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法读法
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集》 彭子益 4.98千字
脉法,一曰主病,一曰脉象,一曰脉理。脉象宜读周梦觉《三指禅》,以无病之胃气脉为纲,二十六病脉为目,先学知无病之胃气脉,乃能学知有病之二十六病脉。虽有二十六脉,常见者不过十余脉,将常见者认识明白,不常见者自亦随之明白。脉象虽多,以胃气脉为系统,自得整个学法。学胃气脉,须常诊元气未泄、身壮无病之脉乃知。
主病宜读李濒湖修正之《四言举要》,不必背得,只记纲领,久之自能取用。惟不可由脉猜病,务要问病对脉。如问病为停食,诊得沉紧脉,食停则病在里,故脉沉,食停则气聚于食,故现紧象。紧者,聚之意也。以此类推,自得办法。
脉理宜读黄氏八种《四圣心源》。黄氏所论脉理,有整个系统,如脉浮为病在表,脉沉为病在里,脉数为主热,脉迟为主寒。有表病脉沉,里病脉浮者;数脉为虚,迟脉为热者;大脉为阳,亦有大不可认为阳者;小脉为阴,亦有小不可认为阴者。黄氏所论脉象之理,根据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》、《金匮》经文,反复申论,实有益于初学。因脉理活泼,妙不可言,如不先将根底学清,遂从活泼揣摸,必蹈恍惚之害。欲学根底,黄氏最好。
自来诊脉,两手分诊。系统学诊脉,必须两手合诊,因整个圆运动的消息,须两手合诊,方能审察得出。又须三指斜下,次指按在浮部,中指按在中部,名指按在沉部。沉部在骨,中部在肉,浮部在皮。斜下者,中指比次指重,名指比中指重,即《难经》所谓三菽之重,六菽之重,九菽之重是也,是为三部诊法。若三指不分轻重,便不合寸、关、尺三部脉的本位。三部之法之中,又有九候之法。三部九候者,一部三候,三部九候。寸脉本位在浮部,浮部有浮部的浮、中、沉;关脉本位在中部,中部有中部的浮、中、沉;尺脉本位在沉部,沉部有沉部的浮、中、沉。三部九候的诊法,只需三指斜下,三指同时由轻按而重按,由重按而再重按,再由重按而轻按,由轻按而再轻按,便将寸、关、尺三部九候的整个诊法得着。
诊脉所以审病,诊脉时却不可先存审病之念,只需审察整个的圆运动。欲审察病人整个的圆运动,须先将无病之人整个的圆运动印于脑中,然后能审察病人的整个圆运动。知无病人的脉的运动圆,乃知有病人的脉的运动何处不圆,不圆之处,即是有病之处。《三指禅》的胃气脉中,寻不出二十六病脉之一病脉,是为无病人的圆,但见二十六病脉之一病脉,便是不圆。所谓不可先存审病之念者,只需审察圆与不圆,病脉自然显现于指下。三部九候,必须诊的彻底,由浮按至沉,又由沉按至浮,不得忽略一丝。
要如何才不至忽略一丝,可将皮、肉、骨分作九个字,一字一层的按,心中觉得不含混了,便一丝不忽略了。但这九个字的九层地位,是皮、肉、骨的地位,不是脉的个体,是下指的方法。方法与地位彻底了,然后诊脉,看脉在此地位中的动态如何。这个地位方法,如不用心研究彻底,下指诊脉,必犯下列之弊。
下指诊脉,每将指头死按脉上,就如用眼睛看物,却把眼睛珠放在物上,如何能将所看之物看得明白?故诊脉不可将指头死按脉上,致将脉的动态诊察不出。诊脉称为看脉,指头上并无眼睛,而“看”字的意义却妙极矣。孔子曰:圣人南面而听天下。又曰:听讼吾犹人也。将“看”字改为“听”字,能将“听”字的意义体会有得,则诊脉必有聪明过人处。“听”字比“看”字静得多,活泼得多。“看”是我去看,“听”是听他来,必能听而后得整个的认识也。三部九候的“候”字,候者,等候之意。我的指头,只在九个字的地位上,审察地位,等候脉来唤我,我再去听脉。“候”字、“听”字的意义,大医的妙用,全在于此。最好办法,是先将指头审察九个字地位,以候脉来,指头与脉见面之后,仍不听脉,仍只审察九个字地位,有意无意之中,听出脉的病点来,然后跟绩搜求,由合听而分听,由分听而合听。整个脉体,即是整个人身的河图。由合以求分,便知病之所在;由分以求合,便得处方的结果。总而言之,不可由我去找脉,须候脉来唤我,此秘诀也。
诊脉,须先听六脉整个大体,切不可先注意关脉怎样,寸脉怎样。先诊整个大体,听出大体是阳虚是阴虚。阳虚者,脉气润;阴虚者,脉气枯。然后据所问之证,在脉上审察,切不可由我去找脉上何处有病,须听脉自己呈出病来。由我去找脉,我有成见,所找出之脉,多是我的成见的结果。听脉自己呈出来的病象,才是真象。诊脉的功夫,须先将医生的性情练和,心神练静,指头练活。能将我的心移放在指头上,指头即是心,便活矣。如将心去照管指头,便不活矣。
九个字整个地位如明镜的个体,脉如镜中所照出之一物,将此点悟出,便可不犯指头死按脉上之弊,而自然发生说不出来之巧。
两手合诊,如有不便时,可多诊一次,亦可。病脉须比较确切,然后分明。如右手脉较左手脉大些,此为阳盛阴虚,宜用阴药。但阴药应当用至如何程度,须视左手相比右手的程度如何而定。右脉大为阳盛,须大而实,如大而松,则为阳虚。不两手合诊,此较不确,则程度之相差如何不准,用药间有太过、不及之弊。两手合诊,其中有予医生以决断治法的巧妙处。两手合诊惯了,一旦两手分诊,只觉心中自问不得过去。何也?不比较不知道也。两手分诊,不免有自欺欺人处,奈何奈何!
著者为病人诊脉,必两手合诊,因整个圆运动必合诊才能对照无遗耳。上文所说“九个字的地位”手法,总要切实体会。这九个字的地位中,不管有脉无脉,心中只先审察地位,不要先审脉。必须先将“九个字的地位”手法认清,然后静听脉来之象,以求其象之理,以定方中所用之药。处方定药,全在此时决断。定药要在指头未离脉时,研究决定。如诊脉放手,再来定药,即不准确。在脉上定方,即在脉上审察所用的药与脉的轻重,审察再三,心中安了,放手即提笔写方。写方之后,再写医案,然后可同别人说话。万不可先写医案,后写药方。写完医案,再写药方,所写之药,必不全合所诊之脉矣。
拟方定药,要在指未离脉之时。如认为中气虚寒,拟用理中汤,是必脉来松软,润而不枯。倘肝胆脉比较细涩,则干姜伤津,细涩乃津伤之脉,须加少许芍药、当归以润肝胆津液。如脉来松软,证现虚寒,当用理中补虚温寒,而左尺比较短少,左尺属水,是水气不足,当加生地、麦冬以补左尺水气,理中汤乃不发生燥热伤津之过。
如麦门冬汤治中虚肺燥,其脉必涩,倘涩而兼细,宜去生姜,并减半夏。姜、夏伤津,细涩之脉最忌。
如小建中汤治虚劳,以芍药降胆经、收相火为主,须右脉关、寸之间脉气较他脉为盛,乃受得芍药之苦寒。倘右脉关、寸之间脉气不盛,胆胃之热不足,当减轻芍药,或不减轻芍药,加冰糖、白糖以和芍药之苦,免伤胆胃之阳。
如肾气丸治肾气不足,须看左尺、右尺比较之多少。左多右少为火虚,附、桂宜稍加重;右多左少为水虚,附、桂即宜轻用。
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治肝经虚寒,倘肺脉虚弱,生姜只宜少许。肺主收敛,生姜伤肺也。
如泻心汤治心火不降,吐血衄血,倘脉来不实,便不可用也。
如诊治伤寒麻黄汤证,问证无差,是麻黄汤证也,当用麻黄多少,当以寸脉、尺脉而定。寸脉弱、尺脉少,只宜轻剂麻黄,便可出汗。寸脉弱,肺家收敛力少;尺脉少,肾家津液不足也。倘麻黄分量与脉不称,则服后汗多,诸祸作矣。
如诊治桂枝汤证,问证无差,是桂枝汤证也。而脉气虚软,芍药寒中,宜多用炙甘草以扶中气,以减去脉之虚软,则芍药乃能免寒中之弊。
如诊治普通外感,用薄荷以调卫气,用黑豆以和荣气,薄荷散性甚大,倘脉气无弦紧之象,不可多用,多则辛散伤肺,更加发热。
如诊治内伤虚证,拟用白术、炙草以补中土,须脉象虚松,或脉象微小,乃可不生横滞之害。
如诊治肠胃热滞,拟用大黄以消去热滞,倘脉象重按不实,便不可用。如其不能不用,必须用术、草以辅之,乃不发生下伤中气之祸。
如诊治吐血之虚热证,饮食甚少,阴液又伤,拟用补土养液之药,补土之药必伤阴液,养液之药必伤土气。必须详审脉象,脉象细数,术、草不可并用,或术、草均不可用,则用山药、扁豆以代术,用白糖以代草。细数之脉,最忌辛散,当归不宜,只宜阿胶。虚热吐血,肺脉如细,更须保肺。橘皮下气,亦能伤肺,半夏更不能当。
如诊治腹泻,腹泻因于食滞、热滞者多,因于阴寒阳败者少,两下诊治错误,关系生死甚速。认为阴寒,脉必微少无神,乃可用姜、附以温寒回阳。食滞、热滞,脉必紧细有力,乃可用神曲、谷芽以消食,栀子、黄芩以清热。脉虽紧细,右脉较左脉无力,消食须防伤中,清热须防败火。前人有云:人迎紧,伤于寒;气口紧,伤于食。其实伤食不必紧在左脉。
如诊治阴寒夹暑,其人不食,不大便,不小便,但欲寐不能寐,口不渴而苦,舌无胎,六脉洪大异常,沉按虚空,而左关脉中下有弦细之象。洪大、虚空,阴寒之诊,口苦而左关中下两部弦细,乃暑脉也。方用重剂四逆汤以回阳,用冬瓜蒸自然汁以煎药,冬瓜清暑也。何以不用他药清暑,而用冬瓜汁清暑?冬瓜汁不伤人也。诊治此病,最难在冬瓜汁想得去。因病人已近九十岁矣,服一剂全愈。
如诊治妇人经停,脉象平和,寻求结果,在左关脉得着病象。左关脉较他脉多些,此木气不调也。用桂枝汤一剂,左脉多处平了,仅食饭加增。再诊则左尺较他脉少,此血热液少也。桂枝汤加生地以补左尺,一剂左尺脉起,经来如常。
如诊治妇人经停,是孕是停,脉数而弱是停,不数不弱是孕。治孕之法与治停之法,只是一个“调养”二字之法。治孕用调养,治停用攻破,愈攻破则愈停矣。调养之法,术、草以补养中土,芍药以降胆经,桂枝以升肝经,中宫运化,升降机复,饭食稍加,再加神曲以去滞,当归以活血。腹部如有痛处,定在不移,按之更痛,是有瘀积,然后可加桃仁、红花以去瘀积,缓缓见功,自然经通,无有他弊。
以上审脉用药之分别学法也。又有笼统学法,六脉以关脉为主。凡中部以上脉盛,中部以下脉虚,无论何病,先补中气,再配治病之药。凡中部以上脉少或无脉,中部以下极多或有力,无论何病,温药、补药忌用,宜用消滞、清热、养阴药。中部以下主里,中部以上主外。里气不足,故先补中;里气有余,故忌补药。右为阴道,左为阳道。左脉阳虚,则升不上来;右脉阴虚,则降不下去。升不上来,则左郁而虚大,宜温升之药;降不下去,则右郁而实大,宜凉降之药。左属水木,右属火土。左脉沉细,水木枯涩,宜滋润水木药;右脉微小,火土衰退,宜温补火土药。左寸属心火,左寸不足,不治左寸,木气足则左寸足也。右寸属肺金,右寸不足,不治右寸,土气足则右寸足也。右尺属相火,右尺不足,宜直接温肾,兼降胆木。此笼统学法也。笼统学法中,更有笼统学法。即上文所说脉的大体柔润为阳虚,无论何病,不可用凉药、攻伐药;脉的大体干枯为阴虚,无论何病,不可用燥热药、横补药是也。只要指法活泼,大体认清,笼统之中已得应用地步了。学医最后,乃可学脉。以上学法,理路明白,试验多人矣。
总要把病人身体,认为宇宙河图的气体。如不把病人身体认作一个宇宙造化,认作一个五行六气圆运动的河图,诊脉之时,只想着肺体如何、肝体如何等,那是绝对不能用中医药方治好了病的。中医学的原则,在人身最初的一个细胞,这个细胞是宇宙造化五行六气整个圆运动的河图。人身六脉是窥探造化消息的所在,故两手诊脉,是窥探造化消息的整个方法,试验便知。
诊脉之道如调琴音,调阳弦必同时证以阴弦,调阴弦必同时证以阳弦。如不同时取证,只调一方,所调之音,必不准确。知此便可悟两手合诊之必要矣。况乎人身六脉,虽分左右,原是一气回环的整个圆运动。既是一气回环的整个圆运动,自非两手同时将六脉合诊,同时取证不可。
还有好些省份诊脉,病人伸手就诊,都将掌心向上仰着,更无法诊得明白。万不可掌心向上,定要虎口向上,而且将掌向内微弯,则脉来流利,医生乃能用指法去细细寻求,此义务必要向病家说明。李濒湖修正之《四言举要》曰:初持脉时,令仰其掌。不可为训。
诊脉之时,即是定方之时。此时指下、心中只知病人身体整个气机的圆运动如何不圆,要用如何的方法,以补救其圆。所开药方,即要自己立法。此时切不可有一句古人的书在我的心里,若是心里有一句古人的书,心就离开指头,忘却病人整个气体,便不能立出合于病机的方法来。自己立法,本非易事,但须由这个路上学去,自然得到自己立法之境。若诊脉时心中想到古人书上去,则自己立法之境,便难得到矣。
诊脉之时,既不可想着病人身体的形质,又不可想着书上的一句话,此时心中,只觉两手按着一个圆运动的河图。此妙法也,亦捷诀也。想着书,想着形质,决不成功,试验便知。
- 编校说明
- 序 言
- 一、原理下篇(1)
- 系统的认识
- 阴阳的认识
- 五行的认识
- 五行相生相克的认识
- 人秉五行气质而生脏腑的认识
- 六气的认识
- 六气圆运动图
- 厥阴风木
- 少阴君火
- 少阳相火
- 太阴湿土
- 阳明燥金
- 太阳寒水
- 相火与圆运动整个的关系
- 五行的病气即人身的原素
- 十二经名词的认识
- 六气从化
- 人身左升右降的规则
- 阴阳升降的活泼看法
- 脏腑阴阳之体用
- 十二经主之病轻重
- 人身宗气、元气与中气的关系
- 十二经应十二时
- 十二经脉起止简述
- 五脏所主的认识
- 五主五荣
- 五 色
- 五 味
- 五声五志
- 五 窍
- 五 液
- 五 臭
- 气血的认识
- 荣卫的认识
- 药性大概的认识
- 脉法大概的认识
- 结 论
- 二、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
- 读法总纲
- 上 篇
- 荣 卫 病
- 六经之为病
- 上篇读法
- 中 篇
- 荣 卫 病
- 太阴脾脏病
- 少阴肾脏病
- 厥阴肝脏病
- 阳明胃腑病
- 少阳胆经病
- 中篇读法
- 下 篇
- 荣卫坏病
- 结胸痞证
- 太阴脾脏热病
- 少阴肾脏热病
- 厥阴肝脏热病
- 阳明胃腑寒病
- 少阳胆经坏病
- 下篇读法
- 传经各章
- 传经读法
- 疑难各章
- 疑难篇读法
- 类伤寒各章
- 类伤寒篇读法
- 读法总结
- 三、汤头改错篇
- 四君子汤
- 升阳益胃汤
- 黄芪鳖甲散
- 秦艽鳖甲散
- 秦艽扶羸汤
- 紫菀汤
- 百合固金汤
- 补肺阿胶汤
- 小建中汤
- 益气聪明汤
- 发表之剂
- 升麻葛根汤
- 九味羌活汤
- 十神汤
- 神术散
- 麻黄附子细辛汤
- 人参败毒散
- 再造散
- 麻黄人参芍药汤
- 神白散
- 攻里之剂
- 三承气汤
- 木香槟榔丸
- 枳实导滞丸
- 温脾汤
- 蜜煎导法
- 涌吐之剂
- 瓜蒂散
- 稀涎散
- 和解之剂
- 小柴胡汤
- 四逆散
- 黄连汤
- 黄芩汤
- 逍遥散
- 藿香正气散
- 六合汤
- 清脾饮
- 痛泻要方
- 表里之剂
- 大柴胡汤
- 防风通圣散
- 五积散
- 三黄石膏汤
- 葛根黄芩黄连汤
- 参苏饮
- 茵陈丸
- 大羌活汤
- 消补之剂
- 平胃散
- 保和丸
- 健脾丸
- 参苓白术散
- 枳实消痞丸
- 鳖甲饮子
- 葛花解醒汤
- 理气之剂
- 补中益气汤
- 乌药顺气汤
- 越鞠丸
- 苏子降气汤
- 四七汤
- 四磨汤
- 代赭旋覆汤
- 绀珠正气天香散
- 橘皮竹茹汤
- 丁香柿蒂汤
- 定喘汤
- 理血之剂
- 四物汤
- 人参养营汤
- 归脾汤
- 养心汤
- 当归四逆汤
- 桃仁承气汤
- 犀角地黄丸
- 咳血方
- 秦艽白术丸
- 槐花散
- 小蓟饮子
- 四生丸
- 复元活血汤
- 祛风之剂
- 小续命汤
- 大秦艽汤
- 三生饮
- 地黄饮子
- 独活汤
- 顺水匀气散
- 痛风汤
- 独活寄生汤
- 消风散
- 川芎茶调散
- 清空膏
- 人参荆芥散
- 祛寒之剂
- 理中汤真武汤
- 四逆汤
- 回阳救急汤
- 四神丸
- 厚朴温中汤
- 导气丸疝气丸橘核丸
- 祛暑之剂
- 三物香薷饮清暑益气汤缩脾饮生脉散六一散
- 利湿之剂
- 五苓散
- 小半夏加茯苓汤
- 肾著汤
- 舟车丸
- 疏凿饮子
- 实脾饮
- 五皮饮
- 羌活胜湿汤
- 大橘皮汤
- 茵陈蒿汤
- 八正散
- 当归拈痛汤
- 润燥之剂
- 炙甘草汤
- 滋燥养荣汤
- 活血润燥生津饮
- 韭汁牛乳饮
- 润肠丸
- 通幽汤
- 搜风顺气丸
- 消渴方
- 白茯苓丸
- 猪肾荠絇汤
- 地黄饮子
- 酥蜜膏酒
- 清燥汤
- 泻火之剂
- 黄连解毒汤
- 附子泻心汤
- 半夏泻心汤
- 白虎汤
- 竹叶石膏汤
- 升阳散火汤
- 凉膈汤
- 清心莲子饮
- 甘露饮
- 清胃散
- 泻黄散
- 钱乙泻黄散
- 泻白散
- 泻青丸
- 龙胆泻肝汤
- 当归龙荟丸
- 左金丸
- 导赤散
- 清骨散
- 普济消毒饮
- 清震汤
- 桔梗汤
- 清咽太平丸
- 消斑青黛饮
- 辛夷散
- 苍耳散
- 妙香散
- 除痰之剂
- 涤痰汤
- 青州白丸
- 清气化痰丸
- 顺气消食化痰丸
- 滚痰丸
- 金沸草散
- 半夏天麻白术汤
- 常山饮
- 截疟七宝饮
- 收涩之剂
- 金锁固精丸
- 茯菟丹
- 治浊固本丸
- 诃子散
- 桑螵蛸散
- 真人养脏汤
- 当归六黄汤
- 柏子仁丸
- 牡蛎散
- 杀虫之剂
- 化虫丸
- 痈疡之剂
- 真人活命饮
- 金银花酒
- 托里十补散
- 托里温中汤
- 托里定痛汤
- 散肿溃坚汤
- 经产之剂
- 妊娠六合汤
- 胶艾汤
- 当归散
- 黑神散
- 清魂散
- 羚羊角散
- 当归生姜羊肉汤
- 达生散
- 参术饮
- 牡丹皮散
- 固经丸
- 柏子仁丸
- 望梅丸
- 骨灰固齿散
- 软脚散
- 小儿稀痘丹
- 萆薢分清饮
- 二陈汤
- 乌梅丸
- 四、杂症治法篇
- 十二经升降主病提纲诀
- 胃经不降主病诀
- 脾经不升主病诀
- 胆经不降主病诀
- 肝经不升主病诀
- 肺经不降大肠经不升主病诀
- 心经不降小肠经不升心包经不降三焦经不升主病诀
- 膀胱经不降肾经不升主病诀
- 总结
- 五、金匮药性脉法医案女科外科读法篇
- 序
- 金匮读法
- 药性读法
- 附录:《长沙药解》——甘草、薯蓣、羊肉、附子、黄连、黄芩
- 中土药补品
- 中土药泻品
- 中土药升降品
- 金气药补品
- 金气药泻品
- 金气药升降品
- 木气药补品
- 木气药泻品
- 木气药升降品
- 水气药补品
- 水气药泻品
- 水气药升降品
- 火气药补品
- 火气药泻品
- 火气药升降品
- 外感和荣药
- 外感和卫药
- 以上药品总结
- 脉法读法
- 医案读法
- 女科读法
- 外科读法
- 附录一 伤寒理路篇
- 《伤寒论》药性简释
- 方名次序
- 《伤寒论》歌括
- 太阳上篇本病
- 太阳中篇坏病
- 太阳下篇坏病结胸痞证
- 阳明经上篇实证
- 阳明经下篇
- 少阳上篇本病
- 少阳下篇坏病
- 太阴全篇
- 少阴全篇
- 厥阴全篇
- 类伤寒篇
- 附录二 中医的王道之法——李建西评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》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