茵陈蒿(六两) 栀子(十四枚) 大黄(二两,去皮)
上三味,以水一斗,先煮茵陈减六升,纳二味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温三服。小便当利,尿如皂角汁,色正赤,一宿腹减,黄从小便去也。
柯韵伯曰:(太阳阳明俱有发黄证,但头汗出而身无汗,则热不得外越,小便不利,则热不得下利,故瘀热在里而发黄。太阳之发黄,乃太阳之标阳下合太阴之湿气,而阳明之发黄,亦阳明之燥热内合太阴之湿化故也。然里有不同。肌肉是太阳之里,当汗而发之,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发其汗,而肌肉之黄从汗外泄也矣。心胸是太阳之里、阳明之表,当寒以胜之,故用栀子柏皮汤,乃清火法。肠胃是阳明之里,当泻之于内,故立本方是逐秽法。茵陈禀北方之色,经冬不凋,傲霜凌雪,偏受大寒之气,故能除热邪留结,率栀子以通水源,大黄以调胃实,令一身内外瘀热悉从小便而出,腹满自减,肠胃无伤,乃令合而竭之之法,此阳明利水之圣剂也。又按仲景治阳明渴饮有三法:太阳篇之五苓散,微发汗以散水气者,不与焉;若大渴烦躁,小便自利者,白虎汤加参,清火而生津;脉浮发热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滋阴以利水;若小便不利,而发黄腹满者,茵陈汤以泄热,令黄从小便出。病情治法,胸有成竹矣。窃思仲景利小便必用气化之品,通大便必用承气之品,以小便由于气化也。兹小便不利,不用二苓者何?本论云:阳明病,汗出多而竭者,不可与苓猪汤,以汗多胃中燥,猪苓汤复利小便故也。须知阳明汗出多而渴者,不可用,则汗不出而渴者,津液先虚,更不可用明矣。此惟以推陈致新之茵陈,佐以屈曲下行之栀子,不用枳、朴,以承气与芒硝之峻利,则大黄但能润肠泄热,缓缓而行,故必一宿而腹始减,黄从小便去,而不由大肠去。仲景立法之奇,匪彝所思耳。)
(热有郁于血分者,《内经》云:上气不足,下气有余。久之不以时上,则善忘者。)阳明证,其人善忘者,乃血随气行,俱并于下,故)必有蓄血。所以然者,本有久瘀(之)血(停积于下,心主血,瘀血久停于下而不得上,则心气虚,)故令善忘。(阳明主燥,其)屎虽硬,(血又主濡,而)大便反易,(血久则黑,火极反见水化,故)其色必黑。宜抵当汤下之。
述:此言热郁血分而为抵当汤证也。师辨太阳蓄血证,必验其小便利,辨阳明蓄血证,必验其大便易,亦各从其府而言之。
(大承气为阳明之攻药,然胃实可攻,胃虚不可攻。)阳明病,(既)下之,(而热邪乘虚而内陷,)心中懊憹而烦,(绝似虚烦之栀子豉汤证。而审其)胃中有燥屎者,(为邪不陷于心而陷于胃,如徒用栀子豉汤,无济于事,不)可(不)攻。(若)腹(只)微满,(为中土内虚,)初头硬,后必溏,(胃无燥屎,)不可攻之。(是则可攻不可攻,全凭燥屎之有无也。)若有燥屎者,宜大承气汤。
述:此章凡六节,五节俱论大承气汤,要以攻胃实,不可以攻胃虚,末节又提虚寒一条以结之。弟宾有按:(少腹,按之软而不拒按者,无燥屎也;小腹硬而拒按者,有燥屎也,此辨证之捷诀。
(何以知胃中有燥屎也,然辨之有法:阳明病,下之后,)病人不大便五六日,那入下脘及肠中,还)绕(于)脐(作)痛,烦(极而至于)躁,(随所旺日晡所)发作有时者,此有燥屎,故使不大便也。
此承上文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而言也。
(然胃实之证,必以脉实为凭,否则又须分别:)病人(阳气盛而)烦热,(阳若得阴)汗出则解;(若不解,)又如疟状,日晡所发热者,属阳明也。(然又有表里,须凭脉以断:)脉实者(为病在里,)宜下之;(若)脉浮虚者,(为病在表,)宜发汗。下之与大承气汤,发汗宜桂枝汤。(盖以脉为凭,不必以日晡所发热,而遽认为里实也。)
述:此言凭脉之虚实以辨表里,以施汗下,不可概与承气也。
(脉实固宜下矣,然有)大下后六七日,不大便,烦(仍)不解,腹(仍)满痛者,此有(未尽之)燥屎也。所以然者,(以胃为水谷之海,能容水谷三斗五升,)本有宿食(未尽)故也,宜大承气汤(以推陈致新。是知大承气汤不独能下胃热,而亦能下宿食)。
述:此承上文下之而言也。此证着眼在六七日,以六七日不大便,则六七日所食之物又为宿食,所以用得大承气。
(下后有燥屎,既详其验法矣,而未下,有燥屎者,又有验之之变法。)病人小便不利,(若津液还入胃中,则大便下而愈矣。今邪热耗灼,清道涸竭,)大便(不得其灌溉,则结聚不下而)乍难;(结者自结于中,其未结者旁流而)乍易。(又于日晡所之)时有微热,(气满不得下而)喘冒,(胃气不得和而)不能卧者,(皆为)有燥屎(之征)也。宜大承气汤。
此又识燥屎之变法,医人不可以不知也。
补曰:解大便乍难乍易甚精。喘冒者,气喘郁冒,头晕痛也。
(虽然阳明实热之证固多,而虚寒者亦复不少。胃主容谷,今)食谷欲呕者,属阳明(胃气虚寒)也,(以)吴茱萸汤主之。(若)得(此)汤(而呕)反剧者,(人必疑此汤之误,而不知阳明与太阴相表里,其食谷欲吐者,是阳明虚甚,中见太阴,为中焦之胃气虚寒也。服吴茱萸汤之后反剧者,是太阴虚回,中见阳明,为上焦之胃口转热也。此为从阴出阳,寒去热生之吉兆,可以析其疑,曰太阴湿土喜得阳明之燥气,其病机)属上焦(而向愈)也。(书曰:若药不瞑眩,厥疾不瘳,其斯之谓与。)
述:上五节论阳明实热之证,此节又提虚寒一条,以结上文五节之意。
正曰:解吴茱萸是治太阴,以回中焦之胃寒。解得汤反剧,是从阴出阳,而移居上焦之胃口,非也。同是一胃,安有胃气、胃口之分?不知胃是食管,上焦是膈膜,食管中寒,不任水谷而欲呕,故以吴茱萸汤温之,使寒散而水谷得下也。若得汤反剧,则非胃中之寒,乃上焦膈膜中之热也,膈中得汤,反助其热,热熏入胃则更加呕矣。一曰属阳明,一曰属上焦,正欲人分别层析,而《浅注》强扭之至,于仲景文法治法皆不可通。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序
- 伤寒浅注序
- 长沙方注小引
- 仲景原序
- 浅注凡例
- 补正凡例
- 读法
- 上中下本标中气图
- 脏腑应天本标中气图
- 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浅注补正目录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一上
- 辨太阳病脉证篇
- 桂枝汤方
- 桂枝加葛根汤方
- 桂枝去芍药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
-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
-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
-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
- 白虎加人参汤方
-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
-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
- 甘草干姜汤方
- 芍药甘草汤方
- 调胃承气汤方
- 四逆汤方
- 葛根汤方
- 葛根加半夏汤方
-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
- 麻黄汤方
- 大青龙汤方
- 小青龙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一中
- 辨太阳病脉证篇
- 干姜附子汤方
-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
-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
- 桂枝甘草汤方
-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
-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
-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
-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
- 茯苓四逆汤方
- 五苓散方
- 茯苓甘草汤方
- 栀子豉汤方
- 栀子厚朴汤方
- 栀子干姜汤方
- 真武汤方
- 节
- 节
- 小柴胡汤方
- 小建中汤方
- 大柴胡汤方
- 柴胡加芒硝汤
- 桃核承气汤方
-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
- 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
- 桂枝加桂汤方
-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一下
- 辨太阳病脉证篇
- 抵当汤方
- 抵当丸方
- 大陷胸丸方
- 大陷胸汤方
- 小陷胸汤方
- 文蛤散方
- 白散方
- 柴胡桂枝汤
-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
- 半夏泻心汤方
- 十枣汤方
-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
- 附子泻心汤方
- 生姜泻心汤方
- 甘草泻心汤方
-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
- 旋覆代赭石汤方
- 桂枝人参汤
- 瓜蒂散方
- 黄芩汤方
- 黄连汤方
- 桂枝附子汤
-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
- 甘草附子汤方
- 白虎汤方
- 炙甘草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二
- 辨阳明病脉证
- 大承气汤方
- 小承气汤方
- 栀子豉汤方(见太阳)
- 猪苓汤方
- 蜜煎导方
- 猪胆汁方
- 茵陈蒿汤方
- 吴茱萸汤方
- 麻仁丸方
- 栀子柏皮汤方
-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三
- 辨少阳病脉证篇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四
- 辨太阴病脉证篇
- 桂枝加芍药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五
- 辨少阴病脉证篇
-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
-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
- 黄连阿胶汤方
- 附子汤方
- 桃花汤方
- 猪肤汤方
- 甘草汤方
- 桔梗汤方
- 苦酒汤方
- 半夏散及汤方
- 白通汤方
-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
- 真武汤加减法
- 通脉四逆汤方
- 四逆散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六
- 辨厥阴病脉证篇
- 乌梅丸方
- 当归四逆汤方
-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
- 麻黄升麻汤方
-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
- 白头翁汤方
- 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七
-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
- 四逆加人参汤方
- 理中丸方
-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
- 烧裈散方
- 枳实栀子豉汤方
- 牡蛎泽泻散方
- 竹叶石膏汤方
- 辨痉湿暍脉证
- 跋
- 附识
- 古方加减论
- 方剂古今论
- 古今方剂大小论
- 煎药法论
- 服药法论
- 考古
- 劝读十则
- 医病顺其自然说
- 征引一
- 征引二
- 征引三
手机扫码阅读