恶寒作渴,自汗盗汗,手撒身热,脉洪大,按之如无,俱恶证也。(《说约》)
又曰∶根脚赤晕,口不收,此余毒未尽之故。
又曰∶脓少肉白,肉不长,此停住寒邪之过。
又曰∶破伤风,皆因风袭,破伤湿亦为湿侵。
又曰∶初起宜肿不宜痒,溃后作痒是长肉;溃后宜痒不宜痛,初起不痛是纯阴。
又曰∶不痛大痛非佳兆,或麻或痒最难医。
又曰∶饮食不化脾虚,饮食不思胃弱。
陈实功曰∶夫痈者,壅也,为阳,属六腑,毒腾于外,其发暴而所患浮浅,因病原于阳分中,盖阳气轻清,浮而高起,故易肿易脓,易腐易敛,诚为不伤筋骨易治之证。疽者,沮也,为阴,属五脏,毒攻于内,其发缓而所患深沉,因病原禀于阴分中,盖阴血重浊,性质多沉,故为伤筋蚀骨难治之证也。凡年壮气血胜毒则顺,年老毒胜气血则险。七情六欲发则为疽,为痰核、瘿瘤之类。七情者,喜伤心,怒伤肝,忧伤肺,思伤脾,悲伤于魂魄,恐伤肾,惊伤胆。六欲者,耳聪声音,眼观物色,鼻闻香气,舌贪滋味,心帷天地,意握万方。诸病诸疮,皆由于此等之情欲也。
六淫之气发则为痈,为风癣疥癞之类。六淫者,风为四时不正,浩荡肃杀之气,发而最能中人。寒乃节候不调,疾风豪雨,冰雪严寒所伤,或口贪生冷之物。暑因亢酷日,烁火流金,湿热熏蒸而中。湿从坐卧久阴卑湿之地,或身骤临风雨潮气所侵。
燥为阴虚内热,消烁津液,不能滋润脏腑,以致皮肤枯槁便干,为燥火生于心绪烦扰、醇酒膏粱、房欲不闲所动,邪气客于脏腑经络关节之内,积袭日久,或待内伤,或因外感邪气,触而发之也。又有膏粱浓味,醇酒肥鲜炙 ,爽口快心,罔顾销阴烁脏,兴阳涩精,取之快意于一时,不觉阴销。平日大疮恶毒,多起于膏粱,不生于黎藿。但凡患痈疽,未有不先伤五脏,而后发之者,当辨阴阳顺逆治之。总之疮疡漫肿难治,肿易愈,漫肿者肉肿疮不肿, 肿者疮肿肉不肿,顺证根脚鲜明,险证四围平塌。经曰∶气盛兮顶自高而突起,血盛兮根脚束而无疑。此之谓也。(《正宗》)
冯鲁瞻曰∶痈疽之疾,多生膏粱炙 嗜欲之人,虚邪热毒煎熬气血而成。痈者,壅也,壅滞于阳络也,大而高起,属于阳,其脉浮数,故多由于六腑。疽者,沮也,沮伏于阴经也,平而内发,属于阴,其脉沉数,故多由于五脏。疖者,如错疖之结着也。疮者,毒之总名也。经曰∶诸痛痒疮,皆属心火。夫诸疮之中,即惟背疽疔疮最为急证,次莫如脑疽、肠痈、喉痈,亦其急者也。(《锦囊》)
又曰∶夫人之疮肿,因内热外虚,为风湿之所乘。盖肺主皮毛,脾主肌肉,气虚则肤腠开,而风湿所乘,且脾虚而内热,即生疮也。肿者,由寒热之毒瓦斯客于经络,使血涩而不通,壅结成肿;风邪内作者,无头无根,气血相搏者,有头有根;壅结盛而热胜血,则为脓矣。其毒小者,气血自然能溃能收,不必忧治;大而重者,血气恐难任之,必假药力佐助气血,以为营运逐毒之本。
又曰∶夫痈疽皆由膏粱之家,湿热气逆所结,且多犯肥白之人,气居于表,中气必虚者。初起即以凉血活血,散结解毒,大剂连进,内外夹攻,务使消散;即势大毒盛,一时不能散尽,亦必十消七八,以免后来口舌生疮,内攻之患,纵使溃脓,保无大害。若失于救治,则热毒内陷,其膜必坏,多致凶危。然书云∶五发痈疽者,谓发背、发脑、发鬓、发眉、发颐是也。但人之一身,血气稍有壅聚,莫不随所而至,岂特此五者而已。发背者,乃五脏风热,六腑邪毒,贯于筋骨之间,发于经络之内,外虽如钱,里可着拳,慎勿忽略。若初起红肿高起者,则易;阴塌平陷者,则难。至于发脑、发眉、发鬓、发颐,地位不同,总因伏阳结滞,邪毒上壅,随其经络而发。气血旺者,受毒则轻,气血衰者,每因致危。然云毒者,即气血不和,偏胜壅滞之谓也。治者必须凭脉以救阴阳气血之偏,则毒滞自散,而危者可安。若误认毒为有迹之物,寒凉攻削,则阴滞之毒是必愈致其危;即阳盛之毒,亦必难溃难长,盖由气血不和而致病,岂可更令气血不调而增病乎!
又曰∶夫痈疽之生,始于喜怒哀乐之不时,饮食起居之不节,或金石草药之发动,寒暑燥湿之不调,阴阳不平而蕴结,荣卫凝涩而腐溃。轻者起于六腑,浮达而为痈;重者发于五脏,沉涩而为疽;浅者为疖,实者为痈,深则为疽也。发于外者,为背痈、脑疽、鬓眉等疽;发于内者,为肝痈、肺痈、肠脐等痈。外证易识,内证难明。太阳经虚从背而出,少阳经虚从鬓而出,阳明经虚从髭而出,督脉经虚从脑而出。
齐德之曰∶大凡生疽,皆只如黍粟粒许大,其状至微,人多不以为急,此蕴大患,宜速辨之,不可自忽。若能防止于未形,理之于未成,或朝觉而夕治,求治于良医,则必无危困矣。若因循慢忽,询于庸医,致令脓血结聚,委之于命,束手待毙,不已去道远乎!以致筋骨败遗,穿通脏腑,死者十有八九矣,可不慎与!盖疮疽之人,托命庸医,任意措置,危殆立至,若用良医,则可保痊愈,不可不择,辨之何难。若能饱读经书,久谙证候,汤药熟娴,洞明色脉,性情仁善,孝义忠信,临事不惑,处治有决,方为良医,委用勿疑。然后要在病患自克,不可恚怒悲忧,叫呼忿恨,骄恣性情,信任口腹,驰骋劳役,惟宜清静恬澹,耐烦为宜。(《精义》)
又曰∶脑疽,头项、咽喉生疽,古法多为不治。湿热上壅者,十之二三,阴火上炎者,十之八九,调治得当,庶可保全。
岐天师曰∶人有背生痈疽,或生于胸腹之间,或生于头面之上,或生于手足之际,皆是五日之内,犹当内散,五日之外,必须动刀。五日之内,以消毒圣神丹一剂即消,二剂全愈,不必三剂。倘五日之内,不曾服过消毒圣神丹,其疮必致成脓奔溃,外口必小,而内宅自大,譬如贼居深山,关隘必窄,而其中巢穴自必修广,若不直捣其坚,则延蔓无已,是必民化为盗,故须用金刃去其口边腐肉,使内毒之气不藏,用三寸长刀,阔止三分,两边俱利,其锋浓半分少尖,一边手执定,眼看定,心注定,一刀横画,一刀直画,人必少厥,不必惊慌,少顷自定后,以末药敷上,膏药贴之,大约一个膏药敷末药二钱,粘贴即止痛,败脓尽出,一连三日,即消尽矣。内服托里圣神丹二剂,可以不须多服,此治阳证疮疡之法也。阳证疮疡,必然突起寸余,其色红肿发光,疼痛呼号者是。若阴证痈疽,内消之法,与阳证同治,至于破溃之治法,绝不相同。大约阴证痈疽,其色必黑暗,痛亦不甚,但觉沉沉身重昏闷,其疮口必不突起,或现无数小疮口,以欺世人,急用散寒救阴至圣丹,总之阴证宜用温热散之,不可用寒凉解之也。外用膏药加生肌末药五钱贴之,一日两换始可。盖阴证痈疽,多生于富贵膏粱之客,功名失志之人,心肾不交,阴阳俱耗,又加忧愁抑郁,拂怒号呼,其气不散,乃结成大毒。无论在背在头,在腹在胁,在手在足,俱是危证。若服吾药,又用吾阴阳至圣膏,无不生全。盖阳证可以凉解,而阴证必须温散也。(《秘录》)
雷真君曰∶血燥肺干,而又生痈疽者,多不可救,恐无血以济之也。此等病多得之膏粱之人,纵情房帏,精血大耗,又忍精而战,精不化而变为脓血,乃阴毒非阳毒也,若以治阳毒法治之,则死矣。当以化痈汤主之,一剂而阴变为阳矣,二剂而未溃者全消,已溃者生肉,三剂即愈,四剂收功,神效之极。倘疮口大溃大烂,已成坏证者,肯服此方,亦断无性命之忧,坚守长服,断必收功。盖此方消毒而不散气,尚补而不尚攻,治阴毒之痈疽,实有鬼神莫测之妙。(《秘录》)
华真君曰∶夫痈疽之作,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,气血壅滞而成病,其发也有处,其生也有归。假令发于喉舌者,心之毒;发于皮毛者,肺之毒;发于肌肉者,脾之毒;发于筋脉者,肝之毒;发于骨髓者,肾之毒;发于内者,五脏之毒;发于外者,六腑之毒。故在外曰溃,在内曰坏;在上曰从,在下曰逆;发于上,得之速;发于下,得之缓;感于六腑则易治,受于五脏则难疗。凡痈疽之近骨者多冷,近肤者多热。近骨者,久不愈则化血为虫;近肤者,久不愈则传气成漏。成虫者则多痒少痛,成漏者则多痛少痒。内虚外实者,则痛多而痒少;外虚内实者,毒易肿而易消。血出不止者,内多死脓;脓清不浓者,元阳不足。疮溃而呕吐无度,饮食少进者,皆痈疽毒炽使然,肿候证之多端,务宜详察施治。(《秘录》)
汪省之曰∶疮疡虽火之属,须分内外以治其本。经曰∶膏粱之变,足生大疔。其源在里,发于表也,受如持虚,言内结而发于外,皆是从虚而出也。假如太阳经虚,从鬓而出,阳明经虚,从髭而发,督脉经虚,从脑而发,治当疏通以绝其源。经曰∶地之湿气,感则害人皮肉筋脉,其源在外,感则内行也,治当托里,以防邪气内侵。
经曰∶营气不从,逆于肉里,乃生痈肿。此邪气至盛,遏绝经络,故发痈肿,是内外之中者,治当和营卫为主。(《理例》)
又曰∶凡发背、脑疽、脱疽,肿痛赤色,乃水衰火旺之色,尚可治。若黑或紫,火极似水,为肾水已竭,精气已涸,决不治。
窦梦麟曰∶发背内攻平塌,用手按之如牛颈之皮,上有黄泡出腥水,乃毒入于肺,若不速治,即死。(《经验全书》)
周文采曰∶凡人年四十以上,顶、项、鬓、颐、背、膂、腰、胁,或筋骨之上,所视不见之处,稍有疮疖,便不可轻易待之。若视之怠慢,以为常疾,每见至微至着丧命者多矣,便宜急治之,庶几得救。譬之救火,初起则易救,至于燎原之势,不可扑灭耳。(《集验》)
又曰∶夫五发痈疽者,谓发背、发脑、发鬓、发眉、发颐是也。人之一生,血气周流而无间,稍有壅聚,莫不随所至而发焉,又岂特五者哉。俗以癌、痼、瘭附于痈疽之列,以是为五发,岂知瘭与痼癌,不过壅疽之一物,古书仅有所谓瘭疽,则瘭亦同出而异名也。若癌与痼,前所未闻,合是为五发,其可乎?夫发背者,乃五脏风热,六腑邪毒,灌于筋骨之间,发于经络之内,荣卫虚损,气血衰残所致也。其初发如粟米大,最不可轻忽,后必大发也。若初起红肿高起者,后必不为害,故曰外形如粟,中可容谷,外貌如钱,里可着拳。如恶毒深管寸长深满,脓血交粘,用药可痊,若脓臭秽无丝,此血败气衰,阳绝阴盛,必难疗理。
罗曰∶头面赤肿,耳前后尤甚,脉浮紧,按之洪缓,此寒覆皮毛,郁遏经络,热不得升聚而赤肿。经云∶天寒地冻则水冰,人气在中,皮肤致,腠理闭,汗不出,血气强,肉坚涩,当是之。善行水者不能注冰,善穿地者不能凿冻,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,必待天温冰释冻解,而水可行,地可穿,人脉亦犹是也。又曰∶冬月闭藏,水冰地坼,故用药多而少针石也,宜用苦温之剂,温经散寒则已。所谓寒微,腠理以苦发之,以辛散之也,宜以托里温经汤∶麻黄苦温,发之者也;防风辛温,散之者也。
升麻苦平,葛根甘平解肌,专治阳明经中之邪,故以为臣。血流而不行者则痛,以香白芷、当归身,辛温以破血散滞;湿热则肿,苍术苦甘温,体轻浮,力虽壮,能泄皮肤腠间湿热;人参、甘草甘温,白芍药酸微寒,调中益气,使托其里也,故以为佐。各锉如麻豆大,用秤水煮饵之,以薄衣覆其手,以浓被覆其身,且卧于暖处,则经血温,腠理开,寒乃散,阳气伸,大汗出,肿减八九,再服去麻黄、防风,加连翘、牛蒡子,痛肿悉去,经言汗出则疮已,信哉。
薛立斋曰∶疮疡之作,皆由膏粱浓味,醇酒炙 ,房劳过度,七情郁火,阴虚阳凑,精虚气节,命门火衰,不能生土,营卫虚弱,外邪所袭,气血受伤而为患。当审其经络受证,标本缓急以治之。
陈良甫曰∶外面如麻,里可如瓜,外小如钱,内可容拳。
陈自明曰∶病有甚而致生,有微而致死,病证难辨,死生何从决乎?答曰∶发背溃透内膜者死。未溃内陷,面赤唇黑便污者死。烦闷者,不治。溃喉者,不治。阴患入腹者,不治。入囊者,不治。鬓深寸许者,不治。颐后一寸三分名锐毒,亦不治。无此者生,流注虽多,疗之必愈。
《集验》云∶痈疽之名,虽有二十余证,而其要有二∶阴阳而已。发于阳者,为痈,为热,为实;发于阴者,为疽,为冷,为虚。故阳发则皮薄,色赤肿高,多有椒眼数十而痛;阴发则皮浓,色淡肿硬,状如牛领之皮而不痛。又有阳中之阴,似热而非热,虽肿而实虚,若赤而不燥,欲痛而无脓,既浮而后消,外盛而内腐。阴中之阳,似冷而非冷,不肿而实,赤微而燥,有脓而痛,外虽不盛,而内实烦闷。阳中之阴,其人多肥,肉紧而内虚,阴中之阳,其人多瘦,肉缓而内实。又有阳变为阴者,草医凉剂之过也;阴变而为阳者,大方热药之骤也。然阳变阴者,其证多,犹可返于阳,故多生;阴变为阳者,其证少,不能复为阴矣,故多死。然间有生者,此医偶合于法,百中得一耳。观此则痈与疽但有阴阳深浅、内外虚实之分,而无大小之别。
《精要》乃谓二寸至五寸为痈,五寸至一尺为疽者,谬也。
胡公弼曰∶凡痈疽发深而不知痛者,乃胃气大虚,必死之证,为肉死而不知痛也。(《青囊》)
蒋示吉曰∶六腑积热,发于肌肤之间,高肿而痛,如碗如盆,曰痈;五脏积热,攻注肌肤,初发如粟,或如豆许,与肉俱平,而不高肿,或作赤色,时作痒痛,曰疽。(《说约》)
《心法》曰∶已溃未溃,忽切牙寒战,系气虚不能胜毒,毒隐攻里之兆。
又曰∶溃后脓水忽多忽少,疮口如蟹吐沫者,系内膜已透,是为逆证。
又曰∶肿疡时,若无正气冲托,则疮顶不能高肿 痛;溃疡时,若无真阴相滋,则疮根不能收束,红活收敛。凡视疮之顶高根活,不论老少,定知气血有余。
龚子才曰∶痈疽者,皆由气血不和,喜怒不时,饮食不节,寒暑不调,使五脏六腑之气,怫郁于内,以致阴阳乖错,气血凝滞而发也。亦有久服丹石燥热之药,热毒结深而发也。但此疾多生于膏粱富贵之人,以其平昔所食肥腻炙 ,安坐不劳,嗜欲无节,以致虚邪热毒内攻,煎熬气血而成也。经曰∶诸痛痒疮,皆属心火者,盖心主血而行气,若气血凝滞,夹心火之热而主痈疽之类也。然所感有浅深,故所发有轻重大小之不同也。六腑积热,腾出于外,肌肉之间,其发暴甚,皮肿光软侵展广大者,痈也。五脏风毒,积热攻注于肌肉,其发猛恶,初生一头如新 ,白色焦枯,触之而痛应心者,疽也。热于皮肤之间,是以浮肿根小,不过二三寸者,疖也。夫痈生于六腑,若燎原之火,外溃肌肉;疽生于五脏,沉涩难疗,若陶室之燧,内溃骨髓。痈则易疗,惟难将息而迟瘥;疽则难疗而易痊复。诸疮之中,惟背疽疔疮,最为急证,其外莫如脑疽、肠痈、喉痈之类,亦其急者也。治痈疽之证,须要察其是实是虚,是冷是热,或重或轻,对证用药,无失先后次序。凡人年四十已上,头顶鬓颐背膂腰胁,或筋骨之上,所视不见之处,但稍有疮疖,便不可轻易待之。若视之怠慢,以为常疾,每见从微至险,丧命者多矣,便宜速急治之,庶几得救。譬之救火,初起则易救,至于燎原之势,不可扑灭矣。凡疮未破,毒攻脏腑,一毫热药断不可用;若已破溃,脏腑既亏,饮食不进,一毫冷药亦不可用,此是先后次第之要诀也。
- 汪序
- 自序
- 乔序
- 凡例
- 卷一《内经》纂要
- 上古天真论篇
- 四气调神大论篇
- 生气通天论篇
- 金匮真言论篇
- 阴阳应象大论篇
- 阴阳离合论篇
- 阴阳别论篇
- 灵兰秘典论篇
- 六节脏象论篇
- 五脏生成篇
- 五脏别论篇
- 移精变气论篇
- 汤液醪醴论篇
- 诊要经终论篇
- 脉要精微论篇
- 平人气象论篇
- 玉机真脏论篇
- 三部九候论篇
- 经脉别论篇
- 脏气法时论篇
- 宣明五气论篇
- 宝命全角论篇
- 八正神明论篇
- 离合真邪论篇
- 通评虚实论篇
- 太阴阳明论篇
- 阳明脉解篇
- 评热病论篇
- 逆调论篇
- 举痛论篇
- 腹中论篇
- 痹论篇
- 痿论篇
- 厥论篇
- 病能论篇
- 奇病论篇
- 刺禁论篇
- 刺志论篇
- 皮部论篇
- 骨空论篇
- 水热穴论篇
- 标本病传论篇
- 天元纪大论篇
- 五营运大论篇
- 五常政大论篇
- 六元正纪大论篇
- 至真要大论篇
- 疏五过论篇
- 征四失论篇
- 阴阳类论篇
- 方盛衰论篇
- 卷二
- 论诊候入式法
- 论持手诀消息法
- 论荣卫色脉参应之法
- 黄韫兮先生《脉确》
- 论三部脉所主杂病法诀
- 龚云林论七表八里总归四脉
- 论五脏见四脉应病诗
- 论三因脉证歌
- 论脉证名状二十六种所主病证
- 论三部脉所主证候
- 论三部所主脏腑病
- 五脏六腑脉病虚实例
- 论定死脉形候歌
- 论诊杂病生死脉歌
- 论诊暴病脉歌
- 论五脏六腑气绝证候
- 扁鹊华陀察听辨色秘诀
- 卷三
- 内景图说(上)
- 心
- 小肠
- 肝
- 脾
- 胃
- 肺
- 大肠
- 卷四
- 内景图说(下)
- 肾
- 膀胱
- 心包络
- 三焦
- 论脏腑经络穴道部位始知疮疡何经受病
- 手少阴
- 手太阳
- 足厥阴
- 足少阳
- 足太阴
- 足阳明
- 手太阴
- 手阳明
- 足少阴
- 足太阳
- 手厥阴
- 手少阳
- 督脉
- 任脉
- 卷五
- 论五运六气
- 太极图说
- 阳水阴水相火真水命门图说
- 治法指南
- 痈疽论
- 论病有六不治
- 功过格
- 医家不弗钱功德
- 卷六
- 论辨纯阳疮疡法
- 论辨纯阴疮疡法
- 论辨半阴半阳疮疡法
- 论阳疮毒似阴疮
- 论阴疮毒似阳疮
- 论阴阳法
- 论疮疡分五方治法不同
- 论肥人疮疡
- 论瘦人疮疡
- 论婴孩疮疡
- 论痘后疮疡
- 论妊娠疮疡
- 论产后疮疡
- 论师尼孀妇处女疮疡治法不同
- 论疮疡三因受病主治不同
- 论医者胆大心小
- 论分经络部位气血多寡
- 论诸经向导药随经引使
- 痈疽危险部位
- 脾胃虚实传变论
- 论疮疡虚实
- 论疮疡五善七恶救援法
- 论疮疡发热恶寒烦躁头痛
- 论疮疡痛痒麻木
- 论疮疡作渴
- 论疮疡欲呕作呕呃逆
- 论疮疡喘急
- 论疮疡大便泻利
- 论疮疡大便秘结
- 导大便秘结法
- 论疮疡小便淋漓频数不利
- 论疮疡无寐肉筋惕
- 论疮疡出血
- 论疮疡类破伤风
- 论疮疡散走流注
- 论疮疡挛急牵阴入腹
- 论疮疡目斜视上
- 论疮疡发痉(痉当作)
- 论疮疡四肢逆冷
- 论疮疡胸痞
- 论疮疡阳气脱陷
- 论疮疡僵肉
- 论疮疡疮口黑晕疮内无血色
- 论疮疡疮毒入内罨
- 论疮疡面赤不得攻下
- 论疮疡治法当分缓急
- 论疮疡补泻不可倒施
- 论疮疡轻证用重剂
- 论疮疡寒热逆从用药法
- 论疮疡用汗下药
- 论疮疡附子不可轻用
- 论疮疡当舍时从证
- 论疮疡用香散药
- 论疮疡泥用止痛药
- 论疮疡轻投十宣散等剂
- 论疮疡未溃不宜概用败毒之药
- 论煎药必得其法
- 论杂忌须知
- 论医者宜避疮毒侵袭
- 论藏揩脓水秽纸法
- 卷七
- 论初起肿疡
- 论内消法
- 痈疽肿疡门主方
- 痈疽门丹散主方
- 痈疽门膏药主方
- 卷八
- 论神灯照法
- 火照门主方
- 论艾灸法
- 艾灸门主方
- 论针烙法
- 论刀针砭石法
- 神农所置九宫尻神
- 论疮疡用针灸勿忌尻神
- 论敷药法
- 痈疽敷药门主方
- 论疮疡忌围寒凉之药
- 论渍法
- 渍门主方
- 论熏消法
- 痈疽门熏药主方
- 卷九
- 论辨脓法
- 论开口除脓法
- 论吸脓法
- 论脓熟不宜开迟
- 论内托法
- 痈疽已成门主方
- 论补法
- 论桑木灸法
- 论神妙拔根法
- 论疮疡去腐肉法
- 论死肉当去
- 论汤洗法
- 痈疽汤洗门主方
- 痈疽溃疡门主方
- 论生肌法
- 论收口法
- 痈疽门生肌丹散膏方
- 论背痈头开不住
- 论痈疽内肉不合法
- 绷缚背疮法
- 论生肉
- 论验透膜法
- 论疮疽锁口
- 论将息法
- 论培护法
- 论疮久成
- 论九漏
- 识知百病生死法
- 夏月诸疮伤辟蝇蛆门主方
- 辟疮疡恶秽法
- 卷十 正面头面部
- 百会疽门主论
- 百会疽门主方
- 顶门疽门主论
- 小儿囟肿门主论
- 小儿囟肿门主方
- 小儿囟陷门主论
- 小儿囟陷门主方
- 小儿解颅门主论
- 小儿解颅门主方
- 鳝拱头门主论
- 鳝拱头门主方
- 白屑风门主论
- 白屑风门主方
- 额疽门主论
- 赤色疽门主论
- 太阳疽门主论
- 鬓疽门主论
- 鬓疽门主方
- 头发门主论
- 头发门主方
- 眉毛门主论
- 眉毛门主方
- 发眉疽门主论
- 发眉疽门主方
- 眉心疽门主论
- 恋眉疮门主论
- 恋眉疮门主方
- 眉风癣门主论
- 眉风癣门主方
- 眉眶骨痛门主论
- 眉眶骨痛门主方
- 太阴发门主论
- 眼胞菌毒门主论
- 眼胞菌毒门主方
- 眼胞痰核门主论
- 眼丹门主论
- 眼丹门主方
- 漏睛疮门主论
- 漏睛疮门主方
- 眼睛祟证门主论
- 眼睛祟证门主方
- 偷针眼门主论
- 双目流血门主论
- 双目流血门主方
- 瘀痘后两目肿门主论
- 痘风眼门主论
- 痘风眼门主方
- 痘毒攻目门主论
- 痘毒攻目门主方
- 小儿血眼门主论
- 卷十一 眼目部
- 内障门主论
- 分别大小圆翳内障论
- 内障门主方
- 外障门主论
- 外障门主方
- 烂弦风眼门主论
- 烂弦风眼门主方
- 拳毛倒睫门主方
- 雀目眼门主论
- 雀目眼门主方
- 热锡爆竹汤火伤目门主方
- 风丝入目门主论
- 风丝入目门主方
- 沙尘入目门主方
- 烟渣入目门主方
- 麦芒入目门主方
- 目部望色辨证法
- 卷十二 颧脸部
- 面部望色辨证门主论
- 面热门主论
- 面热门主方
- 面寒门主论
- 面寒门主方
- 面痛门主论
- 粉花疮门主论
- 粉花疮门主方
- 面游风毒门主论
- 面游风毒门主方
- 面上热毒恶疮门主论
- 面生热毒恶疮门主方
- 肺风粉刺门主论
- 肺风粉刺门主方
- 雀斑门主论
- 雀斑门主方
- 面生黑斑门主论
- 面生黑斑门主方
- 痣门主论
- 痣门主方
- 脸发门主论
- 脸发门主方
- 颧痈门主论
- 颧骨肉疽门主论
- 疔疽门主论
- 托腮痈门主论
- 腮颔发门主论
- 颐发门主论
- 颐发门主方
- 腮门主论
- 腮门主方
- 大头伤寒门主论
- 伤寒瘥后遗毒门主论
- 时毒门主论
- 时毒门主方
- 伤寒瘥后碗头疮门主论
- 鼻部望色辨证门主论
- 过梁疔门主论
- 鼻疽门主论
- 鼻疔门主论
- 鼻肿门主论
- 鼻疮门主论
- 鼻疮门主方
- 鼻疳门主论
- 鼻疳门主方
- 鼻痔门主论
- 鼻痔门主方
- 鼻渊门主论
- 鼻渊门主方
- 赤鼻门主论
- 赤鼻门主方
- 鼻衄门主论
- 鼻衄门主方
- 鼻冷门主论
- 鼻祟证门主论
- 卷十三 正面耳颏部
- 耳痈门主论
- 耳发疽门主论
- 耳后疽门主论
- 耳疔门主论
- 耳疳门主论
- 耳疳门主方
- 耳门主论
- 耳门主方
- 震耳门主论
- 缠耳门主论
- 脓耳门主论
- 脓耳门主方
- 耳风毒门主论
- 耳蕈、耳痔门主论
- 耳痛门主论
- 耳痛门主方
- 耳痒门主论
- 耳痒门主方
- 耳烂门主方
- 耳衄门主论
- 耳衄门主方
- 黄耳类伤寒门主论
- 耳聋门主论
- 耳聋门主方
- 耳鸣门主论
- 耳鸣门主方
- 耳根毒门主论
- 首疽门主论
- 杼疽门主论
- 月蚀疳疮门主论
- 月蚀疳疮门主方
- 髭须门主论
- 髭须门主方
- 龙泉疽、虎须毒门主论
- 羊须疔门主论
- 独骨疮门主论
- 独骨疮门主方
- 颏痈门主论
- 颊车痈门主论
- 卷十四 唇口部
- 唇口望色辨证法
- 辨口味察证法
- 唇病门主论
- 唇紧门主论
- 唇紧门主方
- 唇门主论
- 唇门主方
- 唇风门主论
- 唇疔门主论
- 唇疮门主论
- 唇疮门主方
- 唇口疽门主论
- 唇奇病门主论
- 唇奇病门主方
- 茧唇门主论
- 茧唇门主方
- 狐惑疮门主论
- 狐惑疮门主方
- 补缺唇法
- 口眼斜门主论
- 口眼斜门主方
- 口噤门主论
- 小儿口水门主论
- 小儿口水门主方
- 口疮门主论
- 口疮门主方
- 口疳门主论
- 口疳门主方
- 口糜门主论
- 口糜门主方
- 口臭门主论
- 口臭门主方
- 剪口疮门主论
- 剪口疮门主方
- 鹅口疮门主论
- 鹅口疮门主方
- 口内肉球门主论
- 口内肉球门主方
- 口中飞疡门主论
- 重门主论
- 上生疮门主论
- 上痈门主论
- 上痈门主方
- 含腮疮门主论
- 含腮疮门主方
- 呵欠门主论
- 卷十五 舌部
- 察舌苔辨证法
- 舌出不入门主论
- 舌出不入门主方
- 舌缩不出门主论
- 舌缩不出门主方
- 弄舌舒舌门主论
- 弄舌舒舌门主方
- 舌喑门主论
- 重舌门主论
- 重舌门主方
- 木舌门主论
- 木舌门主方
- 舌胀门主论
- 舌胀门主方
- 舌痹门主论
- 舌痹门主方
- 舌黄门主论
- 舌菌门主论
- 舌痈门主论
- 舌疮门主论
- 舌疮门主方
- 舌疳门主论
- 舌疳门主方
- 连珠疳门主论
- 舌衄门主论
- 舌衄门主方
- 白膜裹舌门主论
- 白膜裹舌门主方
- 舌疔门主论
- 舌上痰核门主论
- 舌上重门主论
- 舌上重门主方
- 舌下痰包门主论
- 舌断门主论
- 舌断门主方
- 卷十六 龈齿部
- 牙齿望色辨证法
- 牙关紧急门主论
- 牙关紧急门主方
- 牙齿门主论
- 牙齿门主方
- 牙痈门主论
- 牙疔门主论
- 牙HT门方论
- 牙咬门主论
- 牙菌门主论
- 牙漏门主论
- 牙宣门主论
- 牙宣门主方
- 马牙门主论
- 马牙门主方
- 走马牙疳门主论
- 走马牙疳门主方
- 青腿牙疳门主论
- 青腿牙疳门主方
- 钻齿疳门主论
- 齿踞门主论
- 齿窟疮门主论
- 骨槽风门主论
- 骨槽风门主方
- 重龈门主论
- 齿迟门主论
- 长齿门主方
- 固齿门主方
- 卷十七 咽喉部
- 咽痛门主论
- 咽痛门主方
- 喉痹门主论
- 喉痹门主方
- 喉风门主论
- 喉风门主方
- 喉痈门主论
- 喉痈门主方
- 喉癣门主论
- 喉癣门主方
- 喉菌门主论
- 喉疳门主论
- 喉疳门主方
- 喉瘤门主论
- 喉瘤门主方
- 喉节门主论
- 单双蛾门主论
- 单双蛾门主方
- 天白蚁疮门主论
- 天白蚁疮门主方
- 锁喉疮门主论
- 梅核气门主论
- 梅核气门主方
- 小儿声哑门主方
- 音哑门主论
- 音哑门主方
- 伤寒喉肿门主论
- 病患瘥后喉中干痛门主论
- 病患瘥后喉中干痛门主方
- 骨鲠门主方
- 食醋呛喉门主方
- 卷十八 颈项部
- 颈项痛门主论
- 夹疽门主论
- 气颈门主论
- 气颈门主方
- 颈痈门主论
- 环项发门主论
- 颈蝗门主论
- 风热锁喉毒门主论
- 无辜疳伤疮门主论
- 无辜疳伤疮门主方
- 瘿瘤门主论
- 瘿瘤门主方
- 瘰门主论
- 瘰门主方
- 马刀门主论
- 痈门主论
- 蠹疽门主论
- 钮扣风门主论
- 钮扣风门主方
- 卷十九 腋臂指掌部
- 腋痈门主论
- 腋痈门主方
- 体气门主论
- 体气门主方
- 内疚疽门主论
- 缺盆疽门主论
- 痈门主论
- 脾痈门主论
- 臂痈门主论
- 骨蝼疽门主论
- 垂臂发门主论
- 痈门主论
- 石榴疽门主论
- 冬瓜串门主论
- 冬瓜串门主方
- 陈肝疮门主论
- 蝼蛄串门主论
- 肘后毒门主论
- 肘痈门主论
- 手足鱼脐疮门主论
- 腕痈门主论
- 兑疽门主论
- 疮门主论
- 疮门主方
- 筋疽门主论
- 脉骨疔门主论
- 脉骨疔门主方
- 五指所属脏腑穴道图说
- 旋指疳门主论
- 旋指疳门主方
- 代指门主论
- 代指门主方
- 天蛇毒门主论
- 天蛇毒门主方
- 蛇节疔门主论
- 蛇眼疔门主论
- 蛇背疔门主论
- 蜣螂蛀门主论
- 鳅肚疔门主论
- 冲要节门主论
- 红茧疔门主论
- 瘭疽门主论
- 瘭疽门主方
- 手指怪证门主论
- 丫痈门主论
- 虎丫毒门主论
- 虎丫毒门主方
- 手心毒门主论
- 鹅掌风门主论
- 鹅掌风门主方
- 马蚁窝门主论
- 马蚁窝门主方
- 酸痛门主论
- 酸痛门主方
- 手足破裂门主论
- 手足破裂门主方
- 手发背门主论
- 手发背门主方
- 卷二十 胸膺脐腹部
- 甘疽门主论
- 胸发门主论
- 肺疽门主论
- 膻中疽门主论
- 井疽门主论
- 心漏门主论
- 赤膈类伤寒门主论
- 小儿龟胸门主论
- 脾发疽门主论
- 胸前蜂窠发门主论
- 枯筋箭门主论
- 乳痈门主论
- 乳痈门主方
- 乳头陷下门主方
- 乳头破裂门主论
- 乳头破裂门主方
- 乳衄门主论
- 乳汁自流不禁门主论
- 乳汁自流不禁门主方
- 乳疳门主论
- 乳痞门主论
- 乳痞门主方
- 乳岩门主论
- 乳岩门主方
- 乳少门主论
- 乳少门主方
- 回乳门主论
- 回乳门主方
- 乳汁闭塞胀痛门主方
- 断乳门主方
- 腕疽门主论
- 血胤疮门主论
- 传心疽门主论
- 胁痛门主论
- 胁痛门主方
- 胁疽门主论
- 胁疽门主方
- 内发丹毒门主论
- 侠荧疽门主论
- 骨羡疮门主论
- 黄瓜痈门主论
- 腰带痈门主论
- 腰带痈门主方
- 幽痈门主论
- 中脘疽门主论
- 赫痈门主论
- 小儿脐汁不干门主论
- 小儿脐汁不干门主方
- 小儿脐风门主论
- 脐突门主论
- 脐突门主方
- 烂脐门主论
- 烂脐门主方
- 脐中出血门主论
- 脐上疽门主论
- 脐痈门主论
- 脐漏门主论
- 肚皮青黑门主方
- 肚痈门主论
- 肚痈门主方
- 小腹痈门主论
- 缓疽门主论
- 卷二十一 内痈部
- 内痈门主论
- 心痈门主论
- 心痈门主方
- 肝痈门主论
- 肝痈门主方
- 脾疽门主论
- 肺痈肺痿门主论
- 肺痈门主方
- 肾痈门主论
- 胃痈门主论
- 胃痈门主方
- 大肠痈门主论
- 小肠痈门主论
- 肠痈门主方
- 三焦疽门主论
- 痞积瘕门主论
- 痞积瘕门主方
- 卷二十二 脑背部
- 脑疽门主论
- 发际疽门主论
- 后脑发门主论
- 头后蜂窝疽门主论
- 夭疽锐毒门主论
- 耳下石疽门主论
- 项门痈门主论
- 项上肉龟疮门主论
- 项后生疙瘩门主方
- 失荣证门主论
- 失荣证门主方
- 天柱疽门主论
- 夭寿疽门主论
- 对口门主论
- 对口门主方
- 百脉疽门主论
- 肩痈门主论
- 肩疽门主论
- 过肩疽门主论
- 肩井毒门主论
- 担肩门主论
- 担肩门主方
- 上中下三发背门主论
- 上中下三发背门主方
- 对心发门主论
- 莲子蜂窝发门主论
- 两头尖疽门主论
- 瘿瘤发门主论
- 体疽发门主论
- 阴阳疽门主论
- 特疽门主论
- 阴阳二气疽门主论
- 黄瓜疽门主论
- 丹毒发疽门主论
- 酒毒发门主论
- 上搭门主论
- 上搭门主方
- 中搭疽门主论
- 左右搭串门主论
- 瘭疽发门主论
- 禽疽门主论
- 九疽门主论
- 小儿龟背门主论
- 小儿龟背门主方
- 脊缝出虱门主论
- 脊缝出虱门主方
- 肉龟疮门主论
- 鼠攒疮门主论
- 渊疽门主论
- 渊疽门主方
- 石疽门主论
- 肾俞发门主论
- 对脐发疽门主论
- 环跳疽门主论
- 环跳疽门主方
- 阴毒门主论
- 无名肿毒门主论
- 无名肿毒门主方
- 卷二十三 后阴部
- 鹳口疽门主论
- 尾闾发门主论
- 臀痈门主论
- 臀痈门主方
- 痤痱疮门主论
- 痤痱疮门主方
- 痔疮门主论
- 痔疮门主方
- 痔漏门主论
- 痔漏门主方
- 脏毒门主论
- 脏毒门主方
- 肠风门主论
- 肠风门主方
- 寒火疮门主论
- 脱肛门主论
- 脱肛门主方
- 脏头风门主论
- 脏头风门主方
- 风疳门主论
- 风疳门主方
- 股阳疽门主论
- 股阴疽门主论
- 骑马痈门主论
- 骑马痈门主方
- 坐马痈门主论
- 上马痈门主论
- 下马痈门主论
- 涌泉疽门主论
- 穿裆疽门主论
- 悬痈门主论
- 悬痈门主方
- 卷二十四 前阴部
- 龟头肿痛门主论
- 龟头肿痛门主方
- 阴头痈门主论
- 阴头痈门主方
- 鱼口便毒横门主论
- 鱼口便毒横门主方
- 阴肿如斗门主方
- 下疳门主论
- 下疳门主方
- 初婚玉茎伤损门主论
- 伤寒瘥后内外疮门主论
- 囊痈门主论
- 囊痈门主方
- 肾囊风门主论
- 肾囊风门主方
- 肾囊生疮门主方
- 湿阴疮门主论
- 胞漏疮门主论
- 阴囊出汗门主方
- 疝气偏坠门主论
- 疝气偏坠门主方
- 阴器部
- 阴吹门主论
- 阴疮门主论
- 阴疮门主方
- 阴门主论
- 阴门主方
- 阴菌门主论
- 阴菌门主方
- 阴挺门主论
- 阴挺门主方
- 阴痒门主论
- 阴痒门主方
- 阴户肿突门主论
- 阴户肿突门主方
- 阴脱门主论
- 阴脱门主方
- 产妇阴户伤损门主论
- 产妇阴户伤损门主方
- 阴户交接出血门主论
- 阴户开张门主论
- 女子新嫁阴户痛门主论
- 阴冷门主论
- 实女无窍门主方
- 卷二十五 腿膝部
- 骨痿疮门主论
- 腿游风门主论
- 肚门痈门主论
- 上水鱼门主论
- 黄鳅痈门主论
- 大腿痈门主论
- 附骨疽门主论
- 附骨疽门主方
- 多骨疽门主论
- 多骨疽门主方
- 咬骨疽门主论
- 箕门痈门主论
- 肉蜈蜂门主论
- 玄疽门主论
- 阴疽门主论
- 膝盖痈门主论
- 膝眼毒门主论
- 膝眼风门主论
- 鹤膝风门主论
- 鹤膝风门主方
- 小儿鹤膝门主论
- 人面疮门主论
- 人面疮门主方
- 骨槽疽门主论
- 伏兔疽门主论
- 下石疽门主论
- 腿膝缓疽门主论
- 下HT门主论
- 委中毒门主论
- 四弯风门主论
- 流火门主论
- 流火门主方
- 腓部
- 三里发门主论
- 合阳疽门主论
- 香港脚疮门主论
- 疮门主论
- 疮门主方
- 血疯疮门主论
- 血疯疮门主方
- 血槽风门主论
- 湿肿门主论
- 湿肿门主方
- 肾脏风疮门主论
- 肾脏风疮门主方
- 湿毒流注门主论
- 湿毒流注门主方
- 附阴疽门主论
- 瓜藤缠门主论
- 接骨发门主论
- 黄鳅痈门主论
- 鳝漏门主论
- 青蛇便门主论
- 胫疽门主论
- 鱼肚痈门主论
- 腓疽门主论
- 卷二十六 香港脚部
- 男妇缓风香港脚门主论
- 男妇香港脚门主方
- 添加江苏扬州府江、甘、仪三邑妇女香港脚门主论
- 添加江苏扬州府江、甘、仪三邑
- 卷二十七 足踝部
- 风疽门主论
- 风疽门主方
- 内踝疽门主论
- 内踝疽门主方
- 外踝疽门主论
- 穿踝疽门主论
- 驴眼疮门主论
- 驴眼疮门主方
- 足发背门主论
- 足心痈门主论
- 田螺门主论
- 痨疽门主论
- 妇人脚十指油煎门主论
- 脱疽门主论
- 脱疽门主方
- 敦疽门主论
- 青蛇头门主论
- 青蛇头门主方
- 厉痈门主论
- 痼发门主论
- 臭田螺门主论
- 臭田螺门主方
- 青蛙毒门主论
- 脚丫毒门主论
- 脚丫痒烂门主论
- 脚丫痒烂门主方
- 甲疽门主论
- 甲疽门主方
- 牛程蹇门主论
- 牛程蹇门主方
- 足跟疽门主论
- 足跟疽门主方
- 流水麻根疮门主论
- 土粟门主论
- 足疔怪病门主论
- 足跟冷疔门主论
- 足跟冷疔门主方
- 鸡眼门主论
- 鸡眼门主方
- 烂皮湿热门主论
- 烂皮湿热门主方
- 远行奔走脚上起泡门主论
- 远行奔走脚上起泡门主方
- 足汗门主方
- 小脚门主方
- 卷二十八 诸风部
- 油风门主论
- 油风门主方
- 痛风门主论
- 痛风门主方
- 疡风门主论
- 紫白癜疯门主论
- 紫白癜疯门主方
- 大麻疯门主论
- 大麻疯门主方
- 卷二十九 癞癣部
- 蛇虱门主论
- 乌白癞门主论
- 沈紫亮十四种癞证歌诀
- 辨六经癞形
- 门主论
- 癣门主论
- 癣门主方
- 疹门主论
- 疹门主方
- 葡萄疫门主论
- 葡萄疫门主方
- 湿痰流注门主论
- 湿痰流注门主方
- 酸痛门主论
- 伤寒瘥后发肿门主论
- 伤寒身痒门主论
- 肿块门主论
- 肿块门主方
- 汗斑门主论
- 汗斑门主方
- 卷三十 幼科诸疮部
- 小儿初生无皮门主论
- 小儿初生无皮门主方
- 小儿初生遍身鱼泡门主论
- 小儿初生梦生门主论
- 小儿初生黄肿门主论
- 小儿初生鼻塞不通门主方
- 小儿初生谷道不通门主论
- 小儿初生谷道不通门主方
- 小儿初生小便不通门主方
- 胎毒门主论
- 胎毒门主方
- 胎瘤门主论
- 奶癣疮门主论
- 奶癣疮门主方
- 羊胡疮门主论
- 羊胡疮门主方
- 肥疮门主论
- 肥疮门主方
- 黄水疮门主论
- 黄水疮门主方
- 白蛇串门主论
- 白蛇串门主方
- 白秃疮门主论
- 白秃疮门主方
- 赤游丹门主论
- 赤游丹门主方
- 香瓣疮门主论
- 香瓣疮门主方
- 炼银疮门主论
- 洇尻疮门主论
- 面上热毒恶疮门主方
- 暑痘门主论
- 暑痘门主方
- 疖子门主论
- 疖子门主方
- 软脓疖门主论
- 软脓疖门主方
- 痱疮门主论
- 痱疮门主方
- 燕窝疮门主论
- 燕窝疮门主方
- 蓐疮门主论
- 蓐疮门主方
- 卷三十一 痘疹部(上)
- 论痘疮根源
- 面部先见报痘八卦方位图说
- 邵慈庵先生秘诀歌
- 面部八卦图诀
- 看面部八卦痘色相克死期诀
- 八卦见标生死诀
- 先天八卦面部神断诀
- 头面部图诀
- 风雷云雨电图诀
- 元亨利贞天五部位决吉凶
- 五脏部位决吉凶
- 断生死秘诀
- 八卦生克预知生死诀
- 验痘出稠密吉凶诀
- 看痘须知五经判断吉凶
- 邵先生看耳筋秘法
- 见标之时一看预定吉凶
- 冯氏小儿面部见点吉凶之图说
- 三关两煞五轴
- 经穴部位诸痘所主
- 五门八枢
- 初见标面部八卦占断吉凶法
- 冯氏总论痘要歌括
- 痘前十八犯(《锦囊》)
- 异痘须知(《锦囊》)
- 五种痘(《锦囊》)
- 异痘诸名(《锦囊》)
- 九不识(《锦囊》)
- 五禁疮(《锦囊》)
- 邵公看痘分五色歌
- 朱氏辨别七晕
- 验苗诀
- 邵公看痘分五形诀
- 邵公看痘分恶五色歌
- 邵公看痘分恶五形诀
- 邵公看痘秘诀
- 邵公定痘有可治不可治诀
- 邵公痘科始终要诀
- 验初发热时吉凶断诀
- 碎金赋
- 卷三十二 痘疹部(中)
- 论发热三朝生死诀
- 论报痘三朝生死诀
- 起胀三朝生死诀
- 灌浆三朝生死诀
- 结靥三朝生死诀
- 邵公治痘秘诀
- 治表热里寒、里热表寒诀
- 五经治法
- 顺险逆三法说
- 荣卫论
- 冯氏诚求心法
- 论时日气血循行略
- 七日五传
- 五脏胎毒所发
- 五善七恶
- 论痘不可妄汗、妄下及宜微汗、微下证
- 论元气不可形质拘
- 论虚实
- 禁忌
- 杂证勿治
- 忌食毒物
- 论避秽气
- 治痘触变歌
- 样痘辨
- 论痘疹子脓泡先后顺逆
- 贼痘门主论
- 闷痘门主论
- 痘疮夹门主论
- 痘疮发泡门主论
- 痘证音哑作呛门主论
- 痘证寒战切牙门主论
- 痘疮惊搐门主论
- 痘疮痒痛门主论
- 痘疮倒靥门主论
- 痘疮外靥门主论
- 看水痘法
- 卷三十三 痘疹部(下)
- 痘疹门主方
- 痘疔门主论
- 痘疔门主方
- 痘痈门主论
- 痘痈门主方
- 痘疳门主论
- 痘疳门主方
- 痘风疮门主论
- 痘风疮门主方
- 痘痒门主论
- 痘后瘢迹不退门主论
- 痘后疮水不干门主论
- 出痘后细疮如疥难愈论
- 精炮制用药法
- 痧疹门(方语)
- 痧疹门(二)
- 痧疹门(一)
- 痧疹门(忌)
- 痧疹门主方
- 卷三十四 诸疮部(上)
- 疔疮门主论
- 疔疮门主方
- 水疔门主论
- 水疔门主方
- 红丝疔门主论
- 红丝疔门主方
- 杨梅疮门主论
- 杨梅疮门主方
- 杨梅癣门主方
- 杨梅疮愈后红黑疤不退门主方
- 结毒门主论
- 结毒门主方
- 卷三十五 诸疮部(下)
- 脓窠疮门主论
- 脓窠疮门主方
- 疥疮门主论
- 疥疮门主方
- 薄皮疮门主论
- 薄皮疮门主方
- 肥疮门主论
- 肥疮门主方
- 天泡疮门主论
- 天泡疮门主方
- 翻花疮门主论
- 鸦啖疮门主论
- 鸦啖疮门主方
- 面上热毒恶疮门主方
- 黄水疮门主论
- 黄水疮门主方
- 香瓣疮门主论
- 香瓣疮门主方
- 金丝疮门主论
- 金丝疮门主方
- 火珠疮门主论
- 火珠疮门主方
- 热疮门主论
- 热疮门主方
- 寒疮门主论
- 冷疮门主论
- 肉刺毛门主论
- 鱼脊疮门主论
- 赤炎疮门主论
- 癌疮门主论
- 瘭疮门主论
- 日晒疮门主论
- 水渍疮门主论
- 水渍疮门主方
- 冻疮门主论
- 冻疮门主方
- 汗浙疮门主论
- 汗浙疮门主方
- 皴裂疮门主论
- 皴裂疮门主方
- 蜘蛛疮门主论
- 蜘蛛疮门主方
- 漆疮门主论
- 漆疮门主方
- 恶疮门主论
- 恶疮门主方
- 顽疮门主论
- 席疮门主论
- 席疮门主方
- 血箭门主论
- 血痣门主论
- 血疳门主论
- 疣门主论
- 疣门主方
- 千日疮门主论
- 千日疮门主方
- 卷三十六 跌打部
- 跌打损伤门主论
- 跌打损伤门主方
- 落下颏拿法门主论
- 落下颏拿法门主方
- 人咬门主论
- 人咬伤门主方
- 救从高坠下门主论
- 救从高坠下门主方
- 破伤风门主论
- 破伤风门主方
- 卷三十七 急救部
- 三木门主论
- 三木门主方
- 杖疮门主论
- 杖疮门主方
- 汤泼火伤门主论
- 汤泼火伤门主方
- 金疮门主论
- 金疮门主方
- 弓箭鸟枪伤门主方
- 针入肉门主方
- 竹木刺门主方
- 狐刺疮门主论
- 狐刺疮门主方
- 伤水疮门主方
- 救自刎门主论
- 救自缢门主论
- 救溺水门主论
- 救冻死门主论
- 救热死中暑昏闷门主论
- 救魇死门主论
- 救中恶门主论
- 救吓死门主论
- 救五窍出血门主论
- 救神箭鬼箭打门主方
- 除妖魅鬼魇门主论
- 祟证门主方
- 卷三十八 蛇虎伤部
- 马汗疮门主论
- 马汗疮门主方
- 马咬门主方
- 虎咬门主论
- 虎咬门主方
- 蛇伤门主论
- 蛇伤门主方
- 救蛇入口门主方
- 辟诸蛇门主方
- 狗咬门主论
- 狗咬门主方
- 猪咬门主方
- 猫咬门主方
- 鼠咬门主论
- 鼠咬门主方
- 蜈蚣咬门主方
- 壁虎咬门主方
- 蝎螫门主论
- 蝎螫门主方
- 蜘蛛咬门主论
- 蜘蛛咬门主方
- 壁咬门主论
- 蜂叮门主方
- 蜗牛伤门主论
- 蚯蚓咬伤门主论
- 蚯蚓咬伤门主方
- 杨辣虫辣门主论
- 杨辣虫门主方
- 蚕咬伤门主方
- 马蜞咬门主论
- 八脚虫伤门主论
- 八脚虫伤门主方
- 沙虱毒门主方
- 诸色恶虫咬伤门主方
- 百虫入耳门主方
- 八角虱门主论
- 八角虱门主方
- 辟虼蚤门主方
- 祛虱门主方
- 祛蚊门主方
- 祛臭虫门主方
- 卷三十九 救急部
- 解救砒霜门主论
- 解救砒霜门主方
- 救误服蒙汗药门主论
- 救误服蒙汗药门主方
- 救饮鸩酒毒门主论
- 救饮鸩酒毒门主方
- 救误服银门主方
- 救误服水银门主方
- 救误吞五金门主方
- 救误吞针门主方
- 误吞诸木竹钗门主方
- 救误吞磁锋门主方
- 解误服铅粉门主论
- 解误服铅粉门主方
- 解误服银朱藤黄门主方
- 验中蛊毒门主论
- 解中蛊毒门主方
- 解中断肠草毒门主论
- 解中断肠草毒门主方
- 解中药毒门主论
- 解中药毒门主方
- 解服盐卤门主论
- 解服盐卤门主方
- 中饮食毒门主论
- 中饮食毒门主方
- 解烧酒毒门主论
- 解烧酒毒门主方
- 解中煤炭毒门主方
- 解中闭口椒毒门主方
- 解误食桐油毒门主方
- 救误吞田螺门主方
- 救误吞桃李门主方
- 救误食猪骨门主方
- 救误吞鸡骨门主方
- 救误中猪肉毒门主方
- 救误吞头发门主方
- 救误吞蜈蚣门主方
- 救误吞蚂蝗门主论
- 救误吞蚂蝗门主方
- 救误中蛇虺百虫毒门主方
- 解中蜈蚣毒门主方
- 解中蜘蛛毒门主方
- 解中蚯蚓毒门主方
- 解中瘟牛肉毒门主论
- 解中瘟牛肉毒门主方
- 解中马肉毒门主方
- 解中犬马肉毒门主方
- 解中河豚毒门主论
- 解中河豚毒门主方
- 解食鱼中毒门主方
- 解黄鳝鱼毒门主方
- 解误食毒蟹毒门主方
- 解中鳖毒门主论
- 解中鳖毒门主方
- 解中野菌地蕈灵芝毒门主论
- 解中野菌地蕈灵芝毒门主方
- 解豆腐毒门主方
- 解面毒门主方
- 解中白果毒门主方
- 解误服轻粉门主方
- 救六畜瘟疫法
- 解中樱桃毒门主方
- 卷四十 奇病部
- 奇病门治法
- 寒门五法
- 吐法大意
- 阳经分经腑
- 阴经分传中
- 皮毛肌肉筋骨脏腑论
- 表证曰发表
- 邪传肌肉曰解肌
- 邪在半表半里曰和解
- 传经里证曰攻里
- 直中寒证曰救里
- 表里俱见
- 似证辨疑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