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泻心汤方

《伤寒论浅注补正》 唐容川 684字 2024-05-08 14:10:23

生姜(四两,切)  甘草(三两,炙)  人参(三两)  干姜(一两)  黄芩(三两)  半夏(半升,洗)  黄连(一两)  大枣(十二枚,擘)

上八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二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男元犀按:(太阳为寒水之经,寒水之气伤于外者,可从汗而解之,寒水之气入于里者,不能从汗解之,汗出解后,而后现之证,俱属水气用事,为本条之的证。惟心下痞硬,为诸泻心法统共之证。陈平伯云:君生姜之辛温善散者,宣泄水气;复以干姜、参、草之甘温守中者,培养中州;然后以芩、连之苦寒者,涤热泄痞。名曰生姜泻心,赖以泻心下之痞,而兼擅补中散水之长也。倘无水气,必不用生姜、半夏之辛散,不涉中虚,亦无取干姜、参、草之补中。要知仲景泻心汤有五,然除大黄黄连泻心汤正治之外,皆随证加减之方也。)

(然而胃不和中,又有误下之虚证。太阳病,或)伤寒(或)中风,(不应下者,)医反下之,(虚其肠胃,则水寒在下而不得上交,故)其人下利,日数十行,谷不化,腹中雷鸣。(火热在上而不得下济,故其人)心下痞硬而满。干呕心烦,不得安,(此上下水火不交之理,本来深奥,)医(者不知,只)见(其)心下痞,谓(邪热之)病不尽,复(误)下之,(则下者益下,上者益上,)其痞益甚。此非结热,但(误下)以(致)胃中虚,客气(乘虚)上逆,故使(心下)硬也。(以)甘草泻心汤主之(此交上下者,调其中之法也)。

此一节承上节胃不和而言胃中虚之证也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阅读
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