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姜 黄芩 人参 黄连(各三两)
上四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再服。
蔚按:(伤寒本自寒下者,以厥阴之标阴在下也。医复吐下之,在下益寒,而反格热于上,以致食入即吐。方用干姜,辛温以救其寒,芩连苦寒降之,且以坚之。然吐下之后,阴阳两伤,胃气索然,必借人参以主之,俾胃气如分金之炉,寒热各不相碍也。方名以干姜冠首者,取干姜之温能除寒下,而辛烈之气又能开格而纳食也。家君每与及门论此方及甘草附子汤,谓古人不独审病有法,用方有法,即方名中药品之前后亦寓以法。善读书者,当读于无字处也。
(厥阴若得中见之化,则自愈。)下利,(为标阴在下之病,)有微热而渴,(则为火气在中矣。更得)脉弱者,(可以定其少阳之微,阳渐起,遂断之曰)今自愈。
此言得中见之化。
补曰:有微热则利当止矣。热不甚而微,又其脉不大而弱,为得少阳之冲气,故愈。注以热为火气在中,则非也。余于上文已屡言之,以下皆不再赘云。
下利,脉数,(少阳火热胜也。)有微热,汗出,(厥阴少阳两相和合,亦可以断之曰)今自愈。(然紧与数相似而实不同,数为阳为热,紧为阴为寒。吾谓数脉自愈者,以其得少阳之化也,)设(令不数而)复紧,(是复得厥阴之气矣,故)为未解。
此亦言得中见之化,又以数紧二脉,分言其解与未解也。
(厥阴)下利,手足厥冷,(阳陷下,不能横行于手足也。)无脉者,(阳陷下,不能充达于经脉也。)灸之,(起陷下之阳。手足应温而竟)不温,(然手足虽不温而不望其脉还为吉兆。)若脉(亦)不还,反(加)微喘者,(是下焦之生气不能归元,而反上脱也,必)死。(所以然者,脉之源始于少阴,生于趺阳,少阴趺阳为脉生始之根,少阴脉不至,少阳脉不出,故少阴则在下,趺阳在上,故必)少阴(上合而)负(于)趺阳者,(戊癸相合,脉气有根,其证)为顺也。(其名负奈何?如负戴之负也。)
此言厥阴下利阳陷之死证,而并及于脉之本源也。
(厥阴)下利,(脉当沉迟。若)寸脉反(见)浮数,(乃热邪上乘心包也。尺为阴部,涩则无血,)尺中自涩者,(阴血虚也。阳盛阴虚,迫血下行,)必清脓血。
此言热伤包络而便脓血也。包络,手厥阴而主血也。上节言阴盛伤阳,此节言阳盛伤阴。
补曰:便脓血者,即今之痢证也。遍考《金匮》《伤寒》所称便脓血,皆是痢证,皆属厥阴经。盖厥阴包络主血脉,包络热甚则血脉伤。厥阴肝经主风气,风火交煽,血化为脓。而肝又主疏泄,疏泄之利太过,则迫注下利。若大肠中之金气不收涩,则不后重,如金气收涩则利而不快,故后重。凡痢多发于秋,皆金木不和,故乘金令而发痢也。
(厥阴内合脏气而中见少阳,不在于里,即在于中,故无表证,)下利清谷,(脏气虚寒也。脏气虚寒,当温其里,)不可攻表,(攻表)汗出(则表阳外虚,里阴内结,故)必胀满。(《经》云脏寒生满病是也。)
此言厥阴脏气虚寒而下利,不可发汗也。
(厥阴)下利(喜得少阳中见之化,少阳之脉弦而不沉,若)脉沉弦者,(为少阳初阳之气下陷,故利而)下重也。(夫少阳为阴中初阳,不可不及,亦不可太过。若)脉大者,(则)为(太过,其利)未止。(若)脉(见)微弱(之阴象,又见)数(之阳象)者,(乃阴中有阳,正合少阳之象,)为欲自止。(考之《内经》有身热则死之说,而此得中见之化,为阴出之阳,)虽发热不死。
此言厥阴下利,而中见之气下陷也。下重是火邪下迫于肛门,见下白头翁汤证。然亦有木气不升,恐苦寒无以升达木气。喻嘉言借用小柴胡汤,亦是巧思暗合,即《局方》人参败毒散,亦颇有意义。
(厥阴阴寒在下,则为)下利,脉沉而迟,(三阳之气上循头面,阳格于上,则)其人面少赤,(虽)身有微热,(喜其得少阳之热化,但得少阳之热化少,而得厥阴之标阴多。其)下利清谷者,(厥阴之标阴全陷于下可见也。阳热在上,阴寒在下两不相接,危在顷刻,
惟大具旋转乾坤之手者,取少阴篇大方救之,从阴出阳,俨有龙战于野之象,)必郁冒汗出而解,(然虽解而)病人必微厥。所以然者,其面戴阳,(阳在上而不行于下,)下(焦阳)虚故也。
此言三阳阳热在上,而在下阴寒之利,犹冀其上下相通而得解也。师于最危之证,审其有一线可回者,亦不以不治而弃之,其济人无己之心可谓至矣。但此证医家托别故而远去,病家听于命而不药。余每遇此,独肩其任,十中亦可愈其六七,特无如三四证之未愈者受怨招谤,实徒自苦,至今而不能改者,区区此心,如是则安,不如是则不安也。
补曰:原文中间者字下必字上当有脱简,故治法遗漏。
(厥阴)下利,(证前言。)脉数,(有微热汗出,今自愈,又言有微热)而渴,(脉弱)者,今自愈,(皆言得中见之化也。)设不差,(乃中化太过,上合厥阴心包,)必(随下迫而)清脓血。(盖少阳三焦属火,厥阴心包亦属火,两火相并,)以有热故也。
此遥承第三、第四节而言也。
下利(生死之证,论之详矣,而兹再申言,其利)后(下利后,中土虚也,中土虚则不能从中焦而注于手太阴,故)脉绝(上贯四旁,虚则)手足(不温而)厥冷。(脉以平旦为纪,一日一夜,终而复始共五十度而大周于身,)晬时(为环转一周,而)脉(得)还。手足温者,(中土之气将复,复能从中焦而注于太阴,故)生脉不还者,(中土已败,生气已绝,虽手足不逆冷,亦主)死。
述:此言生死之机,全凭于脉,而脉之根又借于中土也。夫脉生于中焦,从中焦而注于手太阴,终于足厥阴,行阳二十五度,行阴二十五度,水下百刻一周,循环至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,故脉还与不还,必视乎晬时也。
补曰:手足虽属脾,而厥冷实属肾之阳虚,脉虽注于肺,而其根实生于心之血管,言脾肺而不言心肾,是知其末不知其本,盖脾肺属后天,心肾属先天。仲景凡言生死,多以先天为断,以先天未绝,则犹可生后天也。若先天即绝,则断乎不救。
陈亮师云:此言下利后死证,诸节皆言下利,此节独言下利后,则与少阴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同意也。利后似乎邪去,殊不知正气与邪气俱脱之,故晬时脉还。手足温者,阳气尚存一线,犹可用四逆、白通等法,否则死期近矣,敢望生哉。此证若是久利脉绝,断无复还之理。若一时为暴寒所中,致厥冷脉伏,投以通脉四逆、白通之类,尚可望其还期,然医家之肩此重任亦难矣。
伤寒下利,日十余行,(则胃气与脏气俱虚矣。证虚而)脉反实者,(无胃气柔和之脉,而真脏之脉见矣,主)死。
述:此言证虚脉实者死也。
(谷入于胃,借中土之气变化,而腐以成糟粕,犹奉心化赤而为血之义也。若寒伤厥阴,厥阴之标阴气盛,谷虽入胃,不能变化其精微,蒸津液而泌糟粕,清浊不分,以致)下利清谷,(阴盛格阳,以致)里寒外热,汗出而厥者,(与少阴篇之通脉四逆汤证相似,亦宜以)通脉四逆汤主之(,启生阳之气而通心主之脉)。
此言里不通于外,而阴寒内拒,外不通于里,而孤阳外越,非急用大温之剂,必不能通阴阳之气于顷刻。
(厥阴协中见之火热而利,谓之)热利下重者,(热郁于下,气机不得上达也。以)白头翁汤主之。
述:上节言里寒下利而为清谷,此节言里热下利而为下重也,即《内经》所谓暴注下逼,皆属于热之旨也。《条辨》云下重者,厥阴经邪热下入于大肠之间,肝性急速,邪热甚,则气滞壅塞,其恶浊之物急欲出而不得,故下重也。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序
- 伤寒浅注序
- 长沙方注小引
- 仲景原序
- 浅注凡例
- 补正凡例
- 读法
- 上中下本标中气图
- 脏腑应天本标中气图
- 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浅注补正目录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一上
- 辨太阳病脉证篇
- 桂枝汤方
- 桂枝加葛根汤方
- 桂枝去芍药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
-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
-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
-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
- 白虎加人参汤方
-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
-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
- 甘草干姜汤方
- 芍药甘草汤方
- 调胃承气汤方
- 四逆汤方
- 葛根汤方
- 葛根加半夏汤方
-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
- 麻黄汤方
- 大青龙汤方
- 小青龙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一中
- 辨太阳病脉证篇
- 干姜附子汤方
-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
-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
- 桂枝甘草汤方
-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
-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
-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
-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
- 茯苓四逆汤方
- 五苓散方
- 茯苓甘草汤方
- 栀子豉汤方
- 栀子厚朴汤方
- 栀子干姜汤方
- 真武汤方
- 节
- 节
- 小柴胡汤方
- 小建中汤方
- 大柴胡汤方
- 柴胡加芒硝汤
- 桃核承气汤方
-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
- 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
- 桂枝加桂汤方
-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一下
- 辨太阳病脉证篇
- 抵当汤方
- 抵当丸方
- 大陷胸丸方
- 大陷胸汤方
- 小陷胸汤方
- 文蛤散方
- 白散方
- 柴胡桂枝汤
-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
- 半夏泻心汤方
- 十枣汤方
-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
- 附子泻心汤方
- 生姜泻心汤方
- 甘草泻心汤方
-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
- 旋覆代赭石汤方
- 桂枝人参汤
- 瓜蒂散方
- 黄芩汤方
- 黄连汤方
- 桂枝附子汤
-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
- 甘草附子汤方
- 白虎汤方
- 炙甘草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二
- 辨阳明病脉证
- 大承气汤方
- 小承气汤方
- 栀子豉汤方(见太阳)
- 猪苓汤方
- 蜜煎导方
- 猪胆汁方
- 茵陈蒿汤方
- 吴茱萸汤方
- 麻仁丸方
- 栀子柏皮汤方
-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三
- 辨少阳病脉证篇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四
- 辨太阴病脉证篇
- 桂枝加芍药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五
- 辨少阴病脉证篇
-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
-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
- 黄连阿胶汤方
- 附子汤方
- 桃花汤方
- 猪肤汤方
- 甘草汤方
- 桔梗汤方
- 苦酒汤方
- 半夏散及汤方
- 白通汤方
-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
- 真武汤加减法
- 通脉四逆汤方
- 四逆散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六
- 辨厥阴病脉证篇
- 乌梅丸方
- 当归四逆汤方
-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
- 麻黄升麻汤方
-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
- 白头翁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七
-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
- 四逆加人参汤方
- 理中丸方
-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
- 烧裈散方
- 枳实栀子豉汤方
- 牡蛎泽泻散方
- 竹叶石膏汤方
- 辨痉湿暍脉证
- 跋
- 附识
- 古方加减论
- 方剂古今论
- 古今方剂大小论
- 煎药法论
- 服药法论
- 考古
- 劝读十则
- 医病顺其自然说
- 征引一
- 征引二
- 征引三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