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阳明病脉证

《伤寒论浅注补正》 唐容川 9.91千字 2024-05-08 14:10:23

补曰:《内经》云:阳明之上,燥气治之,燥者阳明之本气也,此气在人,则属胃与大肠,在天则属申酉二辰,申当坤方属土,酉当兑方属金,在四时当七八月,为燥金用事之候。盖天地只是水火二气化生万物,水火相交,则蒸而为湿。燥与湿反,乃水火不交之气也,火不蒸水则云雨不生,水不济火,则露泽不降,水不润则木气不滋而草木黄落,火不蒸则土返其宅而膏脉枯竭。究水火之所以不交,则由于金性之收,收只水火,各返其宅,故神名蓐收,司秋月,草木枯稿,水泉涸竭,是为燥金用事之验也。其在一日则为申酉二时,天地赖此燥气,所以戢水火之盈余,竭物产之精华而使之消息也。人身禀天地之燥气,于是有胃与大肠,二者皆消导水谷之府,惟其禀燥气,是以水入则消之使出,不得停于胃中。西洋医言胃之通体皆有微丝血管,吸水出胃而走入连网。西医所谓连网,即是膈膜,乃《内经》所谓三焦,为化行水谷之府也,水出胃走入膈膜,然后下行而入膀胱,若胃之燥气不足,则水停矣。西医言食入则胃热辏至以腐烂之,西医所谓热即燥气也,水既出于胃中,而食物之质未尽化者,下行入小肠以化液,其所剩糟粕,乃入大肠。然糟粕至此,尚有余液,必得大肠燥金之气以收吸之,使余液吸尽,出往下焦去讫,而糟粕乃化为坚粪。若大肠燥气不足,则为溏泻。此胃与大肠所以必有此燥气,而后能消水谷也。然而燥气大过,则又为结硬等证,必赖太阴之湿以济之。《内经》言阳明不从标本,从中见之气化,正是赖中见太阴湿气,以济其燥之义,仲景存津液亦是此义 。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相表里,位虽上下悬隔,然肺系之油网下连膈膜,又下连板油,至下焦油网,则与大肠相接,肺津腴润,注于大肠,则燥而不太过。足阳明胃与足太阴脾相表里,位甚相近,以膜相连,胃中食物化液归脾,从膜中布达,乃生膏油,膏油者,脾之物也,膏油功用,上济胃气,下滋大肠。膏油之色,本带微黄,故病能发黄疸。膏油透出筋骨之外,则为肥肉,是名曰肌,邪在肌肉,循膏膜而入,则能内通于胃,胃有大络,上通于心,西医言胃中化液,有大管导之上行,至颈会管,遂与心之血管相会。西医所谓管,即《内经》所谓络也,络言其丝条,管言丝条中之孔窍,胃络通心,故胃中燥火,入心乱神则为谵语。燥热相合,胃家实,则谵语。舌上起芒,口干燥,又以胃管上通口也。若燥屎在大肠,则为潮热,应申酉金旺之时,而始从下潮上也。其经行身之前,从面至腹,抵足趺,皆阳明经所行。脐下血室,有冲脉两条,夹脐而上,至于喉间,是冲脉,丽于阳明之部分,阳明胃中汁液化血,则下入血室。又血室一名气海,膀胱所化之气,归于气海,上出口鼻,亦必从脐旁循阳明之道路而上,是以冲气亦能随脉上逆入胃。阳明二字,或言取太少两阳,合并于人身之前,两阳相合,故曰阳明。然《内经》言阳明少阴有司天在泉之说,是人身之阳明经,仍取天之阳明以为名也。在天以卯酉属阳明,以卯酉为日月之门户。且酉为日入,如《周易》明入地中之明,言阳明阳盛而竭,是以成其燥气。阳明之气,必以下行为顺者,金气肃降,所以成化工也。各经皆有阳明之证,以水谷之海,而各经皆秉气于胃也。读者当会通焉。

问曰:病有太阳阳明,有正阳阳明,有少阳阳明,何谓也?答曰:太阳阳明者,(盖以阳明之上,燥气主之,本太阳不解,太阳之标热,合阳明之燥热,并于太阴脾土之中,脾之津液,为其所烁而穷约,所谓)脾约是也。正阳阳明者,(盖以燥气阳明之本也,天有此燥气,人亦有此燥气,燥气太过,无中见太阴湿土之化,所谓)胃家实是也。少阳阳明者,(盖以少阳之上,相火主之,若病在少阳,误)发(其)汗,(误)利(其)小便,(则水谷之津液耗竭,而少阳之相火炽盛,津竭则)胃中燥(火炽,则)烦(而)实,(实则)大便难是也。

此一节,言阳明有太少正之分也。

补曰:太阳阳明者,从太阳肌肉而入内之膜油,脾主膏油,被热灼而膏油枯缩,则肠亦枯涩,是为脾约,指脾之膏油收缩而言也。少阳阳明,是膜网与胃相通,膜网之水,外从腠理而汗,下从小便而泄,则胃中之水皆去,遂干燥矣。此处提纲,即将膏油膜网与肠胃相通之迹先行发明,则通篇变证可寻求矣。

(何谓正阳)阳明之为病,(燥气为阳明之本气,燥气盛于上,则胃家实于内,一言以蔽之,曰)胃家实也。

此复申明正阳阳明之为病也,按沈尧封曰:此是阳明证之提纲,后称阳明证三字,俱有胃家实在内。胃家实,言以手按胃中实硬也。如大陷胸证,按之石硬,即名实热;栀子豉证,按之心下濡,即名虚烦。夫心下俱以濡硬分虚实,何独胃中不以濡硬分虚实乎?此说与柯韵伯之论相表里,虽非正解,亦可存参。

问曰:何缘得(太阳)阳明病?答曰:(太阳之津液,从胃府水谷而生,患)太阳病,若发汗,若下,若利小便,此(皆)亡(胃中之)津液,胃中(无津液而)干燥,(其太阳未解之邪热,)因转属(于)阳明,(其)不更衣(为肠)内(之)实,(肠内既实,其)大便(必)难(通而闭塞)者,此名(太阳转属之)阳明也。

此一节,承上章太阳阳明病而言也,然重申胃家实之旨,是阳明病之总纲。

正曰:此承上太少阳明而言,《浅注》谓单承太阳,不知仲景虽未提出少阳字面,而若利小便,已承上文少阳条,即如太阳篇,其干及少阳之证,又何曾提出少阳二字?读者当细玩之。

问曰:(有诸中者形于外,)阳明病外证云何?答曰:(胃热之外见者,肌肉之中,蒸蒸然热达于外,名曰)身热,(与太阳之表热不同也。热气内盛,濈濈然汗溢于外,名曰)汗自出,(与太阳之自汗不同也。表寒已解,故)不恶寒,(里热已盛,故)反恶热也。(因只有胃家实之病根,即见热盛汗出之病证,不恶寒反恶热之病情内外俱备,方是阳明之的证。

此一节补出阳明外证,合上节为一内一外之总纲。

正曰:身热自汗,与太阳正同。太阳之邪在肌肉,则翕翕发热,淅淅自汗出。肌肉即肥肉,与内之膏油皆属于脾胃,故胃热亦发见于肌肉,而为身热自汗,与太阳同也。惟不恶寒,反恶热,是阳明燥热之的证,与太阳之恶寒不同。《浅注》不知肌肉之理,是以略差焉。

问曰:(身热不恶寒,既得闻命矣。今阳明)病有(始)得之一日,不发热而恶寒者,何也?答曰:(阳明主金气,金气微寒也,邪初入故恶寒,及邪既入于肌肉之分,即从热化,)虽得之一日,(不待解散,而)恶寒将自罢,(燥气内出,)即自汗出而恶热也(,此阳明之的候也)。

此承上文不恶寒反恶热而言也。但上文言阳明自内达外之表证,此言风寒外入之表证。

问曰:(阳明病,未经表散,其)恶寒何故自罢?答曰:阳明(与他经不同,以其)居中土也,(中土为)万物所归,(故凡表寒里热之邪,无所不归,无所不化,皆从燥化而为实,实则)无所复传。(一日表气通于太阳,其)始虽(颇)恶寒,(而)二日(为阳明主气之期,正传而邪亦传,正再传而邪有所归而不再传,故恶寒)自只。此(胃家实所以)为阳明病(之根)也。

此复设问答,以明恶寒自罢之故,并指出胃家实之根也。

(过汗亡津液,而转属阳明者固多,而汗出不彻,与不因发汗者,亦有转属之证。)本太阳病,初得病时,发其汗,汗先出不彻,(其太阳表热之气,不能随汗而泄,而即与燥气混为一家,)因(此而)转属阳明也。(此外更有)伤寒发热无汗,(其时即伏胃不和之病机。)呕不能食,(不能发汗,)而反汗出濈濈然者,(水液外泄,则阳明内干,)是(转属之外,又有一)转属阳明(之证)也。

上文历言阳明本经之自为病,此复申明太阳转属阳明之义,除过汗亡津液外,又有此汗出不彻而转属,不因发汗而转属,合常变而并言之也。

(三日为少阳主气之期,病固宜乘其气,而枢转外出矣。今)伤寒三日,(现)阳明(证而)脉大(,为邪归中土,无所复传,是不能从少阳之枢而解也)。

述:自此以上六节,论阳明之气主表而外合太阳,主里而内关津液之义也。按此即高士宗所谓读论者因证而识正气之出入,因治而知经脉之循行,则取之有本,用之无穷矣。

(阳明与太阴,正气相为表里,邪气亦交相为系,)伤寒(阳明)脉(大,今)浮而缓,(阳明身热,今只)手足自温,是为(病不在阳明,而)系在太阴。太阴者,(湿土也,湿热相并,)身当发黄。若小便自利者,(湿热得以下泄,故)不能发黄。至七(日已过为)八日(,值阳明主气之期,遂移其所系,而系阳明,胃燥则肠干,其)大便(无有不)硬者,(此)为阳明也。

此节合下节,明阳明与太阴相表里之义也。

伤寒(由太阴而)转系阳明者,其人(不特大便硬,而且)濈然微汗出也。

此承上节而补言阳明之汗出,即上章所云外证俱在其中矣。

正曰:上是由太阳转系太阴,故曰脉浮,此节转系阳明,亦是由太阳而转系阳明,是从自汗油膜中入胃,《浅注》言太阴,误矣。盖此二节,正是明首章太阳阳明之义而已。

(阳明不特与太阴表里,而且与太阳少阳相合。)阳明中风,(不涉于本气之燥化,而涉于少阳之热化,故)口苦咽干;(复涉于太阴之湿化,故)腹满微喘;(又涉于太阳之寒化,故)发热恶寒。(阳明脉本浮大,以阳明协于太阳,故)脉(象)浮(中不见大)而(见)紧,(浮紧之脉,宜从汗以解之。)若(误)下之,(阳邪内陷于中土,)则(中土不运,而)腹(增)满,(少阳之三焦不能决渎,复增出)小便难(之新证)也。

述:此言阳明之气不特与太阴为表里,抑且中合于太阳,外合于少阳也。

正曰:此只申明少阳阳明证,脉浮而紧,是弦脉也。发热恶寒,是太阳证也。口苦咽干,是少阳证也。惟腹满微喘,兼在阳明,当借少阳而达于表,不可下肠胃而引入里也。少阳三焦司决渎,故引入里则小便难。《浅注》牵引太阴,又复指为太阳,反生葛藤。

阳明(本经自患之)病,(未曾久留太阳经,而化热者,风自为风,寒自为寒,可于是辨之:)若能食,名中风,(以风能鼓动阳明之气也;)不能食,名中寒(,以寒能闭拒阳明之气也。然此特初病则然,久则为实满等证,虽能食者,亦归于不能食矣)。

此一节,以食而辨风寒之气,即以食而验阳明之胃气,因正而辨邪,因邪而识正。善读者,能会心于文字之外则得矣。

(试论中寒:)阳明病若中寒,(阴寒过甚,不得本气燥热之化,则谷不消而)不能食。(水不化,而)小便不利。(四肢为诸阳之本,胃阳虚而津液外泄,故)手足濈然汗出。此欲作(大便固而仍不)固,(欲作大瘕,泄而仍不)瘕,(燥气用事,)必大便初硬,(寒气用事,而)后(半即)溏。所以然者,以胃中冷,水谷不(能泌)别故也。

此言阳明中寒也。

补曰:水谷不别四字,指出水从胃中即散出而走膜膈也。西医所谓胃之通体有微丝血管将水散出,《内经》所谓上焦为水之上源,即指水从胃中而散入膜膈也。胃中冷,即总论所谓燥气不足,合总论观,而水谷之治法明矣。

(试论中风:)阳明(中风之)病,胃为阳土,风为阳邪,两阳相得,故初病时)欲食,(即此可以定其为中风矣。然病在阳明,小便当利,大便当硬。今)小便反不利,大便(反)自调,(是津液尚还入于胃中,但不得少阴之癸水以相合也。少阴主骨节,而不能上合于阳明,故)其人骨节疼。(且骨节合于肌肉之间,)翕翕如有热状,(似此阳不遇阴,病难自解。乃)奄然(烦躁而)发狂,濈然汗出而解者,此(少阴癸)水(之阴气,)不胜(阳明)谷(神之阳)气,(两不相敌者忽而两相合,遂)与(作)汗(而)共并,(即战汗解之义也。)脉(若转迟而为)紧则愈(,盖以紧则为阴,阴气复而阳气平,戊癸合矣)。

此言阳明中风也。

正曰:饮食与大便自调,是阳明之谷气胜也。小便不利,是太阳之水不化。其人骨节疼,是太阳之身疼痛。翕翕如有热状,是太阳桂枝证之翕翕发热。此乃太阳水中所化之气,沸郁在肌肉间,皆太阳病,本未能解,惟赖阳明之谷气胜,外合太阳,两阳相并,是为重阳,《内经》云重阳狂,故必奋然发狂,然汗出而解。仲景又自注曰:此为太阳水中所化之气,不胜于胃中之谷气,而谷气有权,得发于肌肉之间,与太阳之汗交并外出,故得解也。又注曰:脉紧则愈,亦是太阳外闭,阳明内搏之脉。《浅注》以水为少阴癸水,以脉紧为戊与癸合,牵强之至。

阳明病,欲解时,从申至戌上。(盖阳明旺于申酉,病气得天时之助也。然此言阳明之表证,出微汗而解。若胃家实之证,值旺时更见发狂谵语矣。)

此言阳明欲解之时,作一小结也。

(阳明病,虽以胃家实为大纲,而治者当刻刻于虚寒上着眼。)阳明病,(胃气实则能食,今)不能食,(可以知其胃家之虚矣。医者反)攻其热,(则虚不受攻,寒复伤胃,其人)必哕。所以然者,胃中虚冷故也。(此胃气存亡之关头,不得不再为叮咛曰:)以其人(胃气)本虚,故攻其热必哕。

此一节言阳明中气虚寒之为病也。

补曰:此言胃气虚冷,无燥屎,虽有身热之阳明证,亦不可误攻其胃,非胃有燥屎,而不可攻也。《浅注》必扯胃家实为言,反添葛藤。

(胃气虚,则不能淫精气于经脉,)阳明病脉(宜大而反)迟,(是经脉不能禀气于胃也。《内经》云:食气入胃,浊气归心,淫精于脉,脉气流经。可知食气散于各经之中,自不厌其饱。若不能散达,只留滞于胃,故)食难用饱。饱则(浊气归心,不淫于脉流于经,所以)微烦。(不但此也,且不能循经上行而)头眩;(不能循经下行,)必(见)小便难;(上下不行,则留滞于中为腹满。)此欲作谷疸,(黄瘅病也,)虽(已)下之,(而)腹满如故。所以然者,(以胃虚不能淫精于经脉,)脉迟故也。

此一节,言食气入胃,胃虚不能淫精于经脉也。

正曰:小便难,不是经脉所司,乃三焦膜网所司也,膜网不清利,谷又不化,则壅滞蒸发,遂为黄疸。修园不知阳明病三字是言身热本属阳证,不知脉迟是言阳症见阴脉,不知食难用饱,是迟脉之胃虚冷,身虽热,而胃则不热也,不知饱则微烦,是胃络通心,食停则心气阻遏,故烦也。谷疸二字,谷是病在胃,疸是病在膜腠。《浅注》乃扯经脉为解,岂不误哉。

(胃气虚则不能输精于皮毛,)阳明病法(当)多汗,(今)反无汗,其身(痒)如虫行皮中状者,此以(胃气久虚,不能输精于皮毛故也。《内经》云:输精皮毛,毛脉合精,行气于府。可知内而经脉,外而皮毛,皆禀气于胃,胃虚,皮毛经脉俱无所禀矣。

此一节,言胃气)虚,(不能输精于皮毛)故也。(《内经》云:输精皮毛,毛脉合精,行气于府,可知内而经脉外而皮毛皆禀气于胃,胃虚皮毛经脉俱无所禀矣。)

(阳明居中土,主灌溉于上下内外四旁也。兹先言中气寒逆于上。)阳明病,(法当多汗,而)反(觉)无汗,而小便利,(寒气中于里,而水溢下行也。至)二(日主气之期,以及)三日,(不拘日数,但觉)呕而咳,(即《内经》所谓邪中于膺则下阳明是也。)手足厥者,(胃阳虚寒,其气不能敷布于四肢也。《内经》云:阳明之脉循发际,至头颅,阳明寒气,牵连正气而上逆,故)必苦头痛。若不咳不呕,手足不厥者,(为寒气已除,阳明正气而既能四布,即不上逆,故)头不痛。

此节言阳明之气合寒气而上逆于头,不能灌溉于四旁也。凡言邪即以言正,言正即以言邪,为读仲师书第一要法。余于数节必重申之,不厌于复也。述此章凡四节,论阳明居中土,主灌于上下内外四旁也。

(再言中风气逆于上,)阳明病(其证不一,然他证无论,)但头(旋目)眩,(此证不在阳明提纲之内,且有阳有阴有寒有热,从何处辨起?惟)不恶寒,(知病属阳明而不属阴经矣。前云阳明病,若能食,名中风,)故(吾即于其)能食,(知为阳明胃热而非阳明胃寒矣。由是热气上冲,肺受火烁)而(发)咳,(咳极)其人必咽痛。若(热不上干于肺而)不咳者,咽亦不痛。

此一节,言阳明之气合风热而上逆于咽,不得流通于下也。

程扶生云:阴邪下利故无汗而小便利。风邪上行,故不恶寒而头眩。寒则呕不能食,风则能食,寒则头痛,风则咽痛,是风寒入胃之辨也。按虽本章之义,不重在此,而亦不可不知,咳出于肺,当云喉咙痛,今胃热甚,则咽痛,二者相连,气必相侵。

(更有郁于中土之证,)阳明病,(其气不能外达于皮毛则)无汗,(不下输于膀胱则)小便不利。心中懊憹者,(中土郁而成热,热气为烦也。郁于中则现于外,)身必发黄。

此节合下节,皆言阳明之气郁于中土,不得外达而下输也。

(郁于中土,若误火更益其热。)阳明病,(医者不知所以无汗之故,以火强迫其汗,热邪)被火,(周身之气燥极,而热不外越而上攻,于)额上(而)微汗出。(又不得下泄,而兼)小便不利者,(湿热相搏,亦)必发黄。

此节即上节所言发黄之证,借被火以言其更甚也。凡误服羌、独、荆、防及姜、桂、乌、附之类,皆以被火概之。阳明之脉起于鼻,行发际,至额颅。

阳明(原主里)病,(今诊其)脉浮而紧者,(仍见太阳表实无汗之脉,阳明被太阳之寒邪外束,则阳气不能宣发而为热,故)必(乘其所旺申酉时而)潮热,(如潮水之)发作有(定)时。(若脉)但浮(而不紧)者,(是见太阳表虚自汗之脉,阳明被太阳之风邪外涣,则阳气尽浮于表,及卧而阴血归肝之顷,两不相顾,)必(为浮阳)盗(去而)汗出。

述:此三节言阳明主里,复外合于表气,内通于经脉,复还于胃中也。

正曰:此脉紧,是应大肠中有燥屎结束之形也,故必潮热。凡仲景所言潮热,皆是大肠内实结,解为太阳实邪,非也。仲景脉法,如脉紧者必咽痛,脉迟身凉,为热入血室,皆与后世脉诀不同。修园未明脉之至理,而拘于紧主外寒,是以误注。又此盗汗是盛阳不入阴而盗汗,解以阴不归肝,亦略误。

(阳明之脉起于鼻,交额中,还出挟口,今)阳明(燥热之)病,(其)口(无不干)燥。(若热只在于经,其人)但欲(以口)嗽水,(济其经热,漱毕吐去,而)不欲咽(下)者,(热不在胃故也。阳明气血俱多,经中热盛,则逼血妄行,因)此必(发其)衄。

此言阳明之津液通于经脉而为衄也。

阳明病,本自汗出,医更重发汗,(外热之)病已差,(而内)尚微烦不了了者,此大便必硬故也。(津液为胃所主,)以(发汗)亡(其)津液,胃中干燥,故令大便硬。(今姑不问其大便,)当问其小便,日几行,若(汗出)本(日)小便日三四行,今(于微烦之)日(止)再行,故知大便不久(自)出,(盖以大小便皆胃府津液之所施也。)今为小便数少,以津液当(复)还入胃中,故知不久必大便也。(此胃府实大便硬,亦有不必下者,医人不可不知也。)

此言阳明之津液复还于胃中也。

(阳明证既知有不必下者,更当知有不可下者。)伤寒呕多,(为阳明胃气之虚,胃气既虚,)虽有阳明(燥热之)证,(切)不可攻之。

此一节言胃气虚者不可下也。

述:阳明有胃气,有悍气,有燥气。胃气者,柔和之气也;悍气者,慓悍滑利,别走阳明者也;燥气者,燥金之气也。病在悍气者,可攻;病在燥气者,可攻;病在胃气者,不可攻;病在燥气而胃气虚者,亦不可攻。故此三节,俱言不可攻也。按师言其不可,非坐视而不救也,必有所以可者,在正面旁面对面,皆可以悟其治法。若常器之《补亡论》,必处处补出方治,无论其搔不着痒也,即有偶合之处,反令鸢飞鱼跃,水流花放,活泼文章,俱成糟粕。长洲汪苓友多宗其说,何其陋欤。

阳明病,(外有身热,自汗出,不恶寒,反恶热之证,便知其内为胃家实之证。但胃家实,只指不下利而言,务宜活看,亦知其实处即是虚处。若)心下硬满者,(只在心下,尚未及腹,只是硬满,而不兼痛,此阳明水谷空虚,胃无所仰,虚硬虚满,)不可攻之。(若误)攻之,(则谷气尽而气败,)利遂不只者,死。(若其)利(能自)止者,(是其人胃气尚在,秽腐去而邪亦不留,故)愈。

此一节,言虚而假实者不可下也。

受业薛步云按:(心下为阳明之膈,膈虽实,腹必虚,气从虚闭,是阳明假实证,攻之是为重虚。)

正曰:心下硬满,是言胸前膈膜中之痞不在胃中,故不可攻。修园不知,而以硬为水谷空虚,胃无所仰,夫既空虚无所仰,焉能致硬?此皆修园强词,而细考原文,绝不合也。

(《内经》云:中于面则下阳明,以阳明之脉上循于面,故也。)阳明病(通)面合(见)赤色,(为阳气怫郁于表,)不可攻之。(若误)攻之,(胃气徒虚,津液大耗,热不得越,故)必(复)发热,(面色之赤者,亦变为)色黄。(《内经》云:三焦膀胱者,腠理毫毛其应,以三焦主腠理,膀胱应皮毛。今郁热在表,三焦失其决渎之官,膀胱失其气化之职,)小便不利,(为发黄之根)也。

此一节,言外实内虚者不可下也。

补曰:膜是三焦,接于肠胃,胃别水,散入膜中,水从膜中行,是为三焦决渎之官。三焦膜上皆生有膏油,乃脾胃之所司也,胃热陷于膏油,蒸郁其水,不得从膜中畅行而小便不利,必且蒸发出膏油之本色,是为发黄。膏油本微有黄色,水火相蒸,则更发黄也。

(不可攻者既明,而可攻者更不可以不讲。)阳明病,不吐不下,(可知其胃气不虚也。)心烦者,(以胃络上通于心,阳明之燥火,与少阴之君火相合故也。胃气虽曰不虚,却是不和,)可与调胃承气汤(以和之)。

此一节,言阳明胃府不和,宜与调胃承气也,述此三节,皆言可攻之证,而又以明三承气之各有所主也。

阳明病脉迟,(为阳邪入于里阴。然只言脉,犹不足凭也,必以汗出知阳热之内蒸。然只言汗,亦不足凭也,)虽汗出(为阳热之内蒸,而表未罢者亦恒多汗出之证,必以)不恶寒者(定其表证之已罢。然表证已罢,尤当再验其里证,阳明主肌肉,邪在表阳则身轻,易以转侧,若入于里阴,则)其身必重,(邪结于中,必碍呼吸而)短气。腹满(难以下通,势必上逆)而(为)喘,(此已属大承气证矣。然犹必身热变为潮热,知其热邪尽入于胃,乃可以指其实在日。)有潮热者,此外欲解,可攻里也。(又必通身热蒸之汗,变为手足濈然之汗,热与汗俱敛只,露出胃所主之四肢,为本证真面目,乃可指其实在日,)手足濈然而汗出者,此大便已硬也。(以)大承气汤主之。若(其人)汗(出虽)多,微发热恶寒者,外未解也,(不可攻里。即不恶寒,而)其热不潮,(为胃未全实,)未可与(大)承气汤。若(其人)腹大满(大便)不通者,(凡不见潮热之证,只)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,勿令大泄下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阅读
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